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村裡的「司馬遷」

修志書乃中華民族之優良傳統,繼往開來,歷代不輟。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陽高縣農村出版了多部村志,這些志書都不忘初心,帶著濃濃泥土的芳香,完美地記述了鄉村各方面歷史和現狀,成為當代最接地氣的志書。

《李官屯村志》是陽高縣農村的第五部村志,廣集眾家之長,以求實、存真、客觀、樸實的原則記載了李官屯村以前的歷史和後來社會的發展,既展示了李官屯村村民奮發進取的創業精神,又見李官屯村域特色,其觀點正確、結構合理、內容翔實、記述得體、文風樸實、文圖並茂,是一部有“存史、資冶、教化”作用的資料書。

《李官屯村志》的編纂出自於一位農民之手,而且是一位七十五歲的老人之手,從編纂到出版歷時五年,這位老人除不掙分文還貼進自己許多錢,這種無私奮獻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題記

咱們村裡的“司馬遷”

最近這幾天,陽高縣龍泉鎮李官屯村的人們互相奔走相告或通過手機微信圈傳遞著村裡的一條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閆炳老漢編寫的《李官屯村志》出版了。閆炳何許人也,他是個幹啥的?出於好奇心,筆者想一探究竟。

日前,筆者專程前住李官屯村釆訪了閆炳。在閆炳家裡,筆者看到炕桌上放著許多書刊資料,一位面目慈祥的老漢帶著一副老花鏡坐在桌前正聚精會神地寫作著。當筆者說明來意後,只見老漢先用手扶了扶眼鏡後就自我介紹起來:“我叫閆炳,今年七十五歲,是李官屯村的農民,小學文化程度,老婆前幾年去世,家裡只有我一人。”幾句直爽的開場白,筆者不由地打量起眼前這位老人來,他慈祥的面孔配帶著一副老花鏡,讓人一看就是一位有文化素養的老人。採訪過程中,閆炳老漢語重心長地告訴筆者寫村志就是不容易,接著和筆者傾訴了他編寫《李官屯村志》的前前後後。

咱們村裡的“司馬遷”

李官屯村歷史久遠,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在這裡伐木築城,始建高柳城,屬代郡,秦仍為代郡之地。西漢在高柳縣置西部都尉治,同屬幷州刺史部代郡之地。距今有2300多年的歷史。 明代,李官屯村為兵屯,相傳當時受命駐紮在這裡的將領有李姓、謝姓,統領著楊、賀、閆三位部下,將士在此一邊執行軍務,一邊開荒種地,由於李姓將領是兵屯官首,所以屯兵之地就以李姓稱為李官屯,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李官屯村人重視文化教育,講究以德養人,以志育人,歷代村裡出了不少學者才人。明清年代,村裡出了三位進士,兩位舉人,四位秀才。解放以來,李官屯村的初中生、高中生數不勝數,大學生有八、九十人,碩土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1人,博士後1人,高級工程師3人,有不少學生成為國家領導幹部,有廳處級幹部8人。賀銳是李官屯村在外領導幹部最優秀的人物,他擔任過大同縣委書記、天鎮縣委書記、大同市副市長、晉城市市長、山西省人大常委,還有賀鍈、閆慧芬等學生都是李官屯村人的傑出代表。

李官屯村自古以來是大同市有名的武術之村。明代,李姓、楊姓、賀姓、閆姓都是當地武藝高強的門戶。清朝光緒末年,村裡出了5位武秀才。解放後,村裡喜愛習武的楊選接續了父親的武術,練就了一身硬功、氣功,在大同市周邊地區培養了一大批武術人才,1979年當選雁北行署體育委員會委員。

咱們村裡的“司馬遷”

李官屯村的民間故事很多,群眾文化生活很活躍,該村的高蹺藝術在陽高縣很有名氣。閆炳告訴筆者,正因為李官屯村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原因,他萌發了寫村志的念頭。他從2014年著手收集資料到今年出版發行整整用了五年的時間,為了編寫村志他付出了許多許多,為了收集資料他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看了多少人的臉色,忍受了多少辛酸。村裡有許多再外學習工作人員,為了諮詢情況他往往要貼上電話費、路費,有時候上門不是碰鎖疙瘩就是吃閉門羹,每遇這種情況,他心裡便難受極了,真是有苦說不出口。村裡一些親朋好友經常問他寫村志能圖個啥?他只好說不為名、不為利,就為我活的愉快。也有一些好心人勸他說,老閆快別寫啦,村志不是誰想寫就寫的事情,女兒也多次勸他不要再寫了,好好保養身體安度晚年吧。不管誰說啥或是遇到啥情況,他始終沒有過打退堂鼓。他經常給自己打氣鼓勁,要吧不寫要寫就寫下去,一來他不想讓人笑話,二來他要把李官屯厚重的歷史傳給後人。就是憑著這一信念,他一直堅持下來。後來村黨支部得知他寫村志的情況後,黨支部書記張鵬主動上門給他鼓勁,並且承擔了部分出書的費用,村裡一些好心人也主動找上門為他捐款攢助。在黨支部和村人的熱情幫助下,閆炳寫村志的信心更足了,他白天忙於收集資料,晚上一寫就是大半夜,僅寫村志的稿紙和資料就堆了大半炕。

人常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閆炳編寫《李官屯村志》雖然付出了許多艱辛,但沒辜負村人和村黨支部的重託,今年六月份終於完成了《李官屯村志》的編撰。

《李官屯村志》全書共分七個篇章,三十四小節,十三萬字,並精選了六十多幅圖片,涵蓋了村莊境域、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衛生健康、合作醫療、養老保險、基礎設施、風情人物、大事記述等方面的內容。

閆炳老人五年如一日,嘔心瀝血、廢寢忘食,義務為村裡編寫村志,給李官屯村人們留下了用金錢也買不來的精神財富,他編纂村志的動人事蹟在陽高縣廣泛傳頌著。(馬佔富 張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