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激情解說拉高世界盃轉播中的收視率,卻因「解說門」引發爭論

黃健翔,1968年生於內蒙古烏海,大南京長大,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二系本科。

剛開始對於黃健翔的感覺沒有什麼特別,甚至於感覺這個解說員的聲音不怎麼好聽,與別宋世雄和孫正平相比,聲音不夠清亮,但隨著他不斷的解說各種賽事,感覺他對於專業知識掌握非常的到位,他是做足功課的解說員。一直覺得他的解說很平穩,直到2006年世界盃1/8決賽時他的一場激情解說,徹底打翻我對他固有的認知。

僅從比賽本身而言,黃健翔當時的解說給一百分都不為過,他激情滿懷,用詞豐富完美,準確的傳達了現場和畫面中該場賽事即時戰況,電視機前球迷的熱情在那一刻被他點燃和引爆。

他因激情解說拉高世界盃轉播中的收視率,卻因“解說門”引發爭論

在該事件的相關報道中是這樣評價此次“解說門”的:黃健翔在最後3分鐘一段解說海嘯音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其中“偉大的意大利!偉大的意大利的左後衛!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等感情色彩濃厚的解說詞也引起了一片爭議,隨之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第二天張斌在中代黃健翔朗讀道歉信,並鞠躬致歉,也使此事告一段落。此後,央視取消了原本應該由黃健翔解說的西班牙對法國的1/8比賽,由劉建宏代替解說,但黃健翔解說了決賽。 不過央視卻因黃的激情解說在今後的世界盃轉播中收視率大增。不得不說黃的激情解說起到了間接的幫助。

黃健翔的這一段解說詞給球迷們帶來了空前的激情情體驗,但卻給自己添了不少麻煩,由此引發出關於解說員的解說標準和情感態度傾向問題。當時甚至傳出央視“開除了”黃健翔和黃健翔已辭職的傳聞,此次解說門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但在2006年6月30日世界盃足球賽的德國對阿根廷的四分之一決賽中,黃健翔解說了該場在柏林舉行的比賽,這使得外界傳言的“中央臺禁令說”、“辭職說”等傳言不攻自破。

儘管如此,受此事件的影響,黃健翔後來離開了央視,加盟鳳凰衛視。

他因激情解說拉高世界盃轉播中的收視率,卻因“解說門”引發爭論

他的離職引發的不僅僅是解說員的解說標準和情感態度傾向問題,同時也引發了央視關於主持人任用制度的思考,體制內的正式職工身份的主持人不能順應電視節目的發展變化要求而變化成為我國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用人問題上的一個弊端,黃健翔的辭職也引發了電視臺的思考,電視節目不斷髮展變化的市場需求中如何保證人才的正常供給,如何能吸引人才不至於流失,黃健翔的辭職絕非偶然事件,也絕非僅僅因為“解說門”。

而網友們大多認為黃健翔的辭職,和“解說門”有著極大的關係,而“解說門”當時也引發了網上極大的爭議。

網民們迅速站隊主要分成兩派:一派為“擁黃派”,擁黃派認為,黃健翔的解說激情澎湃,非常符合比賽現場的氣氛,帶動著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於觀看世界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淋漓,支持黃健翔的激情解說,一派為“倒黃派”認為他的解說中含有明顯的傾向性和偏袒性,作為一個國家電視臺的解說員不應該在解說中帶有明顯的情感傾向性,他們反對黃健翔這樣的解說風格,強烈要求黃健翔向全國人民道歉……

還有一小部分網友持中立態度,他們認為黃健翔的此次解說非常有特點,也極富有激情,但是不應將個人的情感傾向性表達的過於明顯,因為他代表的是我們整中國最大的電視臺的觀點。

他因激情解說拉高世界盃轉播中的收視率,卻因“解說門”引發爭論

毫無疑問的是,黃健翔是一個不同於其他主持人的解說員,他有十分鮮明的個性,他身上有節目所需要的娛樂性,這是他的能力所在,而他身上,有他屬於自己的叛逆性,這是他的個性所在,正因如此黃健翔才在這樣重大的世界盃比賽的轉播解說中出現了這樣轟動的事件,我們難以去用一句話評判他的對錯,或許隨著文化體制的改革,隨著文體節目體現形式不斷的放寬,黃健翔的解說風格,或許恰恰是符合娛樂精神的,但是作為國家臺的一名解說員,在如此大規模的比賽轉播中,使用了一些帶有明顯情感傾向的語句,還是有失偏頗的,而他的三分鐘的解說,其暢快淋漓的節奏和激情,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卻有著極高的解說水準。

而多少年來黃健翔用他風趣幽默、激情四射的解說,陪伴了全國球迷一個又一個深夜,他現在雖然離開了央視,加盟鳳凰衛視的《天天運動會》,而他風趣幽默的解說風格給我們的記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那句“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流傳至今。

體育解說不是新聞聯播,我們可能更需要黃健翔這樣的解說員,能準確傳達並帶動球迷感受比賽的氛圍,而作為一個解說員,適當的控制情緒,稍微的注意一下措辭,對自己、對社會也是一種良好責任感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