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看破不說破,掌握這兩點,避免流言蜚語

聰明的人在與別人交流交往過程中,很清楚自己,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該說話。應該自己發表意見的時候,往往能夠簡單明瞭的表達本意,直戳要點。但是生活中往往有許多自作聰明的人,想要在人前表現自己,最後不過是譁眾取寵而已。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有些事情的時候,看破不說破,掌握好以下兩點,才能避免別人的流言蜚語,讓自己陷入困境。

《道德經》:看破不說破,掌握這兩點,避免流言蜚語

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家學說中的這句話,指的是知道的人表達出來,而言說的人並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待知者不言也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他內心是知道怎麼回事,但是並不言說。另一種情況就是說他內心,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不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在生活中,這兩種情況都是可取的。但是相反,你內心不清楚自己想要表達什麼,但是還要說出來,這就會讓別人輕視你。

《道德經》:看破不說破,掌握這兩點,避免流言蜚語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和工作當中,你說的再多也不如你做一件事情證明自己來的實在。真正聰明的人貴在行動做事而不在於言論。當你與別人,交流過程中,給予表達自己的看法的時候,內心往往充斥著一種自我炫耀的心理。而且很多時候你不和時機,不合禮儀,不顧對象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不但會被別人輕視,還會讓自己陷入流言蜚語當中,被別人橫加指責,這是譁眾取寵的方式而已。因此我們需要學會的是看破不說破,貴行不貴言。

《道德經》:看破不說破,掌握這兩點,避免流言蜚語

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這句話是說,自身涵養修養很高的人會忘掉自我。而修養比較高的人,無意追求功業,有學問道德的人,無意追求名聲。我們只是想想,這個社會之所以不安定,就是因為人們內心對於名利,金錢財富地位的慾望追求。但是現在人們更應該追求的是知識和道德的提高,當然的,內心沒有這些慾望的舒服,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追逐,人們就會活得比較快樂,沒有憂慮。

《道德經》:看破不說破,掌握這兩點,避免流言蜚語

可能每一個人都會想著能夠過上紙醉金迷的日子,但是如果內心這樣的慾望越加嚴重的話,只會給自己徒增更多的煩惱。每個人的心裡應該,很明白這一點。看破不說破,行動起來,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獲得自己想達到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才是最現實的。

《道德經》:看破不說破,掌握這兩點,避免流言蜚語

如果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