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圈的回扣竟然跑到A股割韭菜了

5.8亿的销售费用,占营收的37%,25个销售人员人均销售费用2300多万,长生生物的高比例销售费用让人瞠目结舌。但是不要以为这是个例,

中国的医药公司销售费用畸高已经是业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共识。

据数据统计,2017年A股制药板块共171家公司,销售费用共129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5%,远高于其他行业。2017年A股制药板块共有17万销售人员,人均销售费用74万元,仅次于材料及能源行业。

医药圈的回扣竟然跑到A股割韭菜了

医药圈的回扣竟然跑到A股割韭菜了

这么多销售费用究竟流向何处了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然有50%左右都是医生的回扣。为什么呢,因为医生手中握有处方权,药品的终端销售掌握在医生手中,患者用哪种药医生说了算,为什么别人家的药便宜而不用,非要用你们家贵的呢,原因你懂的,自然是要意思一下,给点回扣呗。

医药圈的回扣竟然跑到A股割韭菜了

公立医院在销售端的垄断地位直接导致了医生吃回扣的霸权。目前我国药品销售市场共有三大终端: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及基层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市占率近70%,处于垄断地位。由于公立医院以处方药销售为主,非处方药较少,其在处方药市场的垄断地位更加突出。

其实代金销售,给回扣在医药圈一直是公开的秘密,医生和医药代表之间无需多言,只需要一个眼神便可领会对方的心意。以前回扣这事玩的也比较粗暴,比如医生卖出一盒药给10块回扣,每个月底通过统方把医生销售药品的数量拉出来,然后医药代表直接给医生点钞,比如医生卖了1000盒药就直接给一万元。

但是这么玩终究是不行的,这是明目张胆的违法。2016年12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名为《高回扣下的高药价》的新闻,曝光了上海、湖南等地医院存在药品回扣现象,将医药回扣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此则新闻一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国家开始整顿医药圈子代金回扣的乱象,该抓的抓,该罚的罚。

医药圈的回扣竟然跑到A股割韭菜了

2017年5月,广东医药圈大地震,50多名医药代表被抓,随后南京医药圈大地震,医生被抓供出600余名药代,药代被抓供700医生。转眼间医药圈风声鹤唳,人人自危,风声这么紧,药代和医生也都被震慑而短暂收手。但是“以药养医”这个顽疾并不是抓人就可以解决的,而是现有医药制度下自然生长的毒瘤,若要根除还需从制度入手。

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医生收受药品销售的回扣不过是其手中处方权的衍生物而已,只要权利还在,这个钱不赚白不赚,医药代表该给也还是要给的。既然国家抓得严,明的不行,那就来点暗的。那么医生如何继续赚取这部分灰色利润,医药代表又是如何屡出奇招的,德林社就听说了这么一种玩法,简直是滴水不漏,让你抓不到任何把柄。

一个药品的销售需要那么多医生,每次还要统方,然后再去给回扣,是不是很繁琐,再加上国家也管得严,那就从股市套现吧。据德林社某位伙伴透露,每次发回扣的时候,医药代表会找医生们开个会或者吃个饭,期间会谈到某只股票值得关注,然后医生们就心领神会了,回去后就会介入该股票,而且准确率很高,往往在医生介入后的两到三天内就会拉升10-15%,然后医生们就可以套现了,快进快出,只做短线。

短线的正确率这么高,难道真的有高手坐镇?高手是有的,但是要保证正确率这么高,绝不是靠分析,很有可能是联合坐庄,一举两得。一方面以自有资金拉抬股价,同时还撬动了大量医生的资金,不涨才怪;另一方面医生的回扣也不用再去做繁琐的票务处理了,一步到位。

药企拉抬股价的钱很有可能来自销售费用,与其冒险将钱给医生,还不如用这笔钱去拉抬股价来的痛快。有人就问了,操纵股价不是违法吗?人家当然不会自己去开户买股票,委托第三方不就可以了,这样就无影无形了,是不是很妙。

A股中确实有一些医药公司喜欢炒股,如上海莱士,不过上市公司毕竟是受监管的,操作起来风险很大。很多未上市的中小型医药企业操作空间反倒是更大,炒起股来也不受监管,不用披露,如鱼得水。所以医药圈的灰色资金有多少流入股市割韭菜还是个未知数。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事在人为,但是聪明用错了地方可就危险了。医药圈的回扣竟然玩到了股市里,而且还是来割韭菜,这就有点过分了,希望监管机构以后监控的时候要多加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