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打雜」工作你到底要不要做?

職場新人進入工作崗位後,由於沒有職場經驗,所以常常會先經歷一段“打雜”的階段。很多新人會因此產生巨大心理落差,其實“打雜”階段是大多數職場新人的“必經之路”。

年輕人都想幹大事,我也不例外。拿著兩千多塊錢工資的時候,我依然想著兩億元是事。但剛踏入職場的大門,剛進門自尊心就被劈了。

每天做的都是打印文件、寄快遞、買咖啡……這些小事,煩都煩死了。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心高氣傲的我們,往往有三個問題油然而生:

第一,我真的好生氣,不想做,怎麼辦?

第二,怎麼樣才能不再接到垃圾工作了?

職場新人,“打雜”工作你到底要不要做?

好,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哈。

第一,我真的好氣,不想做,怎麼辦?

接到一個任務,不論是不喜歡、覺得對自己沒用,還是含金量低,同學們第一反應都是:不想做。

這是人之常情,尤其對於優秀的你們來說,怎麼能把自己的大好時光、大把優秀能力浪費在沒什麼含金量的工作上?你們一身的才華,滿腦子都是對公司的建設性意見的,可以貢獻很多阿!

我懂你們的吶喊,但此處我們要學著曲線救國,經常say no絕對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會讓老闆覺得“你很難用”。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讓公司覺得你難管、難用是危險的,若管理你總要撬動很多說服的力氣,久而久之老闆就私下琢磨著換人惹。懂得培養職場競爭力的人都知道,做到“讓老闆喜歡用我、用我用得舒服”是一直要努力的方向。

職場中個人聲譽的建立,就像真正創建一個品牌一樣。所有我們經手的事情,都蓋著我們名字的戳。我剛進公司時我的mentor跟我說,要養成一種職業習慣,“所有經過老孃之手的作品,都是完美的”。別人都會通過我們做的事情的結果來認識我們。所以啊,即便是對垃圾工作,我們也要打起精神,做得和別人不一樣,做出花兒來。

職場新人,“打雜”工作你到底要不要做?

這裡有三個小方法給各位大家。

A,在細節上用心

越是在職場訓練有素、待得久的老闆,對細節會越敏感,比如表格格式,比如數字是不是有千分符,比如字體是不是同樣大小,比如表格中一串數字最下面/右邊有沒有一個加總或者平均。

我在做職場新人的時候,感覺格式對不對有啥關係呀,而且不同表格看起來根本差不多。但慢慢往後走,看得越多,就對細節越敏感,也越在乎。就是因為“看得多了”,知道什麼是好表格、容易閱讀的表格,什麼是很原始粗暴、沒有花精力去做的表格。

大家要相信我,老闆眼睛是非常毒辣的,對細節非常敏銳。所以當你要把不同內容複製黏貼到一起,或者上交一份總結表時,一定一定要注意格式,從標題字號、正文字體,到數字千分符,甚至什麼地方居中好看什麼地方左對齊好看……都要照顧到。當老闆看到一份乾淨清爽的文件,他一定知道你花了心思,你在老闆心中就會不一樣。

B,在邏輯、結構上用心

比如還是剛才那件小事,除了文本上花功夫之外,你還可以就內容部分做出附加值。比方去檢查不同組別用的assumption是不是一樣,有沒有邏輯不統一的地方。有的組做的數據可能是YTD(year to date今年至今為止),有的組可能用的MAT(moving annual total滾動一年);有的組可能喜歡用同比,有的可能用環比。

在這些地方你能主動一些,去協調不同組之間的內容,你不僅從工作內容上讓老闆很放心,還會讓老闆看到一些領導力的潛質。如果在此之上,你還能就內容部分提出一些洞察或者疑問和老闆討論,那更是額外的加分項。

C,在系統改善上用心

這一點就是從系統流程上去思考改善點,“如果再做一次,哪裡會有不同”。

比方說,週末在郊區有個路演,品牌組沒人願意去,又遠、又佔用休息時間、又不是什麼大項目、又沒什麼樂趣,但還是要有人去盯著,老闆派了你去。那你可以借這個機會和銷售多聊聊天啊,掌握多一點一線的信息,又和前線同事建立關係。更重要的是,可以藉著在現場的機會,收集多方反饋,讓你對這個事件提出更有價值的看法和方案。

很多人去了就去了,回來還忍不住怨聲載道,但是你不同。你回來以後還寫了一份有洞察、有數據、有現場圖片的報告提交給老闆,並分享給同組的同事。裡面有你對這個項目的觀察、效果,還有執行方、銷售方的反饋。對於以後怎麼做能更好,又能提高品宣效率、提高項目回報,又能加強品牌和銷售的關係,你也言之有物,這樣你就不僅僅是完成了一項別人不願意做的工作,而是為自己的個人品牌添磚加瓦。

職場新人,“打雜”工作你到底要不要做?

第二,怎麼樣才能不再接到垃圾工作了?

不想再做垃圾工作,我們同樣要有策略地去達成,而不是簡單say no。

首先,我們通過在之前自己經手的小事中,充分的讓結果體現出來,自己不是“大路貨”。別人避之不及的事情,你不但沒有怨言地攬下來,而且做得非常的出彩。這個階段做得好,可以有兩個效果:第一,你體現了自己超出他人預期的能力,第二,你表現出了很多善意,和大家建立比較好的職場關係。

第二,我們要有目的性地表現,其實小事情我們也是做得不錯噠,可不可以讓我們參與一下大項目啊。然後一點一點努力,把自己手上的項目,從微型,進階成小中型;從參與,進階到主導。這個過程可能是盤山路,不是一蹴而就的,爭取來了一兩個大一點的項目,又接了三兩個小的事情。在這個階段不用心急,重點是保持達成穩定的結果,持續讓老闆覺得,哎喲,不錯,這個小朋友做事很靠譜!讓老闆覺得用起來格外順手,願意教願意提點,願意帶著你做更大的項目。

接下來,我們可以和老闆聊一聊。有些自己組的老人喜歡隨手派活兒給自己呀,有些別的老闆,也會時不時的要自己去幫忙呀,這些情況都適合反映給老闆,獲得老闆的支持和保護。以後在別人又給自己壓活兒的時候,可以不卑不亢的表示,現在手上有老闆的XX和XX項目在忙,在趕什麼時間節點,著急交XX和XX東西,如果有特別的事情需要自己幫忙,可以先和老闆講一下,在不耽誤了老闆的項目和老闆也認可的情況下,我也可以幫忙做這些事情。次數一多,別人就知道,找你去做垃圾事情要搞定你的老闆,需要花費很多精力,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希望各位同學都能早日從小微型工作畢業,早早操刀大項目,在職場舞臺綻放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