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民俗之七夕女兒節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在林傑的這首《乞巧》詩中,不僅講述了七夕乞巧節的來歷,更點出了當時的節日風俗:在農曆七月初七這晚,大家來到戶外看著晴朗的夜空,看那牽牛星和織女星渡過天河上的喜鵲橋前來相會。家家戶戶的姑娘們都在誠心地望著天邊月亮,希望得到上天神靈的眷顧,賜予自己出眾的技能和智慧。姑娘們在月光下把紅絲線穿過針孔,大家互相比試著,這一個良宵,不知道穿了紅絲線啊。

這首詩歌描寫的場景,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話題: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趣話民俗之七夕女兒節

趣說乞巧節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女孩子們就會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乞巧節”。

在這天晚上,女孩子們聚在一起,穿針引線,月下乞巧,不僅是要祈求神靈能賜予自己靈巧的雙手和過人的技藝,也要祈禱自己能收穫幸福,衣食豐足。

據說,七夕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道教學者葛洪在《西京雜記》中就有相關記述:“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在道教傳說中有個仙子名叫綵女,她經常在七月七日這天端坐於高樓之上穿針引線,當時的人們都紛紛效仿。可能,這就是古代文獻中關於“乞巧”最早的記載了。

趣話民俗之七夕女兒節

古時候,人們認為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七顆星星代表著方位。因為是四個方向,所以就有了二十八個星宿。在這二十八個星宿中,北斗七星是最明亮的,人們依靠它可以在夜間辨明方向。在北斗七星中,第一課星是“魁星”,在科舉時代,讀書人就把七夕節稱為“魁星節”,這一天也叫“曬書節”。

又是乞巧節,又是曬書節,一個七月七,兩個不同的節日名稱。到底是乞巧還是曬書呢?其實這並不衝突。女孩乞巧,男士曬書,都是為了祈求技巧和才能。

趣話民俗之七夕女兒節

七月七的動人傳說

說起這七月初七,大家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牛郎織女的傳說。

相傳牛郎是個勤勞善良的好孩子,自從父母去世後就一直和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他把家裡的活計都給包攬下來,但好吃懶做的哥哥、嫂子對他仍是百般虐待。牛郎在傷心之餘,只能把滿腹的心事說給家中的老耕牛。

這一天,牛郎帶著老牛來到郊外,他一想到自己現如今的境況就覺得難過,不禁嗚嗚地哭了起來。老牛走過來,用頭輕輕地頂頂牛郎。

“牛郎啊,你哥哥嫂子那麼欺負你,你咋就不想著分家,自己搬出來住呢?”

“是誰在和我說話呢?”牛郎四下看看,眼前就只有一頭老牛,老牛憨憨地望著頭,嘴巴一開一合。

若是換了別人,恐怕還以為遇到了妖怪,可牛郎不怕。他和老黃牛朝夕相處,早就有感情了,他怎麼會害怕呢。

“你說要我搬出來住?可我去哪裡找房子?去哪裡找地呢?”牛郎不解地問。

老牛說:“你按照我告訴你的去做就可以了。”

牛郎回家之後,就向哥哥嫂子說起分家的事。果然如同老牛所料想的,哥哥嫂子什麼都不給牛郎。牛郎就說,別的都不要,只要這頭老耕牛和那兩件舊農具。哥哥嫂子一聽,忍不住在心裡發笑,那老牛能值多少錢?那些舊農具能值多少錢?他們還樂得清理出去一個“多餘人”。

牛郎聽了老牛的話,找到了一處廢棄的古廟,以後就在這裡生活了。後來他有找到了一處耕地,每天早早起來耕種,日子過得倒也還好。可是時間長了,牛郎難免覺得寂寞。

趣話民俗之七夕女兒節

老牛看出了牛郎的心事,就說:“牛郎啊,像你這樣善良又能幹的小夥子,應該找個漂亮勤快的姑娘成家才好啊!”

其實,牛郎自己也是這麼想的,可關鍵問題是,應該去哪裡找媳婦呢?

