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中藥基本知識

一、中藥的產地、採集、乾燥和貯存

中藥的產地、採集、乾燥和貯存方法,對於保證中藥的質量和藥效十分重要。

(一) 產地

同一種藥物由於產地不同,其質量存在著顯著差異。這是由於各地區的土壤、水質、氣候、日照、雨量、肥料等自然條件不同所致,特別是土壤成分的差異對中藥質量的影響尤為突出,故逐漸形成了“道地藥材”的概念和使用“道地藥材”的用藥原則。“道地藥材”是指產地歷史悠久、品種優良、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一些藥物,如吉林的人參,遼寧的細辛,雲南的三七,內蒙古的甘草、黃芪,四川的川芎、川烏、川貝母,重慶的黃連、陳皮等。由於中藥的質量依賴於產地的自然條件,因此選擇使用“道地藥材”是保證藥效的重要前提。

(二)採集

中藥的採收時節與方法對保證藥物質量關係密切。一般地講,藥材的採收應該在藥物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時候進行。

植物藥的採收時節和方法,根據用藥部位不同,可歸納為:全草大多在枝葉茂盛,花朵初開時採集;葉類通常在花蕾將放或盛開時採收;花及花粉一般在含苞未放時採摘花蕾;果實及種子大都在成熟時採摘;根及根莖一般在初春或秋末採收;樹皮及根皮通常在春夏之間採剝。

動物藥應在生長、活動季節捕捉採集。如石決明、牡蠣、蛤殼、瓦楞子等貝殼類多在夏秋季捕捉;桑螵蛸、露蜂房多在秋季卵蛸、蜂巢形成後採集;蠍子、土鱉蟲、蟋蟀、斑蝥等大多在夏末秋初捕捉。

礦物類藥,全年皆可採挖,只需注意方法,擇優採用即可。

(三)乾燥

乾燥是保存藥材的基本條件,其方法有曬乾、陰乾、烘乾和用石灰乾燥等。曬乾法主要適用於肉質類藥材;陰乾法主要適用於芳香性花類、葉類及草類藥材;烘乾法主要適用於陰雨天急需乾燥或一些特殊要求的藥材。有些藥物不適合上述方法乾燥,特別是易變色的藥材,則適宜於石灰乾燥法。近年來,遠紅外乾燥和微波乾燥技術廣泛應用於中藥的乾燥中,具有乾燥速度快、脫水率高、加熱均勻且能殺滅微生物等優點。

(四) 貯存

藥材貯藏保管的好壞,直接影響藥材的質量,如果貯存不當,就會發生蟲蛀、黴爛、變色、走油等現象,導致藥材變質,甚至失效。為確保療效,必須消除上述因素的影響,通常採用乾燥、低溫、避光、密閉保存及化學藥物薰殺等方法處理貯存。一般藥物與劇毒藥物必須分別貯存。對劇毒藥材,宜寫明“劇毒藥”標籤並由專人保管,以免發生中毒事故。

二、中藥的炮製

炮製是指藥物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必要的加工處理過程,包括對原藥材進行的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藥物的特殊處理。炮製是否得當,對保證藥效、用藥安全及便於製劑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炮製目的

⒈ 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有毒中藥經炮製後,使有毒成分減少或發生改變,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以能更安全的服務於臨床。如川烏、草烏及附子等,經炮製後,有毒成分烏頭鹼水解為烏頭原鹼,毒性大為降低。

⒉ 增強藥效 有些藥物經炮製後,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含量,或產生新的有效成分,使藥效增強。經加工炮製後的中藥飲片有效成分溶出率往往高於生藥。如生黃連中小檗鹼在水中的溶出率為58.2%,而酒制黃連為90.8%,炮製品明顯高於生品。許多種子,如萊菔子、紫蘇子等炒熟後,種皮爆裂,有效成分溶出增加。

⒊ 改變藥物性能 炮製可影響藥物的歸經、四氣五味及升降浮沉,使應用範圍改變或擴大。如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炮製成熟地黃則能滋陰補血、填精補髓。生萊菔子升多於降,用於湧吐風痰;炒萊菔子降多於升,用於降氣化痰、消食除脹。

