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考志愿没填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2018年的高考录取结果正在陆续公布,今年,坤妈和“小鹰生涯规划院”的多位咨询师们辅导的孩子们的喜报也在陆陆续续传来。不过,我也深知,在高中生涯规划课尚未普及的今天,大多数孩子的志愿填报依然停留在“全家吃顿饭的功夫就拍板了”或者请个家里有文化的亲戚给“参谋一下”的阶段,我们能够帮助的孩子毕竟有限。

正如中青报去年做的一个调查:67%的大一新生入学前对自己所学专业一无所知,71.2%的新生希望转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成了许多家庭之“痛”,甚至成为许多人的人生之“痛”。

那些当年高考没考好或是志愿没填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自媒体人闫涵妈妈正好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坤妈觉得不错,推荐给大家。无论你家孩子是否进入了理想大学和专业,都不妨看看。高考不是终点,人生不过刚刚起步,看看那些走了弯路的筒子们是如何书写后面的“人生乐章”的——

坤妈

那些高考志愿没填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去年侄女高考,如愿以偿进入心仪的医学院;今年外甥女高考,分数过了山东的一本线,但依旧在学校、专业的选择上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抉择。

和她经历了数不清地计算全省排名、心仪大学历年的录取分数段、打电话询问去年刚上大学的校友等等纠结后,终于进入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阶段……

这几天小丫头在北京,前天陪她看电影《邪不压正》,又去COSTA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儿。

她刷着手机突然来了一句:“小姨,我过提档线了!”

看着17岁的她,我仿佛看到了20年前参加高考的自己——

20年前的同学、亲朋好友加上采访对象,有本科有专科,各行各业的都有。人到中年,他们生活得怎么样?生活品质和当初选择的专业或学校有多大关系呢?

放眼漫长的人生,如果起点没咱们以为的那般重要,一个人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又和哪些品格紧密相连呢?

1

何时候都保持学习力的X

X是山东老乡,在当初那个残酷的高考环境下只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大多数同学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放飞自我。

X非常清楚自己的短板:

单一的高中生活,扼制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加强;专科学历远远跟不上以后的工作需求,必须续本、读研。

第一个短板,他用做学习委员、进入校学生会进行弥补,抓住一切机会组织活动、上台演讲、和老师接触。

第二个短板,他利用周末去接触同城市重点大学的学生、老师来获取信息(20年前网络不如现在发达),并在专科毕业的那年就进入一所本科院校学习,工作后趁热打铁读了在职研究生。

20年后,他成为一家知名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薪资高于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直到现在,他都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

X的逆袭并非个例。我做编辑时认识一个作者,坚持写作五年。从老家小镇来北京,早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一个同学当初也是读的专科,但他坚持学习专业知识,不到40岁就成为当地知名医院的主任医师。

高速发展的社会,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

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家长、老师拿着教鞭在督促我们前进,学习是被动式的;而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则更多是自觉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起点而非终点。所以即使输在了这阶段的起跑线,但学习力、坚持力依旧可以让人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

勇于跳出舒适圈的S

S本科读的是一所普通大学,4年苦读,研究生时上了名校,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事业单位。

一个女孩子手里攥个铁饭碗,工作压力不大,工资待遇也不错,一辈子安安稳稳挺好。

在那个让人羡慕的单位工作了两年,S辞职做起了大家都看不上的社区团购,她放弃“正经饭碗”转而“不务正业”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

事实证明,她这种超前做法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

时间自由,可以亲自带孩子而不受朝九晚五的束缚;

财务自由,时间差就是金钱——团购、微商还没被大众熟知时,她就积累起了大量资源,微信兴起,她直接把客户转移,过起了“躺着赚钱”的日子。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觉得做“小商贩”白白浪费了S的研究生学历,但S认为“这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退可守进可攻的生活才不容易焦虑。

大学和研究生的那几年,让生于农村的她学会怎样更快捷获取有效的前沿信息并充分利用;一直打破舒适圈的习惯,让她能谈定应对生活的一切变数。

一直待在舒适圈,成长范围越来越小;不断冲破舒适圈,未来才有无限可能——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3

乐观直面失败的W

W当初读的医学院,当年高考分数很高,毕业后工作两年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医生。

