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這位姑娘上了人民日報

盧氏:這位姑娘上了人民日報

8月4日,記者一行的汽車沿著彎彎的盤山路上到山頂,來到了盧氏縣範裡鎮王窯村。車剛一停下來,寧海峽就直奔菸葉地,查看套種在菸葉地裡的雨露香梨樹的長勢情況。

盧氏:這位姑娘上了人民日報

“你看這棵樹定乾的時候把樁頭留得太長了,樹皮生長的時候就不能把剪短的樁頭完全包住,這樣留下縫隙,樹幹就容易被蟲咬、發爛。”寧海峽對跟上來的王福林說。

“現在是樹苗的生長期,拉枝要規範,做到位,壓前先晃動幾下,就不容易折斷。”王福林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記下發現的問題。

寧海峽是三門峽陝州區種梨的帶頭人,王福林是王窯村一位年輕的幹部。

寧海峽出生在陝縣(現三門峽陝州區)一個偏遠的山村,從小立志要好好學習,長大了走出農村,改變命運,所以她從山東萊陽農學院畢業後,選擇留在了城市,做過公司文員、創業賣過早餐。

但是,她心裡總有一個心結,就是自己大學所學的知識沒有用上。“回農村創業去!”她對自己說。

2003年,她先後跑到山東、河北等地實地考察,發現日韓黃梨果肉細膩、含糖量高,一年栽植兩年結果,不僅品質好、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而且適合大規模種植。

盧氏:這位姑娘上了人民日報

 她在陝州區流轉了7畝土地,大膽試種日韓黃梨,經過虛心請教和精心管理,終獲成功。後來,逐步發展到100多畝,被當地人親切地叫做“黃梨姑娘”。

為了擴大生產和造福村民,寧海峽成立了振農果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群眾種植紅梨、黃梨等品種3000多畝,形成了獨特的旅遊生態栽植模式,陝州區張灣鄉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紅梨、黃梨生產基地。

盧氏:這位姑娘上了人民日報

2016年,她又把目標瞄向了國家級貧困縣盧氏縣,在扶貧隊的幫助下,率先在盧氏縣範裡鎮王窯村試種了500畝新品種玉露香梨,免費為村民提供果樹苗,免費指導種植和管理,免費到她的梨樹種植示範基地學習培訓。

“我自己種了8畝梨,全村265戶家家都種了梨樹,今年已經少量掛果,香梨有拳頭那麼大,香甜可口,非常好吃。”王福林說。

盧氏:這位姑娘上了人民日報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經過3年的發展和努力,寧海峽已經在盧氏縣範裡鎮、沙河鎮、杜關鎮、朱陽鎮種植玉露香梨6000多畝。“一畝地能產5000-7000斤梨,一斤梨賣3元,每畝就能有1.5萬元的左右的收入,每一家種上2畝香梨就可以脫貧致富了。”寧海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