⒋ 利於貯存 藥物經純淨修治、除去雜質、製成飲片、乾燥等方法炮製處理後,有利於藥材貯藏和保存藥效。如蒸制桑螵蛸,殺死蟲卵後,更利於貯存。

⒌ 便於服用 一些動物藥、動物糞便及有特殊臭味的藥,經炮製後可矯味矯臭。如醋炒五靈脂及麩炒白殭蠶,可避免因服藥引起的噁心嘔吐而利於服用。

(二)炮製方法

⒈ 修治法 主要包括純淨、粉碎和切制三道工序,為進一步加工、貯存、調劑、製劑作準備。

⒉ 水製法 用水或其它輔料處理藥材的方法稱為水製法。其作用主要在於清潔藥物、除去雜質、降低毒性、軟化藥物便於切制等。常用方法有漂洗、燜潤、浸泡、噴灑、水飛等。

⒊ 火製法 用火對藥物進行加熱處理的一種方法稱火製法。根據加熱的方法、溫度、時間的不同,可分為炒、炙、燙、煅、煨、炮、燎、烘等八種。火製法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炮製方法。

⒋ 水火共製法 本法既要用水,又要用火。基本方法有蒸、煮、zaozi008、淬、燉。

⒌ 其他製法 主要有制霜、發酵、發芽、藥拌等。

此外,中藥炮製過程中,常會應用炮製輔料。常用的輔料主要有液體輔料如酒、醋、蜂蜜、生薑汁、甘草汁、黑豆汁、膽汁、米泔水、麻油等和固體輔料白礬、食鹽、稻米、麥麩、豆腐、羊脂、土、蛤粉、滑石粉、硃砂等兩大類。

三、中藥的性能

中藥的性能即中藥藥性理論,是歷代醫家在數千年醫療實踐中,根據藥物作用於人體所反饋出來的各種生理病理信息及治療作用、臨床療效,經不斷推測、判斷、總結出來的用藥規律;並在長期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新的藥性理論,使原有的藥性理論得到不斷充實和完善。中藥的性能是中醫藥學理論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習、運用、研究中藥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及毒性等內容。

(一) 四氣

四氣是指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藥物的寒、熱、溫、涼是從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凡能治療溫熱性疾病的藥物,多屬涼性或寒性;凡能治療寒涼性疾病的藥物,多屬熱性或溫性。此外,還有一些寒、熱之性不甚明顯,作用平和的藥物稱平性藥。

(二) 五味

五味是指藥物具有酸、苦、甘、辛、鹹五種滋味。 藥味不同,則作用不同,現分述如下:

⒈ 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如解表藥、理氣藥、活血藥,大多具有辛味,故辛味藥多用於治療表證、氣滯及血瘀等病證。

⒉ 甘 “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調和、緩急的作用。補益藥、調和藥及止痛藥多具有甘味,故甘味藥多用於虛證、臟腑不和及拘攣疼痛等病證。

⒊ 酸 “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如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澀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有酸味,故酸味藥大多用於治療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滑脫、遺精遺尿、崩漏帶下等病證。

⒋ 苦 “能洩、能燥”,即具有通洩、燥溼等作用。如清熱燥溼藥大多具有苦味,故能洩熱燥溼,常用於實熱火證及溼熱等病證。

⒌ 鹹 “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等作用。如瀉下藥、軟堅藥大多具有鹹味,故鹹味藥常用於治療大便秘結、瘰癘癭瘤、癥瘕痞塊等病證。

此外還有“淡”味藥,本類藥無明顯味道。“淡”則“能滲、能利”,即能滲溼利小便,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病證。“澀”與“酸”味藥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常用於虛汗、久洩、遺精、出血等病證。

(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藥物在治療疾病時對人體的作用有不同的趨向性。升,即上升提舉;降,即下達降逆;浮,即向外發散;沉,即向內收斂。也就是說,升、降、浮、沉是指藥物對機體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內四種不同作用趨向。藥物的這種性能可用於調整機體氣機紊亂,使之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因勢利導,驅邪外出,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一般地講,凡具有昇陽發表、驅散風邪、湧吐開竅等功效的藥物,藥性大多是升浮的;而具有清熱瀉下、重鎮安神、利尿滲溼、消食導滯、息風潛陽、止咳平喘及降逆收斂的藥物,其藥性大多是沉降的。但是,也有少數藥物存在著雙向性或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顯,如麻黃既能發汗,又能平喘利水,此時在臨床應用時,應根據藥性靈活掌握。

