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職業教育目標:個性發展、謀求生存、服務社會、生產力發展

凡是教育都具有職業的考量在裡面,教育之所以存在於世界,因它可以傳授學識技能的緣故。

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認為,職業教育是用教育之法,遵從人的個性,使個體在生活的供給中獲得生活的樂趣,同時盡了對社群之義務。

黃炎培職業教育目標:個性發展、謀求生存、服務社會、生產力發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黃炎培關於職業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出四層意思,一是要謀求個性的發展;二是要通過教育讓個體更好地謀求生路;三是通過教育讓個體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四是通過教育來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做準備。

社會的進步有賴教育的推進,文明的發展依靠教育的質量提升。職業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很多挫折,職業教育的最終形成得力於企業經濟的發展,得力於生產力的發展,職業教育的出路與生產力密不可分。

黃炎培職業教育目標:個性發展、謀求生存、服務社會、生產力發展

推動生產力發展,服務於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讓每個人的生活更有質量。社會是一個生態體系,原材料、生產製造、管理、營銷等職業往復循環,如何讓整個生態更富有能量,這應是職業教育之於每個個體的議題。

此外還有關於職業教育的組織關係,即企業、學校、政府的互動,如何使三者良性互動起來,圍繞職工、學生、公民三個角色開展職業教育,也是職業教育應該不斷探索的要義。從企業的逐利角度來說,會希望將勞動力教育成本推給政府和學校,希望自己可以無需任何投入即可獲取到高質量的人才,顯然這一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黃炎培職業教育目標:個性發展、謀求生存、服務社會、生產力發展

學校和政府也有自身的性質和條件的限制,使個體達到作為職業工作者的目標很有難度。由此可看,職業教育是一個複雜的教育培訓體系,需要企業、政府、學校、公眾等多元力量共同介入,共同探討職業教育的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