憨厚的老牛給他出了個計謀。這一天,湖邊飛來了七個美麗的仙女,她們穿著不同顏色的衣裙,說說笑笑,來到湖裡沐浴。牛郎早已藏在湖邊的蘆葦叢中,悄悄拿走了一件紅色衣裙。

仙女們沐浴之後又要回到天宮了。可有個仙女卻說自己的衣裙找不到了。為了不耽誤其他姐妹回南天門的時間,這個仙女說:“讓我自己再找找吧。”

牛郎見其他仙女都離去了,他便走出蘆葦叢,對這位仙女說明了原由。在牛郎的百般懇求下,這仙女才同意做他的妻子。這位美麗的仙子自然就是織女了。

兩人成親之後,開始了男耕女織的生活,這日子過得倒也有滋有味。過了兩年,織女還生下了一兒一女,牛郎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種平靜的生活過了幾年之後,有一天,老牛垂著淚對牛郎說:“我恐怕活不了多久啦!牛郎,我死後你就把我的皮剝下來,把我的牛角鋸下來,在危急時刻,你總能用得上!”說完,老牛就閉上了眼睛,牛郎傷心地哭了很久。

牛郎和織女在人間私定終身的事情終於傳到了王母娘娘的耳中,她聽後勃然大怒,派遣天神來到人間抓回織女。這天,牛郎出門耕作,織女在家裁製衣服。誰知,王母娘娘派來天兵天將,把織女給抓走了。等牛郎扛著鋤頭回來,遠遠地就看見兩個孩子朝他跑過來,他們一邊泡,一邊哭喊著說:“媽媽被天上的神兵抓走了!”

牛郎急忙披上牛皮,把兩個小孩分別放進兩隻大筐裡,再用扁擔挑在肩上。沒想到這牛皮披在身上,竟然還能飛起來。眼看牛郎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一根髮簪,向著銀河劃了一下,平時清淺的銀河居然在瞬間變得洶湧無比。牛郎怎麼也飛不過銀河,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織女給天神帶走。

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遙遙相望。天上的喜鵲不忍心他們夫妻長久分離,於是就在七月初七這天搭成鵲橋,讓他們一家人團聚。如果你夠細心的話,說不定在夜深人靜時還能聽到他們夫婦二人在竊竊私語呢、互訴衷腸!

趣話民俗之七夕女兒節

七夕節,並不是中國的情人節

說起西方的情人節,大家都知道是每年的公曆2月14日,有些人就說了:“我們中國也有傳統的情人節,那就是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

可是有一些民俗學家認為,七夕節源自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可是在傳說裡牛郎與織女的關係可不是情人哦,他們不僅已經結為夫妻,而且還生兒育女,很顯然,他們不是情人關係,所以“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這一說法也站不住腳。

那麼七夕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風俗,而且有些風俗習慣還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古代人的七夕習俗,你瞭解嗎?

在《山海經》中便已有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但其實在中國古代,歷來都把七夕看做是“乞巧”的節日。在這一天,女孩子們在月光下穿針引線,小姐妹們還會聚在一起,比比看誰的針線活做得最好,而且還要對著牛郎、織女雙星祈求更多的技能,希望自己將來找個好夫君,而男子們則通常在七月初七這天對詩聯句、切磋書法,祈求自己能在仕途上順利。

據考證,“七夕”作為全國性節日始於漢代,當時的節日風俗是曬書籍、衣裳等物,在陽光下暴曬書籍、衣物等,能起到防止蟲蛀的作用。當時還出現了向織女星祈願、女孩子們穿針引線比賽技藝的習俗。漢代的婦女們把一種名叫“果子”的小型蜘蛛放到一個錦盒內——當然,平民家的女子隨意找個盒子就不錯了。把蜘蛛放到盒子裡,不是要養著它當寵物,而是看蜘蛛結的網絲是疏還是密,蛛網結得越密,就說明手越靈巧。

在兩晉時期,人們在七夕之夜所祈求的願望,多與長壽富貴有關,只是到了後來,七夕節才以求子、乞巧為主要內容。到了唐朝,七夕節的風俗大致上沒有什麼變化,人們仍舊是在這天向織女、牛郎雙星祈福、乞巧,女性則以“鬥巧”為主,通過做針線活等來比試一番,看看誰的手藝最好。在唐朝,婦女們已經不再把蜘蛛放到盒子裡看它們結的蛛網疏密如何了,而是直接放在瓜果上。到了宋元時期,人們則通過觀看水中的針影來占卜某個女子手拙手巧,如果針影又細又長,那就說明此人心靈手巧,反之,則是個笨拙之人。

趣話民俗之七夕女兒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