升浮藥,大多性主溫、熱,味屬辛、甘、淡,多為氣厚味薄之品,總的屬性為陽。本類藥物質地輕清空虛,其作用趨向特點多為向上、向外;沉降藥,大多性主寒、涼,味屬酸、苦、鹹,多為氣薄味厚之品,總的屬性為陰。其質地多重濁堅實,藥物趨向多為向下、向內。

藥物的升降浮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與氣味厚薄、四氣、五味、用藥部位、質地輕重、炮製、配伍等有關。

(四) 歸經

藥物對某經(臟腑或經絡)或某幾經發生明顯作用,而對其他經作用較少,甚至無作用,這種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稱歸經。如酸棗仁能安神治心悸失眠,歸心經;麻黃止咳平喘,歸肺經;肝經病變每見脅痛、抽搐等,全蠍能解痙止痛,歸肝經。有一些藥物,可以同時歸入數經,說明該藥對數經病變均有治療作用。如山藥能補腎固精、健脾止瀉、養肺益陰,歸腎、脾、肺經。因此,歸經指明瞭藥物治病的應用範圍,藥物的歸經不同,治療的範圍也就不同。

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經,而且還能引導它藥進入某經的藥物,稱引經藥。引經藥起“嚮導”作用,能引導“諸藥直達病所”。現將部分引經藥介紹如下:

手太陰肺經:桔梗、升麻、蔥白、辛夷。手陽明大腸經:白芷、石膏。手少陰心經:細辛、黃連。手太陽小腸經:木通、竹葉。足太陰脾經:升麻、蒼朮。足陽明胃經:白芷、石膏、葛根。足少陰腎經:肉桂、細辛。足太陽膀胱經:羌活。足厥陰肝經:柴胡、川芎、青皮、吳茱萸。足少陽膽經:柴胡、青皮。手厥陰心包經:柴胡、丹皮。手少陽三焦經:連翹、柴胡。

(五) 中藥毒性

正確認識中藥毒性,是安全用藥的重要保證。有毒中藥大多效強功捷,臨床用之得當,則可立起沉痾;若用之失當,則可引起中毒。

⒈ 毒性分級 根據中毒表現的嚴重程度,可將有毒中藥分成三級,即大毒、有毒及小毒。

⑴ 大毒:中毒症狀嚴重,常引起主要臟器嚴重損害,甚至造成死亡者,歸為“大毒”。如生草烏、生川烏、馬錢子、斑蝥、雷公藤、巴豆、升藥等。

⑵ 有毒:當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久,出現嚴重中毒症狀,並引起重要臟器損害,甚至造成死亡者,歸為“有毒”。如附子、商陸、牽牛子、常山、洋金花、 蜈蚣、白花蛇、雄黃、輕粉等。

⑶ 小毒:中毒症狀輕微,一般不損害組織器官,不造成死亡者,歸為“小毒”。如吳茱萸、細辛、豬牙皂、鴉膽子、苦杏仁、zaozi009蟲、密陀僧、乾漆等。

⒉ 中毒原因 瞭解中藥中毒的原因,對於預防中藥中毒十分必要。其主要原因有:

⑴ 劑量過大:超過常規劑量或超大量服用是引起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一次大量服用烏頭、附子、雪上一枝蒿、馬錢子等,即可引起中毒。即使毒性不大的一些常用藥物,如果超大量服用,亦可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如服用關木通60-100g,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服用蒼耳子100g可引起急性肝壞死和全身廣泛出血。

⑵ 服用太久:超療程長期服用,容易導致蓄積中毒。如長期服用硃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腎臟損害,出現痴呆及血尿、蛋白尿等;長期服用雷公藤、火把花根可引起性腺損害,導致閉經、陽痿。

⑶ 炮製不當:不少中藥,特別是有毒中藥,如川烏、草烏、附子、半夏、天南星等,使用前必須經過嚴格炮製,以降低藥物毒性或消除藥物副作用,方能入藥。如使用上述藥物炮製不當或未經炮製的生品,即會引起中毒。

