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網際網路了,都人工智慧了,還有必要記住那麼多東西嗎?

【注】本文只從我個人的經驗,從文科學習的角度談記憶問題,不涉及對理科學習的判斷,但特別歡迎具有理科背景的朋友留言,談記憶對於理科學習的作用。

都互聯網了,都人工智能了,還有必要記住那麼多東西嗎?

在文字出現之前,人們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傳遞信息。這時記憶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沒有準確的記憶,這種信息的傳遞就會發生變形乃至錯誤,達不到信息傳遞應有的作用。

文字產生之後,由於文字承載的信息可以穿越時空,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記憶的作用。有一些東西可以通過查閱書籍的方式獲得,而不必完全牢牢記住。

但是,由於書籍獲取的不容易和相關內容查找不夠便捷,所以大量的記憶仍然不可或缺,那些大學問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超人的記憶力。

古今中外談記憶的重要作用的名言也比比皆是。

記憶為智慧之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一切知識的獲得都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英國哲學家培根

人,如果沒有記憶,就無法發明創造和聯想。——法國思想家伏爾泰

記誦者,學問之舟車也。——清代學者章學誠

……

但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人們發現僅僅憑藉一個人的大腦,根本不可能記住那麼多的東西。

互聯網,人工智能越來越發達,人們獲取信息越來越容易,越來越便捷。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在談及記憶的作用時,不再是“一事不知,儒者之恥”,而是更傾向於認為記住那麼多東西沒什麼用,遠不如學會一些思維的方法更為重要。

記得再多,也不如一塊小小的U盤存儲的多;記得再多,也不如隨時使用搜索引擎獲取的多。而且,很多人一提要多背誦一些東西,就聯想起“死記硬背”來了,就聯想起“念、背、打”三部曲來了。在這個互聯網人工智能發達的時代,似乎再提背誦,再提記憶的重要作用,從政治上就顯得那麼不正確了。

但記憶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真的應該淪為配角,乃至打醬油的角色嗎?

孔乙己關於“回”字的四種寫法當然不值得記憶背誦,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不值得背誦。

我們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而且具備一定學習經驗的人會發現,所掌握的“故”越多,在知“新”的過程中,就能更好地把“新”和“故”聯繫起來,就能收穫更多。

這個“故”僅僅停留在書本中是不行的,必須要存儲在我們的大腦中,隨時隨地根據需要,不斷伸出“觸角”與“新”相互碰撞,才可能有進一步發現。如果“故”的觸角過少,就很難和“新”發生聯繫,就談不到更多的收穫。

我們在使用互聯網搜索的時候,常常是因為對某一內容記憶不夠完整,不夠確切,不夠豐富,所以需要搜索一下,確證一下,重溫一下,擴展一下。但是要想高效使用搜索引擎,最先涉及到的問題就是關鍵詞的選擇。

常常是搜索同一個內容,有人能很快找到有用的信息,有人則不能。這可能從選擇關鍵詞這一步就拉開差距了。

假設要搜索某一首詩,你記得住詩歌的題目當然最好不過,如果沒記住詩歌的題目,記住其中一兩句有名的詩句也可,再不濟也要知道詩人姓甚名誰。只知道是哪一位詩人所做,如果是一首比較有名的詩還好,稍稍生僻一點,恐怕找起來就要費一些周折了。

如果詩歌題目,有名的詩句,作者全都不知道,那怎麼辦?簡直沒辦法,老虎吃天,無從下口。這關鍵詞的選擇就涉及到記憶的問題,你頭腦中的存儲,決定了你能否快速準確地選擇關鍵詞。

當然,也可能有人會說,關鍵詞並不在我記憶中,只是我在讀書過程中偶然讀到,覺得有興趣有需要作進一步的擴展,於是就搜索一下。這種情形的確也比較常見。

但即使是同一個關鍵詞,使用同一個搜索引擎,得出完全相同的搜索結果,那是不是對每一個搜索它的人就完全平等了呢?

