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仁:隨同地理科學家張百平在成縣考察的感想


趙懷仁:隨同地理科學家張百平在成縣考察的感想​2018年6月6日,晴空萬里,豔陽高照,中午14點,一架來自北京的飛機降落到了甘肅隴南的成縣機場。中科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重大項目“過渡帶綜合考察”的首席科學家張百平一行專程來到成縣調研,為明年科考隊進入成縣展開綜合考察進行準備。張百平教授是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的首席科學家,“中國南北過渡帶綜合科學考察”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性考察項目,參與單位包括科技部、中科院、國家林業局、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河南大學等單位的院士、專家以及60多位相關科研人員。在項目啟動會上,張百平代表項目組彙報了項目實施方案。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和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任正副組長的項目專家組,以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等專家組成的項目顧問組審議並通通過了實施方案。


趙懷仁:隨同地理科學家張百平在成縣考察的感想

秦嶺——大巴山地是我國南北過渡帶的主體,在地質、氣候、生物、水系、土壤等多方面都呈現過渡性、敏感性、複雜性與多樣性,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地學和生物學信息,是我國科學家在地理、生態、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取得科學突破的關鍵地區之一,對於我國地域結構研究的深化、山地垂直帶理論的構建以及地理要素變化對於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機理的研究都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南北過渡帶相關科學數據存在明顯的“碎片化”和“局域化”問題,科學界對於暖溫帶與亞熱帶界限的具體位置缺乏共識,對秦巴山地的複雜性與異質性認識明顯不足,對秦巴山地生物特有種的結構和機理還缺乏深入研究,對全球變暖背景下南北過渡帶的響應方式和變化所知甚少。因此迫切需要開展多學科聯合考察,提升對南北過渡帶全面系統的認識。
趙懷仁:隨同地理科學家張百平在成縣考察的感想

“中國南北過渡帶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的研究區(秦巴山地)涉及陝、甘、豫、川、渝、鄂6省市,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項目由中科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主持,執行期為2017-2022年。項目將系統調查以秦嶺-大巴山為主體的中國南北過渡帶的植被、土壤、氣候、水文和主要資源的空間分佈,集成和構建過渡帶主要自然地理要素及其指標空間變化的完整數據序列,明晰山系南北翼之間的詳細差異,繪製多種專題圖集,出版系列科學考察報告,建立信息網絡平臺,為全面提升南北過渡帶的科學研究和科學認識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我是成縣一名退休幹部,能夠和知名科學家張百平結緣,也是一種的意外。2017年秋末初冬,國家的早期的歷史研究正處在“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討階段,更早的歷史研究還沒有排上號,但是地方和民間的探源、祭祖活動遍佈全國各地,“我們華夏民族從哪裡來?”這個問題,讓無數海內外炎黃兒女長期牽掛,難以放下。2013年國務院批准了“甘肅華夏文明創新區”的報告,接著甘肅省提出了“隴東南是華夏文明創新區”的實施意見,這和國內歷史、地理、文化的研究以及考古發現的最新成果方向一致。我們成縣有組織的民間祖脈研究也才剛剛起步,當地祖脈探源的“三駕馬車”是指近二、三十年來幾位民間學者互不知情的單打獨鬥、孤軍作戰,社會參與度不高,支持的聲音微弱,反對的聲音不小,這讓我們處於兩難的尷尬境地。去年九月初我們偶爾看到了張百平2017.8.31號發表的論文《秦巴山地,不僅是南北分界線,還是華夏文明的歷史樞紐》後,頓時眼前一亮,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震撼!真是久旱逢甘露,偶遇及時雨!我們微信群的人爭相傳播,熱烈討論,普遍認為張百平的文章是我們破解祖脈探源的一把鑰匙,一束火炬,一盞明燈!地理科學家總是以事實為根據,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研究人與自然互相依存的關係,這要比那些“從書本到書本、從理論到理論”的研究結論靠譜得多!我們及時向張百平教授反饋了成縣人民群眾對他的敬意和感謝!歡迎他在百忙中抽時間來大西北唯一的千年古縣——成縣訪問考察,給我們作科普報告,加入我們普通百姓的微信,讓專家更接地氣,民眾接受教育。他非常高興地表示感謝成縣人民對他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愉快地接受了邀請訪問和加入祖脈尋夢群的建議!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步認識到他是我國一位非常優秀的地理科學家,他學識淵博,功底紮實,平易近人,虛懷若谷,熱情洋溢,充滿活力,加上成縣處於西秦嶺的核心部位,屬於中國版圖的地理中心,與他研究的課題有密切關係,在近一年來的互動交流中對他有了更多的瞭解和共同語言,鑑於許多群友不太瞭解,現作一簡單介紹。


