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坐着办公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另外,这12种人更要注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通过各种方法来预防糖尿病这种“富贵病”。

要想预防糖尿病,首先要知道,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在年龄大于18岁的成人中,以下这些人比较容易得2型糖尿病。

长期坐着办公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另外,这12种人更要注意!

1.年龄大于等于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史。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7mmol/L,而糖负荷后2 h血糖(就是标准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2小时血糖)<7.8mmol/L。糖耐量异常是指:空腹血糖<7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mmol/L,<11.1mmol/L。

这里的血糖值是指:静脉血浆的葡萄糖数值。

3.超 重(BMI≥24 kg/m2 )或 肥胖(BMI≥28 kg/m 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 2 )。

腰围: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的腹部周径。

长期坐着办公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另外,这12种人更要注意!

4.静坐生活方式。

上班办公坐着,下班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都是坐着,很少抽时间锻炼身体。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2型糖尿病,你就容易得2型糖尿病。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但血糖未达到显性糖尿病的水平。

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 脂异 常 : 高 密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肌缺血等。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类固醇糖尿病是指: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增多引起血糖升高,达到了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7mmol/L,或者,随机血糖或糖负荷后2 h血糖≥11.1mmol/L)。

这里的血糖值同样是指:静脉血浆的葡萄糖数值。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中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精神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锂盐,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例外)有诱发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等。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长期服用有升高血糖的风险。

上述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前期病史和中心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如果不幸,你成为那个容易得糖尿病的人,该怎么办呢?

长期坐着办公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另外,这12种人更要注意!

1.

改变生活方式。

如管管嘴巴,让饮食合理起来;不要久坐,让身体动起来,减掉赘肉和小肚腩;戒烟限酒,等等。

2.定期筛查。

每年进行空腹血糖或任意点血糖筛查,其中空腹血糖筛查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有漏诊的可能性。如果空腹血糖≥6.1 mmol/L或任意点血糖≥7.8 mmol/L时,建议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 h血糖)。

除了查血糖,每年还要查血压、血脂、尿酸等,如果超标,要及时处置。

3.药物干预。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使用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尤其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比较常用。

但是,由于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药物干预具有长期疗效,所以,只有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且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方可考虑药物干预。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远离“甜蜜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