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創新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生產模式

本報訊(記者 紀秀君)“多年來,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知識生產呈現出某些特有的問題與困境,如缺乏高質量產出、缺乏學術表達途徑、缺少學術話語權等。”日前,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楊寧在第二屆全國高校學前教育學術論壇呼籲,借鑑英國學者吉本斯新的知識生產模式理論,創新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生產模式。

“與基於學科的、主要是在認知的語境中進行的知識生產相比,吉本斯所說的新的知識生產模式,是指在應用環境中以跨學科方式進行的知識生產方式。”楊寧認為,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生產呈現的上述問題,與其專業本身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方法論意識淡薄、實證研究困難和理論薄弱等問題密不可分。而學前教育專業內生地具有實踐性、經驗性、內隱性和情境性等特點,其知識生產應借鑑新的模式,更多地走向幼兒園實踐現場,走向“田野”。為此,必須根本改變現有人才培養體系,努力構建學前教育的主體方法論,提倡反思意識,樹立文化自信。

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主辦、《複印報刊資料·幼兒教育導讀》雜誌社承辦,主題為“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生產:問題、困境與解決路徑”。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22日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