⑷ 配伍失誤:臨床處方中,違背了“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如將甘遂與甘草同用;或配伍不當,如硃砂與碘化物或溴化物類藥物同用,產生有毒的碘化汞或溴化汞,可引起中毒性腹瀉。

⑸ 製劑不妥:藥物因製劑不同,其藥效、毒性也不同。酒能使川烏、草烏、附子等毒性增加。如將其製成藥酒服用,則極易中毒。在製劑過程中,煎煮時間甚為重要。煎煮時間適宜,可以消除或緩解毒性。如烏頭、附子、商陸等,先煎久煮可使有毒成分烏頭鹼、商陸毒素等破壞,毒性下降;若煎煮時間太短,即會引起中毒。

⑹ 外用失控:外用中藥可經皮膚、粘膜吸收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此類藥物常有斑蝥、蟾皮、蟾酥、砒霜、輕粉、巴豆、生南星、芫花、鬧羊花等。主要為大面積廣泛、長期使用所致。

⑺ 誤食誤用:民間常因自採、自購、自用而誤食;醫藥界常因錯收、錯買、錯發而誤用。如木通誤用關木通,天仙子誤作菟絲子,商陸誤為人參用等。

⒊ 預防措施 應用有毒藥物時,除在炮製、配伍、製劑等環節儘量減輕或消除其毒副作用外,還應做到以下幾點,以保證安全用藥。首先,應掌握有毒中藥的品種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項;其次,要根據病人體質強弱和病情輕重,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和服藥時間;再次,要在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做到早診斷、早停藥、早處理。

四  中藥的用法

(一) 配伍

根據不同病情和臨床辨證,有選擇地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組合在一起應用叫配伍。在長期臨床用藥實踐中,把單味藥的應用和藥物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情”,以表示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現將“七情”配伍關係分述如下:

⒈ 單行 用一味藥治療疾病謂單行。如人參治療氣虛欲脫證;馬齒莧治療痢疾。

⒉ 相須 兩種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藥物合用,以增強療效的一種配伍方法叫相須。如麻黃配桂枝,增強了發汗解表、祛風散寒作用;陳皮配法夏加強了燥溼化痰、理氣和中作用。

⒊ 相使 兩種藥合用,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輔藥可以提高主藥功效的配伍方法謂相使。如吳茱萸配生薑,後者可增強主藥吳茱萸暖肝溫胃、下氣止嘔的作用。

⒋ 相畏 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減輕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稱相畏。如半夏畏生薑,即生薑可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

⒌ 相殺 一種藥物能夠清除另一種藥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殺。如金錢草殺雷公藤毒,防風殺砒霜毒,綠豆殺巴豆毒,麝香殺杏仁毒等。

⒍ 相惡 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使其作用減弱,甚至消失的一種配伍謂相惡。如生薑惡黃芩,黃芩能削弱生薑的溫胃止嘔作用。

⒎ 相反 兩種藥物配伍應用後,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即謂之相反。如貝母反烏頭,甘草反甘遂等,詳見用藥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七情配伍關係中,除單行外,相須、相使可以起到協同作用,能提高藥效;相畏、相殺可以減輕或消除毒副作用;相惡是一種藥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種藥物的功效;相反是藥物配伍後,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臨床用藥時,相須相使、相畏相殺是常用的配伍方法,而相惡相反則是配伍禁忌。

(二) 用藥禁忌

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和藥物療效,應當注意用藥禁忌。中藥用藥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藥禁忌及服藥食忌三方面的內容。

⒈ 配伍禁忌 所謂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配伍使用,會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或破壞和降低原藥物的藥效,因此臨床應當避免配伍使用。中藥配伍禁忌的範圍主要包括藥物七情中相反、相惡兩個方面的內容。歷代醫家對配伍禁忌藥物的認識,都不一致,金元時期才把藥物的配伍禁忌概括為“十八反”、“十九畏”,並編成歌訣傳誦至今。現介紹於後:“十八反”歌最早見於金•張子和《儒門事親》:“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十九畏”歌首見於明代劉純《醫經小學》:“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荊三稜;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參考資料】 中西藥聯合應用不當時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出現毒副作用而影響臨床療效。在中西藥並用,或中西藥在一日之內交替使用時,都必須嚴格掌握中西藥的配伍禁忌。

