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正在象山拍戏的罗晋,刚刚结束某场戏的拍摄,便匆匆加入BTV媒体群,接受媒体对《归去来》中书澈一角的提问。言语轻快,自带幽默气质的他,对记者给出的每一个问题事无巨细、一一作答,甚至还机智风趣地回应了网友们说他唇色像中毒这一话题。言谈之间,除了能了解到他对书澈一角的深刻思考,更能感受到他的谦虚随性,对表演和生活的享受与喜爱。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热播的《归去来》中,罗晋饰演的“棱角少年”书澈是一个在海外学习生活多年的“官二代”,由于六年前父亲解决车祸事件时对他包庇的态度,让他渴望摆脱父亲的管控,学习自己承担一切。六年后,当再次面临逃避责任和承担责任两难的抉择时,他终于鼓起勇气正视自我,坦白一切。

从六年前的胆小害怕、不知所措,到六年后的沉着冷静、勇敢坦白,书澈的成长和改变,在罗晋的演绎下真实灵动,网友纷纷表示,“六年前和六年后简直就像两个人”,“再一次被罗晋的哭戏折服”,“承担责任的勇气令人佩服,流利的英文台词让人意外”。虽说书澈这个角色有错误的过往,但罗晋多次表示,书澈“三观极正,充满正能量”,不禁让观众好奇,“清澈”少年书澈究竟会有怎样故事,而这一切,罗晋在采访中给出了答案。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挺轴、很执着”戏里戏外都是“耿直boy”谈剧中感情直言“合适最重要”

“人如其名,清澈如斯”,在“官二代”成为一个贬义词的今天,书澈仿佛一股清流,承载着人们对现代知识青年的期待。“低调、从小很有教养,很有内涵,凡事都是靠自己”,“三观很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充满了正能量”不仅是罗晋对书澈的评价,也是观众对这个角色的普遍看法。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青年,尽管也曾胆小、迷茫、犯错,在父母的庇护下逃过了法律的审判;但他始终心存忏悔,致力于摆脱出身自带的特权,希望自食其力,过上自己主宰的人生。“这个人的成长从一开始去顺应,到后来去反抗,为自己做的一些认为对的事情而坚持,挺轴,很执着。”罗晋透露书澈和自己有很贴近的地方,“我自己也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三观也很正,有的时候特别执着。我在沟通上不会绕弯,也不会挂相,生活中我是一个完全不会演的人,书澈也是这样。一般人来说,如果是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但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对你有好处,那你顺应就好了,书澈会选择不顺应”。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富家千金、完美女神缪盈(许龄月饰),另一段则是和平凡努力、坚持自我的原则少女萧清(唐嫣饰)。“对的时候遇见对的人才会有对的结果”是罗晋对两段感情的精准总结,他解释说,“感情这个东西其实最重要的是合适,不管是思想也好,精神也好。最重要的是三观。”与缪盈门当户对、青梅竹马,两人一同经历了美好纯粹、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却无奈爱情遭利益绑架;跟萧清同甘共苦、日久生情,最终得以彼此携手,共同对抗现实生活中的污浊与阻碍,“也许第一段感情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但是他依然会觉得那是爱,那是责任。结果最后三观的不同导致两人出现了问题。很幸运,书澈最后还是遇到了合适的人。”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有与父辈价值观的博弈与对抗,也有爱情带来的失落与美好,罗晋直言,《归去来》除了“大义与大爱”,还有着更深层的含义:“要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这一辈子过得有价值。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确一个目标,有一个自己的理想,人活着总是要有理想的,要不然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呢,对吧?”

与角色共情感慨“演戏之路任重道远”搭档王志文“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归去来》是近两年少有的讲述当代社会青年成长、抉择的青春励志大剧。在罗晋眼中,“离观众近”、“更迎合大众审美眼光”的现实题材剧目,更需要在演绎过程中“不断地折磨自己,需要精神上的摧残,自我摧残和摧残别人。需要去营造内心的东西。”为符合角色藤校精英的身份,更好地演绎出留学生的状态,在拍摄期间,他曾多次和身边有留学经历的人探讨交流,“其实真正出过国、留过学的人都知道,在国外过的有多么艰难。他们的生活其实过的极其自立、独立,而且很懂事。因为一旦出去了以后,身边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也没有那么多的文化上的共识,在那样的环境下真的很难,所以我会更加的去体现出国留学的这帮人。”在拍摄现场,他还会经常就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与导演进行沟通,并添加一些自己的“创作”,“其实每个人看待一件事的角度不一样,所以观点会有不一样,但原则是在不影响导演想要表达东西的情况下,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加点自己的东西进去。”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与角色共情”成为罗晋饰演书澈时最有力的铺垫,但即便如此,在表演上他依旧保持着精益求精的严肃态度,有时候导演已经通过的拍摄,他都会主动要求再来一条。为此,导演刘江还给了他一个“完美主义强迫症患者”的称号,而罗晋则笑言:“这是我强迫症的一面,希望能够更好,没准就更好呢。我跟导演两个人都有点强迫症,所以有可能的话就尽量不要留下遗憾,虽然遗憾不可能没有,但我们尽量得把遗憾留到最小。”