趙懷仁:隨同地理科學家張百平在成縣考察的感想

張百平,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先後是蘭州大學地理系學士,北京大學地理系碩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博士。2000年任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基地研究員。多年從事山地地理與山地生態研究,參加了青藏高原“七五”、“八五”和“九五”的考察和研究項目。對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崑崙山-喀喇崑崙山,阿爾金山,羌塘高原,可可西里,阿里地區,藏南谷地,山南地區,林芝地區等)、喜馬拉雅西段(巴基斯坦北部)、歐洲阿爾卑斯地區的地理與環境都進行過考察/研究,是我國既具有自然地理學背景又具有GIS應用背景的少數地理科學家之一。他帶領的山地GIS研究組將山地垂直帶譜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新的階段,創建了歐亞大陸山地垂直帶譜信息系統,為世界山地垂直帶譜數字集成與多尺度空間模型研究奠定了決定性基礎。他對山地地理的研究已經進入世界前列。這次應我們當地民間組織祖脈研究會(籌)和隴南師專地理與旅遊學院的要求,以“風雨兼程三十年—從喀拉崑崙山綜合考察到秦巴山過渡帶綜合考察”為題,結合自己長期在一線考察表的親身經歷,為我們作了一次精彩的地理科普知識講座!他認為:科學考察作為地學工作者認識自然的一種方式,能直觀、深刻地獲得最寶貴的科研一線資料。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3S技術(RS,GPS,GIS)已逐步應用到科學考察當中,海量的多波段、多時段、多分辨率遙感數據以及大尺度時空模型的應用使科研工作者坐在電腦前就可以描繪大自然的輪廓。這是否意味著傳統的野外科考方式落伍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他告訴我們:“他從二十二歲在北大讀博士時就開始探險考察,先後參與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幾次大型野外考察,主要集中在崑崙山-喀喇崑崙山、阿爾金山與可可西里地區。經常懷念那個道阻且長,駝鈴悠悠,戈壁漫漫,險峰峻嶺的科考歷程,他印象最深的是可可西里地區的考察,從地理座標上看,可可西里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地,地處崑崙山和唐古拉山之間,是我國境內最大的一塊無人區。據說這裡曾是幾千年前西藏格薩爾王給他的愛妃封賞的領地。也有人將這裡視為生命的禁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氣中的氧氣只有低海拔地區的一半,初到者常伴有頭暈乏力症狀。在可可西里地區常見到的教科書上說的冰斗與冰川,冰斗對谷底及其邊緣有巨大的刨蝕作用,它像木匠的刨子和銼刀那樣不斷地工作,原來的集水漏斗逐漸被刨蝕成三面環山、宛如一張藤椅似的盆地形伏。冰川則是由積雪變成雪粒後長時間的擠壓堆砌而成。在這裡科學與對象同在,知識與激情共存,真切地感受大自然才是地學永久的課本。科考途中陷車是經常發生的,齊心協力克服阻礙繼續前行是團隊的目標,太多的地理空白區需要科考隊及時獲取一手的科研資料,每一名科考隊員都必須勇往直前。”“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內,與青海和西藏相毗鄰,1988年我隨隊參加考察,有幸看到很多高原特有動物,藏野驢、藏羚羊偶爾從身邊穿過,第一次與它們親密接觸,藏羚羊矯健的身姿至今記憶猶新。還有那巍峨的木孜塔格姊妹雪峰,波光粼粼、錯落有致的三大高原湖泊(阿牙克庫木湖、阿其克庫勒湖、鯨魚湖)及成群的飛禽,金黃色的高原沙漠和翠綠的高寒草原。自然的生靈與詩畫般的生境相伴而生,和諧美麗高雅聖潔。雪山與白雲競高,湖泊與天空比藍,飛禽與大地鬥豔,野牛與野驢爭雄。如果說有什麼終生難忘的事情,尤其在阿爾金山保護區的這段經歷無疑是刻骨銘心的,它早已成為融入血液的美好記憶。這份永遠難釋的情懷,每每想來,宛若夢幻......”

