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你的鼓勵與安慰無效?

我常常詢問家長,孩子幾歲聽得懂道理?

為何你的鼓勵與安慰無效?

孩子上幼小的階段,通過感官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父母常常對著孩子戰教,或者帶著情緒對孩子說話,孩子的感官便無法完整發展。

比如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老師教孩子寫作文時,並未讓孩子透過程序,引導孩子感受風的和暢,感受陽光的美麗,甚至並未開啟孩子的覺知意識,便讓孩子運用概念,使用成語“風和日麗”。我常見一個孩子,從二年級開始寫風和日麗,卻感覺不到文章中有體驗性,一直寫到中學了,仍然一提筆就寫“風和日麗”,成為一種反射動作。

孩子美好的感官未被髮展,便被概念先綁架了。

另外,被父母的道理、訓斥、壓制的情況下,孩子的情緒室悶在心中,而衍生出不專注,同時也累積大量的傷痛。我在大量的個案中發現,只要注重情感的互動,孩子就有健康的轉變。情感表達的方式,來自童年接受的教育,當孩子感受到委屈、難過、挫折、生氣的情緒,父母並未容許孩子纖解,只是讓孩子轉移注意力,或者以打罵、羞辱、恐嚇、瞞騙的方式,杜絕孩子表達,孩子的內在便會理藏傷痛。

這些對待孩子情感的方式,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整個國家、民族、人類的常態。人們將此種應對方式,視為理所當然,談論教育現象也未重部。而是很膚成的、表象的、概念化的講述這些問題,如此將很難推動整體教育的進步。

比如阿明就深為這種問題所困,卻毫無覺察,也就毫無準確的方法應對了。

阿明經常向我抱怨兒子的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發火,問我該如何是好。

孩子的情緒問題,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若要讓孩子擁有較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情緒穩定而非浮躁不安,大人就要懂得善待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擁有情緒,而非討好、順應或壓制孩子的意志。

大人首先需覺知自己的情緒,並且懂得梳理自己的情緒,才能引導孩子的情緒逐漸成熟。

我跟阿明探討,是不是他們太寵孩子呢?阿明揮一揮手果斷地否認:“我和老婆從來不寵小孩。”

寵孩子的意思,就是一味順從孩子的意志。當孩子日漸成長,遇到渴望的事或物,父母又無法滿足期待,孩子情緒反應會很大。

我經常看見父母慣著孩子,父母總是說:“沒辦法呀!”

若是父母一味寵孩子,那便是“愛之適足以害之”,苦果只好讓父母承擔。

去年秋天的一個午後,斷斷續續的哭聲隨著秋風從巷子裡傳來:“我不要…….我不要!我要哭了……我要哭!.….

孩子哭哭鬧鬧相當常見,我感到好奇的是,孩子想哭就哭吧,為何聲晰力竭地宣告:“我要哭”呢?彷彿用哭泣來綁架大人。

我探頭朝樓下看,看見鄰居老奶奶蹲著身子,像個僕人一般哄孩子:“好了!好了!寶貝。別哭、別哭!奶奶明天買給你好不好………

豈不知,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哭,以條件換取他的情緒,孩子易學得以情緒要扶父母。比如餐廳的服務員拿糖果給哭鬧的孩子,要他們安靜不哭鬧,往往能暫時安撫孩子的情緒。若是父母也如法炮製,用糖哄孩子不要哭鬧。那麼當孩子想要吃糖而要不到糖吃的時候,孩子顯然會以激烈的情緒回饋。

阿明否認寵孩子。

為何你的鼓勵與安慰無效?

嗨子的情緒管理不佳,反應激烈,或者呈現極端反應,除了孩子受寵以父母的牌氣可能也不好。

阿陰又揮揮手說:“我們夫妻的牌氣好得很!不會亂髮脾氣。”

我想,那麼孩子會為了什麼事情而發脾氣呢?我讓阿明舉個例子給我聽。

園明一邊搖頭一邊嘆息,他說兒子動不動就發牌氣,已成了家常便飯,例子不勝枚舉。他說起了前天晚上的狀況:五年級的兒子方方蹲在客廳玩小汽車,阿明提醒兒子等一下要去寫作業。

方方當時還很乖巧地答應了。半小時過去了,阿明再次回到客廳,看見方方還在玩玩具,便手叉著腰對

兒子說:“都幾點了?還不去寫作業!只知道在那裡玩!”

方方的情緒瞬間爆發了,激動地站起來,對著阿明吼:“你真煩人!每次都這樣!”

方方將玩具甩在一旁,生氣地踩著樓梯,回到房間狠狠將門甩上。

阿明重新說起這件事,情緒非常激動:“你看看這孩子的脾氣,怎麼會這麼壞呢!”

我聽出引發方方生氣的關鍵,方方本來在玩遊戲,被阿明指責的語氣激怒了情緒。

我問阿明:“是你先生氣的吧!”

同明說:“沒有吧?我沒有生氣呀!”

“你一點兒都沒生氣嗎?”

“對呀!我沒有生氣!”

當我靜靜地看著阿明,阿明才緩緩地說:“當時我真是被他氣死了!”

方方的壞牌氣,怎麼來的呢?

當阿明手又著腰對方方說“都幾點了,還在那裡玩?”這句話時,已經帶著慣怒的情緒。阿明以憤怒的語氣壓制方方,方方只是以更憤怒的表達回應了而已!這是方方從父親身上學習的方法。

很多父母跟阿明一樣,生了氣而不自知。可是有的家長在明白自己的情緒後,沮喪地對我坦言,他們改不掉自己發火的習慣。若是大人改不掉,那這個問題就很難解了,因為孩子也很難改變,那首先改變呢?我的答案:當然是父母要先改變。

身為父親的阿明,從小所受的教養就是“不應該生氣”,如今卻而生到吧

經生氣而不自知。當阿明以生氣的態度和孩子互動,孩子又怎麼會用健康的態度來回應呢?

大人除了無法覺知情緒之外,也常常壓抑孩子的情緒,造成了孩子浮燥的內在。

比如孩子生氣了,跟孩子說:“不準生氣!

孩子難過地哭了,跟孩子說:“好了!別哭了!”“不要再難過了。

最典型的就是當孩子害怕、緊張時,父母常常用安慰的方式來回應。

當孩子告訴父母:“明天要去演講,我覺得好害怕!”

我常常聽見父母跟孩子說:“你不要害怕。把臺下的人當西瓜。

當孩子緊張了,人們常跟孩子說:“你不要緊張!真的不要緊張。

當孩子有壓力了,父母最常安慰孩子:“你真的不要有壓力!

我也常常聽見父母或老師鼓勵孩子:“你一定沒問題的!

試問這樣的方式,有助於孩子解決問題嗎?還是讓孩子衍生更多複雜的情

堵呢?因為孩子一旦做不到,便可能對自己生氣,情緒堆積在內心無法排解。

為何你的鼓勵與安慰無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