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買了四套房都是首套首貸 監管不力投機心理真的讓人很無奈

一個人買了四套房都是首套首貸 監管不力投機心理真的讓人很無奈

前幾天,我的一位“土豪”同事的朋友圈啟發了我,情況是這樣的:

一個人買了四套房都是首套首貸 監管不力投機心理真的讓人很無奈

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太熟諳“悶聲發大財”的道理,如此招搖過市地宣稱自己已經成功“首套首貸”的方式購入了自己的第四套房,恐怕是能看到這條朋友圈的人都不禁打了一個機靈。

當然,必須要說的是,有錢任性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能買得起只需要認真地佩服就可以了。不過,首套首貸是什麼鬼?

於是,我抱著學習的態度,向他請教了一下,得到的“學霸式”答案著實震驚了我:

一個人買了四套房都是首套首貸 監管不力投機心理真的讓人很無奈

有錢。這是我看完回答的第一反應,第二反應則是不公平。並非仇富,如果較起真來,只能說這四套房裡只有一套是通過漏洞省錢買來的。細思恐極的事情則是,如果這不是一個個例,全國如果每個小圈子都出現這樣一個人,想要房價下降,是不是就真成了天方夜譚?

這時候有人說,政府現在開始嚴打虛假離婚買房了!不錯,最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措施,目的就是打擊想通過假離婚來鑽空子的行為。不過,繞開嚴格樓市調控的方式好像還有很多,比如:

陰陽合同

所謂陰陽合同,通俗地說就是兩份合同。一份放在明面上,給“國家”看;另一份放在背地裡,赤裸裸的真實交易。這就是最近部分媒體反覆提及的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

明面上的價格嚴格按照該城規定的備案價格,滿足了政府的需求。背地裡簽訂一個“裝修”形式的合同,把價格再補回來。錢還是原來那麼多錢,既交了差,又掙了錢,購房者還買到了房,一箭三雕。

茶水費

對備案價的控制,除了陰陽合同,還有美名曰“茶水費”的東西。意思是什麼呢,這個樓盤做的很不錯,開發商也很有信心,可是備案價很低,怎麼辦?購房者拿著合適的填補備案價差價的錢,請開發商喝杯茶,請開發商同志能夠把這套房子賣給他。

親友“代購”

投資房產一直是一個比較可靠的選擇,於是就算限制了,也依然會在買房的問題上下足了功夫。在平時去探盤的時候,總會遇到有置業顧問在給客戶出謀劃策,最方便也稍微安全的方式,就算用親戚來代購。當然,只要不是自己名字買的,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不少新聞也在說,想要過戶回來的時候,“親戚”變本加厲要報酬,引發了不和諧的一面。

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購入多少套房,希望那些有錢人規規矩矩買房或許應該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誤會。只是希望政府能將調控政策切實落實到位,堅決杜絕這種行為,保證最起碼的公平。而通過漏洞買房,真的不是什麼可以值得炫耀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