張百平參加工作三十年來,在不斷參加野外考察的同時,認真研究了人與地理環境互相依存的關係,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和實踐考證,終於提出了“秦巴山地,不僅是南北分界線,還是華夏文明的歷史樞紐”的科學論斷。他說:“古往今來,文明本是、且只是自然之最高表現。一定地域上民族與歷史的發展,決然離不開滋生和繁衍它的地理環境。”“秦巴山地及其河谷地就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萌發、定型和高度發展的主要舞臺,對於古代與現代國家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發展過程中,從來沒有哪座山像秦嶺-大巴山那樣給我們的歷史打下了那麼深重的印記”我們成縣的確是一塊獨一無二的風水寶地,處於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是秦巴山地的核心區域,這裡有溫暖的氣候條件,豐富的生物資源,最佳的人居環境,是最安全最適宜祖先生存的地方。作為一個地理科學家,他對任何假設的求證都是以“事實為根據”而不是某些所謂的學者“唯書唯上”,“用前人(名家、大師)的結論支撐自己的結論。張百平有自己堅定不移的文化自信!他說:“秦巴山地,不僅是南北的分界線還是華夏文明的歷史樞紐。其實,數千年來,華夏大地上部落和朝代的興衰,思想文化的激盪,絕大部分也發生在這裡”,“古往今來,文明本是且只是自然之最高表現。一定地域上民族與歷史的發展,決然離不開滋生和繁衍它的地理環境。秦巴山地及其河谷地就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萌發、定型和高度發展的主要舞臺,對於古代與現代國家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華夏文明的主脈在這裡生長。”他又說:“秦嶺-大巴山深處,是秦朝和漢朝的發祥地。華夏曆史的發展,雖然有一些枝杈(河姆渡文化、三星堆、安陽殷商等),但是主線條是清晰的:那就是從中華始祖伏羲和女媧的神話,到炎帝神農,再到周秦漢唐及後來的朝代。”張百平帶著這些反覆思考、提煉、考察的基本初步結論,來到西部唯一的千年古縣——甘肅成縣再一次進行驗證。 在短短的四五天寶貴的時間中,他夜以繼日,分秒必爭,馬不停蹄,走遍了成縣具有祖脈地標意義的名山大川。


趙懷仁:隨同地理科學家張百平在成縣考察的感想

6號下午兩點多下了晚點的飛機,顧不上休息,立刻來到漢代《西峽頌》,他一路興奮,不斷拍照、詢問;登上1800米的《雞峰山》,他更加來勁,在頂峰的無限風光中留影、取證;在西漢水,由於大雨,汽車打滑,他和大家一起推車出了陷坑;到了古人類遺址陳院鄉的香水洞,他連說“震撼!”“這裡的環境完全符合祖先伏羲的生存狀態”,“這個巨大的石窟,能夠遮風擋雨,山上可以採果充飢,山下黃河供水解渴,居高臨下好守難攻,安全保衛有了保障......”


趙懷仁:隨同地理科學家張百平在成縣考察的感想

對於西秦嶺北坡秦安縣五營鄉的原始社會遺址,他說:“8000年前,西秦嶺大地灣出現人類活動,以黍為輔助食物,說明農耕時代初現。” 對於5000-6000年前的生存環境,他的推斷是:“灞河兩岸瀰漫起一縷縷溫情的炊煙,半坡人以自己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昭示了又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人面魚紋盆。大量出土於墓葬的人面魚紋彩陶與死亡是否有著必然的聯繫,仍然難有定論。”

對於“老秦人”的到來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老秦人的到來是分散和部落式的。最有決定性的是“老秦人從西秦嶺山深處出來,歷經萬難,艱苦卓絕地經過關中平原,開拓了關中、四川盆地兩大糧倉,奠定了華夏一統的物質基礎,並在商鞅變法的鐵血背景下,構建了華夏的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框架。” 綜合考察的序幕剛剛拉開,正式考察明年開始,我們期待中國地理在成縣有更多新的發現,我們的明天更加燦爛……

珍惜於2018.6.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