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快樂成長比快速成功更重要-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女生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這兩天,一則關於甘肅慶陽六中19歲女生跳樓的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

新聞裡的內容在此不一一贅述,

除了和很多充滿正義感的網友一樣,對當時樓下一群帶著獵奇心理起鬨,大喊著“怎麼還不跳”的圍觀者表示憤怒,

今天,花媽更想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和大家重新再談談女孩性教育這個話題。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老炮兒》)

跳樓事件裡的姑娘,其實原本有著嬌豔欲滴的花季青春。

很不幸的是,在高三的某一天遭遇校園性侵。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慶陽六中)

事發當時,女孩因為胃疼在醫務室休息,不料遭到班主任吳老師的性騷擾。

雖然她立即報警,警方也立案起訴,檢察院卻以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並認為無法證明吳某的猥褻行為為由,駁回了起訴。

“那一刻一切都沒有了,我只感覺到了無邊的黑暗、恐懼、羞辱還有噁心……在同學眼中我成了得怪病的人,到處遭受嫌棄。而猥褻我的班主任卻成了可憐的人。”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素媛》)

因為無法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導,在此後的三年,女孩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甚至多次自殺未遂,最終,這個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姑娘,離開了人世。

這讓人不禁想起另一個女孩,臺灣90後作家林奕含。

因為在13歲時被自己的補課老師誘姦,在這之後,她就陷入了地獄般的世界。

之後的10年裡,林奕含自殘過、自殺過,幾乎每個月都要到精神科接受診療,最終還是在2017年4月離開了這個讓她痛苦的世界。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林奕含談自己的作品)

作為作家,林奕含只有一部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而這可以算是她的半自傳小說。

她曾這樣形容到:“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一生。”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

“一切都是因為你太美了。”

“你現在是曹衣帶水,我就是吳帶當風。”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你很難想到,這些看似溫柔無害的語言,竟是在最尊敬的人傷害自己之後所說的話。

你也可想而知,這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心理傷害。

最重要的是,這種傷害也許是他們對父母,對朋友都無法說出口的。

即使說出口,他們的父母也很可能不會相信、甚至決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畢竟,說出去不好聽。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熔爐》)

2014年的臺灣電影《不能說的夏天》,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不能說的夏天》)

年輕的音樂系女學生白白,在讀研究生時認識了詼諧幽默風趣的李教授。

白白很欣賞這位深受學生喜愛的導師,還去應聘他的助理。可就是在辦公室裡,李教授侵犯了她。

之後還各種洗腦,一邊以留在樂團為利誘,一邊又誇讚她有魅力。 涉世未深的白白不知所措,忘記了呼救。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不能說的夏天》)

事發之後,她躲在浴室裡,不敢跟任何人提起,默默承受一切。她覺得自己不再清白和美好,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她決定把真相公之於眾。可當她勇敢的站在法庭上時,所有的輿論卻傾向了李教授。

白白不僅被人非議,當面謾罵、網絡攻擊,竟然連母親也懷疑白白說的事實。

最終,白白沒能等到她的公正判決,隨著李教授重病去世,整個案件不了了之。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不能說的夏天》)

我無法想象,遇到這樣的不幸,作為母親怎麼還可以懷疑自己女兒的真實?這也是大多性侵受害者不願意跟其他人提及事件的原因。

但是,不願提起的傷痛,卻不會因為逃避、拒絕而消失。這些創傷性經歷總是會促使受害者反覆重新體驗痛苦。

而退一萬步說,關於性、關於性教育,我們的中國家長又是怎樣對待的呢?

去年,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編寫的性教育讀本《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系列教材,曾嚇壞很多家長。

而被家長們羞於啟齒的所謂“大尺度”到底又是怎樣的呢?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這套教材其實是以科學的態度介紹了性知識,包括性器官、青春期生理現象、性行為等知識。並且為了符合兒童性教育原則,直接出現了生殖器名稱。

明明是盡其所能的告訴孩子們, 如何才能更好地認識性、保護自己,卻被一群人說是畫面太汙,不忍直視。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作為對成長髮育中的孩子最避之不及的敏感話題,性教育在中國家長看來,離孩子還太遙遠了。

他們總覺得,孩子要健康發展,就要避免接觸這個話題。就跟學生時代父母總是嚴防死守禁止孩子早戀一個道理。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你是我的眼》國外對“早戀”的問題是開放和包容的)

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缺位的性教育,到底是害了誰!?其實有關專家早就指出:越小接觸性教育的孩子,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顯得越坦然,家長越是隱晦,孩子出於天性反而會越好奇。

與其這樣,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引領孩子們,早點懂得認識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身體,從而提高防範意識,遠離危險。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家長總是以為“孩子長大了自己就懂了”,寄希望於孩子的一夜長大的自學能力。

但恰恰就是在適當時機迴避了應有的教育,才導致孩子在應該說不的時候不會大聲拒絕。

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電影《熔爐》)

我們做父母的要明白:性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性教育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無論男孩女孩,其實都可以在自己萬一受到侵犯的第一刻,大聲喊出“不”,

而倘若如此,我們自然也不會再有李同學、林奕含、白白那樣花季的女孩,人生從此墜入深淵、黯然失色。

甘肅女孩遭猥褻跳樓: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林奕含)

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父親應該教會子女自我保護的能力,在遇到事情時做孩子最可靠最堅強的後盾;

而母親,是更親密的朋友,可以更深入的與女兒討論這些事情,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也有許多的不美好,

畢竟,正是因為這些不美好的存在,才讓我們有更堅定的信心去守護自己的美好。

在寫下這些文字時,我也在想著,明天與棉花糖面對面坐下,認真的對她說

“孩子,媽媽有些話要對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