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公安交警支隊「放管服」——車管所里的「黑科技」折射智能警務發展

1

保定公安交警支隊“放管服”——車管所裡的「黑科技」折射智能警務發展

保定公安交警支隊“放管服”——車管所裡的「黑科技」折射智能警務發展
呆萌的機器人“小路”

“您好,我是小路,請問您需要什麼服務?”

“你能告訴我,駕駛證期滿換證業務需要帶什麼證件?”

“駕駛證期滿換證業務,需要駕駛人持居民身份證體檢後到自助服務區辦理即可。”

在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業務大廳,一個圓眼睛的白色機器人正“精神飽滿”地忙碌著,時不時為前來辦事的市民引導指路。這個圓腦袋、圓眼睛、矮身子,胸前是電子顯示屏幕的“小員工”就是該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上崗的智能機器人“小路” 。只要你喊一聲“小路”,它的小腦袋就輕輕轉動,不僅能與你對話,還能熟練地向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導訴服務

“‘小路’是一款人工智能導訴機器人,採用了‘人工+智能’的模式,具備程序引導、信息查詢、語音互動等多項功能。”車管一所副所長趙保山介紹,車管工作涉及車輛和駕駛人管理的方方面面,就算是一名工作了幾十年的老車管也很難做到業務“一口清”、手續“無差錯”,但是智能機器人“小路”卻能在在很短的時間學完這些知識,其奧秘就在於機器人內部集成芯片中被存入包括機動車補換行駛證、領取免檢標誌、補換號牌等40餘項車駕管業務的辦理信息,形成了一套內容最全的車駕管業務知識庫,並且它的學習功能特別強大,可以隨時調整、實時更新來自不同市民詢問的問題答案,為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提供最準確、最快速的回答。

2

除了能夠提供全程語音引導服務的“呆萌”車駕管專家“小路”外,不久前剛上線的人臉智能識別技術也是該車管所“放管服”改革中開啟的亮點“黑科技”

保定公安交警支队“放管服”——车管所里的「黑科技」折射智能警务发展

市民在交警支隊車管一所大廳智能屏幕前體驗智能科技帶來的快感和便捷。

“刷臉,刷臉,還是刷臉。”

在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一所辦證大廳,前來辦理變更車輛登記業務的郭先生先切切實實體驗了一把高科技帶來的安全和便利。刷取身份信息,直視攝像頭,匹配人臉與身份信息,隨著電子提示音響起,大門隨之自動打開,短短几秒鐘的時間高先生完成了從採集到識別的全過程,順利進入辦證大廳。除了在進入車管所大廳體驗了刷臉外,郭先生在排隊領號和正式辦理業務前,又進行了2次刷臉,平均每次耗時3秒鐘。

“人臉識別過程特別快,幾乎感受不到,雖然增加了安全識別程序,但並未增加辦理人的時間成本。”高先生告訴記者,有了“人臉識別”系統,避免了冒用身份證行為,以後辦事更安全、更放心了。

“這個裝置會自動識別人像,與身份證上的照片進行自動比對。”趙保山介紹,如果刷卡人刷的不是本人身份證,將無法通過;如果人證一致,通道圍擋會自動打開。設置人臉識別裝置後,每一個進來的人都會留存數據,工作人員會定期核查對比,如果系統信息顯示有人頻繁刷身份證進入辦事大廳,但又不辦理與自身相關的業務,該人就會被納入重點監控數據庫,既可有效避免群眾排隊辦事的困擾,同時也是杜絕“黃牛”代辦和代扣分違法行為的有效舉措。

另外,保定公安交警還配備了智能屏幕,群眾通過刷臉進入車管所業務大廳後,屏幕上就會自動顯示並語音提示本人的相關信息,市民輸入身份證號或車牌照號後,就會顯示出要查詢的詳細信息。同時,交管業務自助服務區還配備了自助複印、自助照相、自助處理交通違法等設備,既節省了警力,又方便了群眾。

3

保定公安交警支队“放管服”——车管所里的「黑科技」折射智能警务发展

市民在交管業務“一窗通辦”窗口進行手機繳費。

實現駕駛人、機動車檔案信息化,藉助科技和大數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是該市公安交警支隊“放管服”改革中智慧警務的另一表現。

以前,駕駛人和機動車實行物理檔案管理方式,所有檔案靠人工分揀,查找起來非常困難。實行駕駛人、機動車電子檔案管理,系統自動編排檔案順序號,並將檔案中每項內容用電子版形式儲存,保證了物理檔案和電子檔案的統一,檔案管理實現了規範化。目前,該市共採集機動車電子檔案200萬份、駕駛人電子檔案133萬份,大大提高了查閱檔案的效率。目前,該系統被公安部交管局作為“微創新”的典範,在全國進行推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