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老师从不用“小红花”奖励学生?

成绩排名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有“小红花”奖励标准,初高中有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能不能过个好年,能不能享受暑假都指着这排名了。亲戚串门说起成绩,对于孩子考了多少分这种模糊的概念不如年级排名前十来的“震撼人心”。

*小红花奖励:老师掌握着最大的权利,对于表现好、成绩好的小朋友奖励不同数量的“小红花”,并把每个小朋友获得的小红花数量展现在班级里,老师利用小红花奖励“鞭策”、“管理”学生。

在国内教育的大环境下,排名已经深入人心,学生只能在自己的领域拼命争取第一,怕被人比下去,怕老师失望的眼神,怕对不起父母的爱。只是这些排名真的能证明什么呢?一个人优不优秀,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贡献并不是一个排名决定的,但是从小到大排名毁了多少孩子的信心。

在美国,学校里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是被当作个人隐私对待的。老师把打了分的功课或试卷发还给学生的时候,一定是不会让别的人看到那个学生的分数的。除非学生本人不在乎,否则一个学生的成绩是任何其他人不会知道的。因为美国人认为公开让一个在某方面不如别人的人感到羞辱是不道德的。而且没有人有权力公开别人的隐私。

在文化相交融的现代社会,也不是没有中国老师想要把“小红花”奖励政策带进美国教室,但是他们发现做不到。

美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帮助孩子不要跟别人比,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因为他们说上帝造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无论世界上有多少人,没有一个人的指纹是与另一个人相同的,所以人和人之间是无法比较的。

有部分人认为美国人如此“护弱”一定会导致孩子们不求上进,安居下风。可是事实却非如此。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各个领域中的成功人士所占的比例都是很高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美国,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要跟别人比,但是一定要跟自己比。要时时刻刻地去努力,使自己永远在进步,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更强壮,更有知识,更懂事,更成熟,更有本事,更健康,更优秀...

Do your best(尽你最大的努力),Don't give up (不要放弃)是每个孩子的座右铭。美国孩子都知道,只要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无论如何都不放弃,那么无论达到了什么标准都是最优秀的。有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得了100分,有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才得了60分,在老师眼里,父母心里两者都是优秀的,成功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美国,大多数的人们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高高兴兴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每个人都会去选择能让自己充分发挥能力的和力所能及的工作去做,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成就感,无论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得了诺贝尔科学奖的人和每天都把麦当劳的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很体面,都会同样得到人们的赞扬和尊重。

你的孩子在学校排名低不是因为他/她不努力,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她真的不适合国内的教育。

美国低龄留学优势

申请美国大学有压倒性优势

美国大学在录取时最担心的因素就是国际学生对于北美教育体系是否能够完全适应。如果你的申请材料中有可以证明你能够很好的在北美教育体系下学习,具有美国大学要求的学习能力,掌握美国大学要求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那么你一定可以在众多申请者中倍受大学青睐。

掌握纯正的英语

学好标准的英文当然是年龄越小越好,所以很多家长选择在中学阶段就把孩子送去美国留学,其中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学好英文。另外,美国学生的写作、阅读和美式思维等大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培养起来的。学生在美国高中就读,可以在纯粹的北美教育体系下掌握这些能力和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后就不会有陌生感,可以直接跳过国际学生普遍具有的大学磨合期。

让学生综合发展

美国高中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来选课。有些学生在国内的时候不是很优秀,但到美国后却名列前茅,还能够申请到很好的大学,这就是归功于美国高中特别的选课方式。美国高中是用学分制的,学生修满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可以申请大学,并没有限制每个人都要修一样的课程。

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和自立能力

赴美国读高中,无论是住在寄宿家庭还是住校,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须独立面对所有挑战和困难,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这对在国内事事离不开父母的中国学生而言是非常好的锻炼。

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

美国教育对于学生性格和人格的培养十分重视。美国开设很多性格和人格以及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并通过许多实践活动完善学生的性格。学生在美国往往可以变得乐于助人,非常有爱心,而且很有主见,思想鲜明,这些都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成为国际化人才

学生可以真正了解美国的社会和文化,并养成美式的生活习惯,成为真正了解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人才,这对学生以后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非常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