仍然不是,面對成百上千的搜索結果,我們不可能每一條都看個遍,而有必要根據我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再做一次篩選,篩選出對我們有用的,有價值的信息。這時候,有人就能迅速篩選出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有人則不能?為什麼?

依然是頭腦中的存儲在起作用,記憶的越多,伸出的觸角越多,衡量的標尺也就越多,就越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有價值的內容。反之,如果頭腦中缺少這樣一些東西,就無法高效完成相應的二次篩選。

我這樣說,當然不是否定互聯網搜索引擎或人工智能的作用。但這些都是工具,雖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一支鋼筆別在文盲的衣袋裡和別在宿儒的衣袋裡作用完全不同。

或許有人會說,我們現在都可以用互聯網大數據研究詩詞文言了。還有什麼需要記憶的嗎?只要編輯好相關的程序,就可以獲得海量的前人僅僅通過手工或者記憶無法獲取的信息。

比如,前一段時間不是有小學生做過“令人震驚”的蘇軾大數據研究嗎,通過對蘇軾的3458首詩詞的數據分析,得出高頻詞是子由(229次),歸來(157次)……

這當然是“刀耕火種”時代的蘇軾研究者沒有做到的事情,但並不能由此就說這些小學生的研究水平就超越了那些為了研究蘇軾,甚至把蘇軾的全部文章都背誦下來的文學研究大家。

僅僅以“歸來”為例,小學生的研究只能統計出是157次,或者得出簡單的結論是蘇軾一生多次被貶謫,所以“歸來”體現了內心渴望回到朝廷,繼續為官報效國家的一種心情。

而這個結論相當膚淺。如果不是對蘇軾的每一首含有“歸來”一詞的詩詞特別熟悉,還原到具體的語境中去,乃至對不包含“歸來”一詞,而含有“歸來”之意的詩詞特別熟悉,都不可能真正讀懂蘇軾。

必須要依靠頭腦中的存儲,依靠記憶,依靠這些內容在頭腦中的不斷碰撞,依靠這些內容不斷和外界相互碰撞,才有可能得出更為深入的結論。

再比如,學習《論語》,我們當然可以通過Word的查找功能就輕鬆統計出《論語》中的“仁”一共出現了109次,再加上各種道聽途說,不難得出“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這樣的結論。

但是,在不同語境中出現的“仁”雖然不能說是各個不同,但至少有很多不同類別,這樣的一些細微的差異,不是靠數據統計一下就能體會得到的,必須要記住《論語》中的原文,然後結合閱讀,結合生活體驗,慢慢地揣摩,才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以我個人讀《論語》的經驗,最初讀頭一兩遍的時候,雖然也讀一些別人的解讀,但感覺上並不能深入進去,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只有反反覆覆地讀,甚至差不多全都記住了,然後才可以和很多不同內容根據需要隨機搭接起來。讓別人代替自己去搭接和自己的搭接的感覺完全不同,存在頭腦中隨時搭接和翻了書再搭接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都互聯網了,都人工智能了,還有必要記住那麼多東西嗎?

在我們強調思維的重要性,強調掌握思維方法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了記憶的重要性。雖然互聯網人工智能看似對每個人都很公平,但實際上一個人頭腦中存儲了多少東西,所存儲的內容質量如何,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

寫到這裡,想起了之前一個經典動畫片的情節,在哆啦A夢中有這麼一集,為了幫助大雄考試作弊,哆啦A夢把麵包貼在課文上,印上內容,然後讓大雄吃下,便可以完全記得內容。但是,大雄吃得太多,上了趟廁所,結果原本記住的東西又都忘卻了。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真的可以給人體植入記憶芯片。到那時候,記住記不住或許將不再是個大問題,但給誰植入,不給誰植入,存儲什麼,存儲多少,恐怕都會成為人類需要反覆思考、需要直面的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