①形成難溶性物質 如四環素族及異煙肼等能與石膏、海螵蛸、石決明、龍骨、牡蠣、瓦楞子等所含鈣、鎂、鐵、鋁等離子產生反應,生成難溶於水的絡合物,影響前者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

②影響藥物的分佈與排洩 如磺胺類藥物與富含有機酸的烏梅、蒲公英、五味子、山楂等同用,可致磺胺在尿中形成結晶;這類中藥還可增加呋喃坦丁、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藥在腎臟的重吸收,引起蓄積中毒。

③抑制酶活性 砷可與酶結合形成不溶化的沉澱而使酶失活,故酶類西藥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澱粉酶、胰酶等不能與含砷中成藥六神丸、牛黃解毒丸、小兒奇應丸、解毒消炎丸等合用。

④酸鹼中和 如山楂、山茱萸、五味子及烏梅丸、山楂丸、保和丸、六味地黃丸等酸性中藥不應與氨茶鹼、碳酸氫鈉、胃舒平等鹼性藥合用,兩者療效均受影響。

⑤產生毒性反應 如含汞的硃砂安神丸、六神丸、人丹、七釐散、紫雪丹、 蘇合香丸、冠心蘇合丸等,不能與溴化鉀、溴化鈉、碘化鉀、碘化鈉、硫酸亞鐵等同服,因可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硫化汞、碘化汞等。

⑥拮抗作用 含犀角、珍珠的中成藥六神丸、六應丸、小兒化毒散、回春丹等不宜與黃連素同用,因前者所含蛋白質水解生成的氨基酸與黃連素有拮抗作用。

⑦產生酶促作用,加速體內代謝 含乙醇的中藥製劑如國公酒、骨刺消痛液等,不能與魯米那、苯妥因鈉、安乃近、水合氯醛、胰島素、降糖靈、D860等同服,因乙醇可加速上述藥品的代謝過程,使半衰期縮短,療效降低。

⑧產生酶抑作用,增加副作用 如麻黃或含有麻黃的中成藥大活絡丸、人參再造丸、氣管炎丸、哮喘沖劑、半夏露、氣管炎糖漿等不宜與痢特靈、優降寧、苯乙肼、 悶可樂等合用。因後者對單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可使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不被酶破壞,而大量貯存於神經末梢中。麻黃中的麻黃鹼可促使貯存於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素大量釋放,導致血壓急劇增高。

⑨作用類似,易致中毒 含有強心甙的中藥及中成藥萬年青、福壽草、夾竹桃、蟾酥及救心丹、活心丸、麝香保心丸、營心丹、護心丹、心益好等不宜與西藥強心甙合用。因二者同時使用,劑量難於掌握,易致洋地黃中毒。

⒉ 妊娠用藥禁忌 所謂妊娠禁忌藥,是指對妊娠母體或胎兒具有損害作用,干擾正常妊娠的藥物。根據藥物作用的強弱,一般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類。禁用的藥物大多毒性強、藥性猛烈,如巴豆、牽牛、斑蝥、麝香、虻蟲、水蛭、三稜、莪術、芫花、大戟、甘遂、商陸、水銀、輕粉、雄黃等。慎用的藥物主要有活血破血、攻下通便、行氣消滯及大辛大熱之品,如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王不留行、大黃、枳實、附子、乾薑、肉桂、天南星等。

⒊ 證候禁忌 由於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和歸經等特點,因而一種藥物只適用於某種或某幾種特定的證候,而對其他證候無效,甚或出現反作用。此時,對其他證候而言,即為禁忌證。如便秘有陰虛、陽虛、熱結等不同,大黃只適用於熱結便秘,而陰虛、陽虛便秘就是大黃的禁忌證。一般藥物大多有證候禁忌,其內容詳見於各論每味藥物的“使用注意”項內。

⒋ 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是指服藥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簡稱食忌。食忌包括病證食忌和服藥食忌兩方面的內容。

⑴ 病證食忌 病證食忌是指治療疾病時,應根據病情的性質忌食某些食物,以利於疾病的痊癒。如溫熱病應忌食辛辣油膩煎炸之品,寒涼證應忌食生冷寒涼之品。

⑵ 服藥食忌 服藥食忌是指服藥時不宜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或加劇病情或變生他證。如服人參時忌食蘿蔔;常山忌蔥;鱉甲忌莧菜;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蔔;土茯苓、使君子忌茶等。

