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事情證明:油價越高,中國經濟越好!

三件事情證明:油價越高,中國經濟越好!

"油價大漲的時候,中國或許最開心"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油價比較平淡,但國內油價漲瘋了。

先別急,這裡說的是不是汽油價格,而是商品期貨裡面的原油價格。

除此之外,還有煤炭價格也同時大漲,直接帶動A股相關板塊大漲。

這對中國經濟來說,有什麼意義?

泰迪洋想到了三件往事,或許可以解釋中國面對油價上漲的心情。

三件事情證明:油價越高,中國經濟越好!

2700億美元的合同更值錢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2013年俄羅斯66億美元債務到期,中國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

與俄羅斯簽下了總價2700億美元的石油合同,俄羅斯在25年內向中國供應3.65億噸石油,中國預付款700億美元,之後再分期付款。

三件事情證明:油價越高,中國經濟越好!

這裡普及一下,國際原油的價格單位,一般按照"桶"來計算。

1噸石油 ≈ 7桶

3.65億噸 ≈ 25.5億桶

2700億美元 ÷ 25.5億桶 ≈ 105美元/桶

當時的國際油價是96美元/桶,隨後最高漲到了112美元。但從2014年7月開始,國際油價開始暴跌,從最高的112美元跌到了26美元,跌幅近80%。

如果中國繼續按照合同約定的供應量來執行,那無疑是鉅虧。

因為,中國完全可以去市面上,買到更便宜的石油。

雖然有人在爭論,合同的價格不是固定的,會根據油價波動來調整。

但泰迪洋覺得就算有調整空間,也不會太大。

你想想,籤長期的大合同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保證穩定的石油供應嘛。一旦遇到石油短缺,俄羅斯依然會優先供應給中國。

如果跌了就毀約,那萬一油價暴漲到200美元,俄羅斯豈不是也可以毀約?

大國之間的交易,有時候不僅僅是金錢方面的盈虧,還要考慮戰略意義。在俄羅斯經濟困難的時候,給出大合同支持,這是一個鞏固關係的手段。

畢竟,談感情總要傷點錢的嘛。

還好,2016年3月份開始,國際油價見底回升,上個月最高漲到了75美元/桶。雖然還大幅低於合同裡的成本,但已經可以鬆一口氣了。

欠債還石油也不錯

另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也是發生在油價暴跌期間。

"躺在油田上賺錢"的委內瑞拉,曾經向中國借了500億美元。

本打算多賣點石油來債,沒想到油價一年多就跌掉了80%,過去賣一桶油,現在要賣五桶。

石油多到滯銷,記得當時就有一個新聞,庫存滿了,導致運輸原油的輪船,密密麻麻的堵在海上排隊等卸油。

三件事情證明:油價越高,中國經濟越好!

三件事情證明:油價越高,中國經濟越好!

嚴重依賴石油貿易的委內瑞拉,只能接受經濟崩盤的結果。本國貨幣淪為廢紙,別說還錢了,連物資都變得緊張。

於是再向中國伸手借錢,並打算拿石油來抵債。

你說能不答應嗎?欠這麼多錢,不救一下,之前的鈔票就白給了。

所以現在油價上漲,對委內瑞拉的經濟復甦是極大的好消息。

對中國來說,還錢的希望又近了一步。

三件事情證明:油價越高,中國經濟越好!

只有高油價能逼出星星之火

除了這筆生意做的有點驚心動魄,還有一個讓中國心急的事情。

在07年飽受高油價困擾的時候(那時候房價還不高,股市還很牛逼),國家就支持新能源產業,希望通過科技手段,用新能源取代傳統能源的使用,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但十年過去了,新能源產業並沒有完成這個使命。

泰迪洋曾經還幻想著開著電動車,到處有充電樁,隨時可以充電。回到家,用光伏發電,搞定家裡的一切用電。生活在一個環保、方便、又便宜的新能源時代。

可如今,這個幻想已經破滅,並且國家在2018年停止了對新能源汽車、光伏產業的補貼後,一堆企業陷入倒閉的局面,還怪國家太狠,不應該這麼快的停止補貼。

泰迪洋想說:"有沒有搞錯啊,都十年了,國家每年那麼多錢補貼,都沒見一個牛逼的企業站出來。反而因為補貼的存在,引來了一群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的新能源的垃圾企業,毀掉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看看美國的特斯拉,人家都把廠房開到上海了,一出手就是50億美元,沒有靠補貼,沒有靠地方政府來推銷,還賣的供不應求,如果不是美國的工廠效率太低,特斯拉已經可以開始盈利了。

也許,油價不斷上漲,再次漲到讓人難以承受的時候,會逼出一些資本投資真正有技術的潛力企業,早日解決中國石油短缺的困境。

讓油價漲的更猛烈些吧!

夢一定要,萬一實現了呢!人無非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越來越有錢,上班族也無非盼著老闆什麼時候能給自己加薪,現在小編給你一個妙招,點擊“瞭解更多”加薪可以不用找老闆,自己給自己加,即使下班回到家,躺著也能把錢賺到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