《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這才是人生啊

《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這才是人生啊

初聽《海邊的曼徹斯特》這個片名,不免讓人想到英國的工業城市曼徹斯特,以及鼎鼎大名的足球隊曼徹斯特聯。

然而事實上這是一部純正的美國片,片名中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一個完整的小鎮名稱,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人口總數只有5136,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海邊小鎮。

本片導演Kenneth Lonergan是編劇出身,曾憑藉《紐約黑幫》和《請在靠近我》兩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是他自2000年的《請再靠近我》和2011年的《瑪格麗特》之後的第三部劇情長片。

從某種意義上說,《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反雞湯電影。影片中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地面覆蓋著皚皚白雪,人與人之間的對白平淡簡潔,舒緩的配樂中透露出一絲傷感,故事中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但這種遺憾恰恰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因為這才是人生啊。

影片憑藉細膩的表演和情感共鳴,以不圓滿的結局詮釋了人性的糾結和生活的遺憾。

我們都有權利不與自己的過去和解。

《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這才是人生啊

我們身邊都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做著一份薪水低廉的重複性工作,不好不壞,毫無存在感,有些奇怪但終究無害。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沒有興趣瞭解他的過去和內心,通常覺得他們或許天生如此,也會一直如此。

《海邊的曼徹斯特》把這樣一個人做了一次回溯和剖白。影片以一串平實的生活鏡頭剪接開場,我們看到名叫Lee的普通中年男人,做著最普通的藍領工人工作:修馬桶、修水管、剷雪。他似乎沒有家庭,收工之後就前往酒吧喝悶酒,沉默寡言卻一點就著,怒火彷彿扣動扳機,瞬間出膛而出,直衝面門。一個孤獨、寡言、易怒,同時又有些失敗的靈魂通過一連串的簡單鏡頭,便呈現在每個觀眾面前。

一通電話打破了他無聊甚至有些頹廢的生活軌跡,醫院的人通知他,他的親生哥哥Joe因心臟病去世,Lee放下手頭的工作,驅車前往海邊的曼徹斯特。

出人意料的是,並沒有生離死別的悲傷,也沒有失去親人的落淚。沉默是Lee唯一的表態,即使走進停屍間,看到已經冰涼的哥哥的遺體。隨後Joe16歲的兒子Patrick出現,同樣的冷靜、寡言,在停屍間停留的時間,甚至比Lee還要短。“好的,推回去吧”,同樣的鏡頭角度,更短的時長,如同一段可有可無的空鏡頭,這便是父子之間的最後一次見面。

這也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最大特點,導演將劇本中最悲痛的情節小心翼翼的隱藏起來,就如同片中角色對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埋入心底,只在獨處的時候才重新拾起,默默舔舐傷口。

隨後故事的走向依舊平緩,根據Joe的遺囑,Lee莫名其妙的成為了Patrick的法定監護人,要照顧他到18歲成人。這本是一個看似合理的要求,舉目無親的Patrick似乎只有叔叔可以依靠。但Lee猶豫了,他坐在政府的辦公室渾身顫抖,之後的一段閃回戲交代了他如此的原因,也交代了他如今失敗的生活的根本原因。

他曾經也有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孩子,一家人擠在一個不大的房子裡,雖然生活拮据,但也自給自足。但一場大火吞噬了兩個未入青春期的女兒和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也吞噬了原本幸福的生活。

從商店買酒歸來的Lee看著變成一團熊熊火球的家,呆滯的不知所措,耳邊響著的,是自己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

《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這才是人生啊

影片最後,Patrick沒有離開曼徹斯特,在Lee的安排下到了爸爸的朋友家寄住;Lee經歷了與妻子的重逢,也沒能走出過去的創傷,他返回波士頓,重新回到了自己以前日復一日的生活。但是,他們之間的這一段的經歷卻讓影片更加貼近現實,一段經歷改變一個人的橋段只會在電影及小說中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更有可能的只是輕微的改變一下航向,但卻依然朝著以前的目的地前行。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關於生活與痛苦的電影,這兩者並不矛盾,也並不衝突,在大多數時候,他們是共存的。片中角色或多或少都曾經掙扎於痛苦的泥潭之中,他們有的深陷,有的逃離,但一樣的是,都帶著一身泥濘,繼續前行。

時間是藥物,有時,可以治癒一些什麼,但有時會讓人沉溺於藥物本身。人們依賴時間洗刷掉所有記憶,但最終發現只是對逃避成癮,想忘掉的一切卻依然堅固。當你在時間的河流中逆流而動,逃避的一切都會轟然而至。

痛苦必將永存,但生活還要繼續,就如那個冰封嚴寒的海邊曼徹斯特,也會有短暫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