(三) 中藥的用量

中藥的用量即劑量,是指用藥的分量。用量是否得當,是直接影響藥效及臨床療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藥絕大多數來源於生藥,藥性平和,安全劑量幅度大。但對於一些藥性猛烈和有劇毒的藥品,必須嚴格控制用量。一般地講,確定中藥的劑量,應根據以下幾方面因素來考慮。

⒈ 藥物性質與劑量 毒性大、作用峻烈的藥物,如馬錢子、砒霜、洋金花等用量宜小;質堅體重的藥物如礦物、介殼類用量宜大;質松量輕的藥物如花、葉、皮、枝等用量宜小;鮮藥含水分較多,用量宜大;而幹品用量宜小。

⒉ 藥物配伍與劑量 單方劑量比複方重;複方中,君藥比輔藥重;入湯劑要比入丸、散劑量重。

⒊ 年齡、體質、病情與劑量 一般地講,小兒、婦女產後及體質虛弱者均要減少用量。五歲以上用成人量的1/2;五歲以下用成人量的1/4;病情輕、病勢緩、病程長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勢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⒋ 季節、地域與劑量 如發汗解表藥夏季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苦寒瀉火藥夏季用量宜重,冬季用量宜輕。解表藥在嚴寒冬天的北方,用量宜重;在炎熱夏天的南方,用量宜輕。

(四) 中藥的煎服法

中藥湯劑是臨床最常用的口服劑型,其煎法和服法對保證藥效有重要影響。

⒈ 煎藥法 煎藥法主要是指中藥湯劑的煎煮方法。煎煮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和用藥安全。

⑴ 煎藥用具:以砂鍋、瓦罐為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銅、鐵鍋,以免發生化學反應而影響療效。

⑵ 煎藥用水:古時曾用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煎煮。現在多用自來水、井水等水質潔淨新鮮的水。

⑶ 煎煮火候:有文火及武火之分。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迅速的火候,謂武火;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緩慢的火候稱文火。

⑷ 煎煮方法:正確的煎煮方法是先將藥物放入容器內,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30—60分鐘,使有效成分易於煎出。一般煎煮2—3次,煎液去渣濾淨,混和後分2—3次服用。煎藥火候的控制根據藥物性能而定。一般地講,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急煎;補益藥需文火慢煎。有些藥物因質地不同,煎法特殊,歸納起來主要有 ①先煎:介殼、礦石類藥,如龜版、鱉甲、代赭石、石決明、牡蠣、龍骨、磁石、生石膏等應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鐘後,再下其他藥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完全析出。對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較強的藥物,宜先煎45—60分鐘,以降低毒性,保證安全用藥。②後下: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氣味芳香,久煮有效成分易於揮發;鉤藤、大黃、番瀉葉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壞,故此兩類藥物均宜後下。③包煎:對於蛤粉、滑石、青黛、旋復花、車前子、蒲黃及灶心土等粘性強、粉末及帶有絨毛的藥物,宜先用紗布包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可避免藥液混濁,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於鍋底焦化。④另煎:對於人參、羚羊角、鹿角等貴重藥品,往往單獨另煎2—3小時,以便能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⑤熔化:又稱烊化。如阿膠、龜膠、鹿角膠、鱉甲膠、雞血藤膠及蜂蜜、飴糖等為避免入煎粘鍋,往往用水或黃酒加熱熔化兌服。

⒉ 服藥法 主要包括服藥時間及服藥方法。

⑴ 服藥時間:湯劑一般每日一劑,分2—3次服。急性病可不拘時間,慢性病應定時服。一般地講,病在胸膈以上宜飯後服,病在胸膈以下宜飯前服;補益藥多滋膩礙胃,宜早晚空腹服;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後服;驅蟲藥及瀉下藥宜空腹服;寧神安眠藥宜睡前服。

⑵ 服藥方法:一般湯劑宜溫服,但解表藥宜偏熱服。寒證用熱藥宜熱服;熱證用寒藥宜冷服。服用丸、散劑均可用溫開水吞服。

《中藥學》中藥基本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