有合拍的导演,还有默契团队,罗晋用“庆幸”形容自己此次拍摄《归去来》的感受。谈及剧中合作的年轻演员,他会感慨“重新看到了演戏之路未来的希望”,搭档王志文、史可两位老戏骨,则让他明白,演绎之路任重而道远:“突然遇到两位老师的时候,你好像又看到了前面有更长的路,因为本身我觉得演戏这条路其实真的没有尽头,走着走着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到头。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觉得路好远,我还要继续努力地往前走,我才能紧跟他们的脚步,所以说跟他们一起合作感触是真的,这是个任重道远的事。”他打趣说,在片场与王志文老师的相处,仿佛看到了自己父亲,“在片场快杀青的时候我跟王老师说,怎么突然一下,我看见他的一个侧面觉得长得有点像我爸。我爸也是个特别严厉的人,包括整个人的状态,他们的年龄也差不太多。感觉挺亲切的”。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英语台词挑战大“让我很头疼” 柬埔寨拍戏痴迷开船“我很享受那段生活”

校园时代让人怀恋,此番拍摄《归去来》,让已从北影毕业十六年的罗晋,有了再次重温校园旧梦的机会,对于重返学生时代,罗晋直言“羡慕”,“我就觉得好羡慕,如果我再回到校园里上学会是什么样?”,他还表示,学习这件事任何时候都不会晚:“其实人别老说晚了,现在已经不行了,但我是觉得只要你有这个心,你愿意去上学,我觉得我有可能还会再回去上学,所以拍完这个戏更加坚定了我有机会还要回去上学的这种想法”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不过,虽说回到了校园,重新体验了一把学生时代青涩的感觉,但身为留美学生的书澈,却也给罗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剧里有很多英文台词,而且他在那儿待得时间比较长,希望能够有一些美音的东西在里边。对于我一个英语特别不好的人来说,其实是有挺大挑战的。快要搞死我了都,因为不光是有生活用语,最主要的是有长段的关于法律术语的英文台词,那个就很绕口。”为了将这些台词讲好,罗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经常会抓当地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帮我把台词录一遍,我还不好意思老找一个人。然后我就每天拿着耳机把英语当音乐听,不停地循环。脑子里经常闭着眼睛都在响英文。”

《归去来》的拍摄长达180天,尽管奔波周转困难重重,但和“一群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工作,依然给罗晋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在剧的后期,书澈去到柬埔寨支教,那段日子虽说是书澈这个人物的低谷,但对罗晋而言却是很美好的拍摄记忆:“我很享受当时的状态,对于书澈这个人物来说,看上去是低谷,但在精神上又是一个升华的阶段,很矛盾。在整个拍戏的过程中,我穿得破破烂烂,每天开着船。那个船很难开,也很危险,但是我都是自己开,没有一次替身,我觉得很好玩,很喜欢那个状态”。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佛系”选角全看“眼缘” 自谦“还是一个胚胎,永远都是奋斗者!”

“观众的口碑和预期,好像我压根就没什么期待,我觉得我享受的是把戏拍完,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好剧自然就会好吧,重要的是过程。”《归去来》已开播一周,被问及对观众反响有什么评价时,罗晋如此回应。去年,在完成《归去来》的拍摄之后,他又相继接拍了三部作品,期间还出席了不少宣传活动,最近亦是忙于拍摄杨文军执导的《鹤唳华亭》。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安排,罗晋并没有丝毫倦怠之感,于他而言,拍戏更像是一种享受,是一件让自己足够开心的事情:“其实每天在现场工作的时候,有那么多人陪着一起去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做好自己想做的戏,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都单纯是一种享受,我觉得也不会有什么累的感觉,所以挺开心的。”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适合”来自于“眼缘”,“演员嘛,演员看的就是眼缘”。从演十五年,罗晋一直遵从专属自己的工作方式,“佛系”的他会尽力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角色,而这种适合,则来自于内心对角色的认同以及“缘分”:“我现在饰演的角色挺多了,当然还是会有很多想要去做的角色,但最重要的是角色跟我本身的缘分吧。他如果能够打动到我,我当然会很希望能够有机会去跟这个角色接触一下”。

“为人低调”、“有实力”一直是圈内圈外人士给予罗晋的评价,2018年开启的霸屏模式,也让观众再次看到了这个“颜”“技”俱佳演员的实力。面对媒体对他是否已达到事业“巅峰”的提问,罗晋受宠若惊,连忙谦虚回应:“妈呀,我现在连走路都没学会呢。对于我来说,我现在还是一个胚胎,以后的路还很长。慢慢走,用力走,努力走,用心走,这条路是永远走不到头的路,它很艰难,但我们要努力地走下去!”。

罗晋接受BTV独家专访:讲述“棱角少年”书澈的迷失、觉醒与归来

步履不停,“我们永远都是一个奋斗者”是罗晋对自己演艺事业的概括和总结,谦逊在他身上不止是一个形容词,更是融入生活与工作细微之处的温和与随性。奋斗之余,“佛系”的罗晋坦言自己其实还是喜欢安逸的生活,“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也希望去一些比较安静的地方沉淀沉淀、充充电”。他还表示,工作虽然重要,但陪伴家人更重要,“现在我参加工作了,主动性更强了。当然会尽量地抽出各种时间多陪陪父母,一直到现在父母也跟我住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未来可能也会慢慢地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他们吧,因为我觉得陪伴是更重要的。”

每晚19:30

北京卫视百岁山品质剧场《归去来》

书澈与您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