承认自己的失败,和大学5年、从医两年的经历说再见,W只用了一个月。

做过服装品牌代理,开过10元店,也尝试过销售高档母婴用品,结果都是失败。但W总能迅速修复情绪,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

十年过去,他的店已开了十几家。聊起多次的失败经历,W说:

“每次失败我都安慰自己还是个孩子,毕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需要在错误中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漫长的一生非常重要。”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的多是“成王败寇”的耻辱教育,某次考试失败都可能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擅于从错误中找到适用于自己的经验是一项必备能力,也就是现在讲的逆商或挫折商,它由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那些挫折商高的人,不仅内心坚强,更能在挫败中激发并调动自己的资源和能量,化逆境为机遇。

那些高考志愿没填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4

勇于抉择,目标明确的Z

Z是我一个学霸级的闺密,高中时成绩全年级前十几名。第一次高考成绩不错,不幸被调剂到某大学的冷门专业。

几经纠结,Z选择了去报到,她想:也许大学物理并不如高中的那般“可恶”,自己业余一样能学外语。

一个月后,我接到她的电话,说她想退学、复读、重考,自己低估了课程带来的痛苦。

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大家一致反对——有太多复读一年后成绩不进反退的案例了。

当年才17岁的Z孤身一人去找学院办理退学手续,又联系好复读的中学。

“退学,浪费的只是一部分学费和晚一年毕业的时间差,如果我在讨厌的专业浪费4年,才是最大的损失。”

一年后,她以绝对优势进入理想大学的理想专业。4年后,她又成为一所名校的研究生,毕业后成为高校的一名老师,实现了每天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看原版小说、电影的小梦想。

Z的选择虽然“小众”,但她做出抉择时的勇气却能给我们很多普世的启示:

敢于放弃沉没成本

不为眼前的失去懊恼,如果当初她没退学,大学毕业后再修正职业规划会更难;

敢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复读有风险,她做出这个选择时,已经做好万一分数下降的预估,并表示宁可选择差的学校,也要选择喜欢的事情。

目标明确

带目标做事,比茫然无目的效果好太多。

当年我们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她就对自己擅长并且喜爱的专业心知肚明;这种能力,孩子小时候就要有引导性地培养。

那些高考志愿没填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能力才是你终身受益的红利

进入理想大学的理想专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好的起点。但相当大一部分人并没有这么幸运,只要专业不是自己深恶痛绝的,踏实读下来一样收获多多。

毕竟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热门专业几年后可能变冷门;而有些冷门专业,则可能成为热门。

比如我读大学那会,有多少人会想到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现在呢?又有几个人知道物联网是什么?

大学学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知识会过时,学习的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软实力却永远不会过时。

知识或许能决定一个人暂时的经济收入,而学习的能力、眼界的提升、智慧处理问题的能力才决定一个人会拥有怎样的生活品质。

那些高考志愿没填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把工作生活都经营得活色生香的人,都是不断改变自我的人。

就像刚刚出炉的万亿富翁贝索斯,他有钱到“把马云、马化腾、许家印身价全部加起来,还差两个雷军或者四个刘强东"。

他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初创公司工作,当上这家公司的开发主管和客户服务总监,接着到华尔街跳槽到美国信孚银行;互联网兴起,他于1994年创办了“亚马逊”,卖书、卖服务好好的,愣是出了一款Kindle革自己的命……

他的成功史,就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历史。

学习改变自己是每个人的终生课程——每个人的一生,都由很多阶段组成,大学只是其中一个相对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称心如意自然幸运,暂时落后也没什么可怕。

学习确实是一件持续终生的事情,文中的几个主人公在高考志愿填报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收获了想要的生活。

不过,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早年能懂一点生涯规划的知识,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准备得更充足一点,是不是就可以节省“专升本”、“退学复读”的宝贵光阴了呢?

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往往是盲目的,对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适合什么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常常会厌学并导致动力不足、混日子,最后难以就业。

人生没有重来,要珍惜青春,更需要早做生涯规划,早些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场。有目标的人生是航行,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漂泊。生涯规划就像海上的灯塔,给迷茫中的航船指明了方向。

无论此刻的你是已经步入高三,还是刚刚进入中学、面对新高考,总会有不少关于未来方向选择和眼下面对问题的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