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在古代,人們對建房置業極為重視,對房屋的形制、格局、樣式、及建築材料都有極其嚴格的講究。 《魯班經》原本出於民間,其內容來源以民間建築工匠口訣傳抄本《魯班營造法式》為基礎,增補民間常用傢俱、日常器物以及建築施工相關的秘法、真言、符咒等內容,現存原始版本有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明萬曆賢齋刻《平砂玉尺經》。 《魯班經匠家鏡》實則為《平砂玉尺經》附集的第四類。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專著多為官修,雖也有私著,但留世不多,官修的著作主要記錄歷朝制定的建築制度、工料建材的定額及建築法規等。據史料考證如春秋時代的《周禮*冬官*考工記》、唐代《營繕令》、北宋《元佑營造法式》、元代《經世大典》、明代《明會典》、《永樂大典—工典》、《工部廣庫須知》、清代《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工部工程做法則列》、《天府廣記》、《工程營造錄》等。而私著多為記錄工匠施工時對建築構件的作法和房屋居室及庭院環境風水佈局的實操方法。如唐代柳宗元著《梓人傳》、北宋,喻皓著《木經》、明代《魯班營造正式》、明代,午榮著《新鐫京版工師雕斫正式魯班經匠家鏡》、明代,文震亨著《長物志》、明代,宋應星著《天工開物》、明代,計成著《園治》、清代,李鬥著《揚州畫舫錄—工段營造錄》、清代,李笠翁著《一家言》、清代,姚承祖著《營造法原》等。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魯班經》

自元代風水術在民間廣泛流行至清代,人們對造房屋前建築落成後的長期居住的過程中都特別重視房屋的風水和辟邪,認為這是保證房宅主人及其家眷安寧的關鍵,北宋初年,坊間就曾有匠人喻皓著《木經》以講述木架構建築的理論。據考證《木經》為中國史上第一部私人系統講述木構建築理論的書籍,但此書早已失傳,只在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留下隻言片語。其後直至明代,有某位南方匠人著作了名為《魯班營造正式》的書,直接還留有抄本。全書分六卷,但存僅有三十六頁,其中插圖二十幅,內容則僅限於建築等大木項目,並未涉及木製傢俱和農具,而插圖也比較單一。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魯班經》

《魯班經》的作者傳為木工祖師魯班所作,但其實為元末明初時匠人偽託魯班所作。既然是偽託,可見魯班在民間地位、聲望極高。 《魯班經》正是以明代民間工匠口訣傳抄本《魯班營造正式》作為基礎底本,並且增加了民間常用木質傢俱、農具、建築施工相關秘書、真言、符咒等附加內容,共分為三卷,其內容比《魯班營造正式》更為豐富全面,而且流傳至今沒有遺失。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魯班經》

魯班又名公輸般,為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古代建築業的領軍人物與同時代的墨子同為製造機械的發明家,魯班的發明可謂多樣,無所不包。在建築領域,他發明了伐木的工具—鋸,大大提高了木工製造的效率;在交通領域,他改進了車輛構造製造出更為靈活機動的馬拉車;在軍事領域,發明了攻城雲梯,水戰用的鉤拒,偵查用的木鳶,相傳藉助風力,在空中翱翔三天三夜不曾落下。魯班更多的偉大發明,比如橋樑的改進、宮室房屋的設計、人們出行時用的雨具—傘、磨糧食用的碾子、門鎖等。至今木匠之所以奉魯班為祖師,不光是他設計的建築和機械發明,更重要的是發明改進了墨斗、刨子、鑽子、鑿子、鏟子、量尺、栓、銼等木工加工必備用具。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魯班發明

《魯班經》版本雖多,但究其刻本的底本,都源自崇禎刻本。明萬曆刻本前部分殘失近一半,全書分兩大部分,共三卷。第一部分,為文字敘述,第二部分,為圖樣並以韻文歌訣解釋。第一卷以魯班漂流做工開始,敘述各類房屋建造方法;第二卷以建築、傢俱、畜欄、日用品的尺寸及施工方法;第三卷則以房屋建造吉凶陰陽五行風水為主。

師易玄學:中國建築風水不可缺少的《魯班經》由來

師易玄學

『師易玄學』自明朝開宗立派以來始終遵循因果。於清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落戶香港,百年的歷史傳承。

師易玄學為自明朝雲南孔先生得邵雍(安樂先生)皇極數正傳至今第二十七代門生。主以四柱八字命理、測字、風水開運為精。於清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落戶香港,百年歷史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