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的輝煌與悲催

(人民傳媒通訊社 雷明) “老闆“ 稱謂是一門學問,一種文化,中西方文化結合的代名詞。

老闆,在英文中寫作board,而board的另一詞義是指董事會,就是企業的決策和管理機構,舊時有人在將chairman of the board(董事長)翻譯成中文時便戲稱“板”,按中國人說話的習慣,在稱謂前加一個“老”字,於是便成了“老闆”!中國老闆的前身是“東家”,“東家”一詞來源於古代對方向的觀念,在東西方向上,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除東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後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人的聰慧在細節稱謂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由此不難看出,中國對老闆的稱謂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內涵,是一種敬仰尊稱。

老闆的輝煌與悲催

改革開放的春風令神州大地上“老闆”如雨後春筍般萌芽、茁壯!如今老闆已經風靡全球,而中國式稱謂的老闆已漸行漸遠。幸好房地產的盛行中“房東”的稱謂依稀可見中國原素!

原始的積累都是血淋淋的!改革開放初期,一部分有思想,有膽識的有志青年為改變貧窮,解決缺衣少食的窘境順應政策導向而下海,經歷了狂風驟雨的洗禮,付出了堅辛及汗水之後,收穫了物質及金錢的富足!享受到改革開放紅利的幸福!曾幾時:大哥大,傳呼機成為一部分“老闆”人的身份象徵,那時生活在向好,人性尚猶存!隨著時光飛逝,經濟發展,人性卻在改革大潮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一切皆源於利,因貪婪而衝破了道德底線!

老闆的輝煌與悲催

“老闆”的輝煌無不同辛勤,汗水,智慧掛鉤,民眾只看到了老闆們人前的光環,但光環背後的辛勤努力和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時至今日,隨著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政策的收緊,老闆們更是舉步維艱。在前幾日上海的一小夥討要2個月的工資,開奧迪車撞傷騎電動車的老闆父子兩人,此事件一邊倒的評論讓老闆們再次茫然······是什麼導致過激的討薪行為?是什麼令輿論一邊倒?又是什麼令老闆選擇騎電動車接送孩子?而員工月薪6000多仍生活拮据難以淡定,這些問題都需要深思!“老闆”精神是一種民族精神,他們為時代進步而領軍前行,為社會擔當和責任而砥礪!功與過,成與敗皆在一念之間,時下經濟的浪潮中,只能對老闆們說“挺住,保重”!

老闆的輝煌與悲催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都需要敢想、敢幹、勇於拼搏創新的您們,“老闆“們更應該以德為立足之本,以”誠信“為發展核心,真心成為人民心中被尊重而敬佩的中國式老闆,同攜手,共命運,共同為放飛心中的夢而飛翔……

人民傳媒通訊社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餘偉安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法律責任。轉載請聯繫人民傳媒通訊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