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虛擬貨幣又有新「圈錢遊戲」!據說已有人被套牢……

雖然ICO被取締,但是“幣圈”依然熱鬧。

在去年9月禁止ICO政策出臺後,“幣圈”裡許多玩家的工作和生活並沒有慢下來,而是進一步按下快進鍵。而按下這快進鍵的,是一種名為IFO的新玩法。

警惕!虛擬貨幣又有新“圈錢遊戲”!據說已有人被套牢……

什麼是IFO

IFO,英文全稱InitialForkOfferings,翻譯成中文叫首次分叉幣發行,指的是基於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而進行的分叉,在這些主流幣的原有區塊鏈基礎上,按照不同規則分裂出另一條鏈。由於持有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的人可以在IFO過程中獲得分叉後的新幣,因此IFO也被業內認為是一種新的虛擬貨幣融資手段。

簡單來說,IFO就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在已有的虛擬貨幣基礎上,分裂出一種新的虛擬貨幣幣種進行發行。

2017年8月1日,BCH的誕生標誌著幣圈的第一次分叉幣產生,原來持有比特幣的人可按1:1的比例免費獲得BCH。自誕生以來,對於BCH是比特幣的新分支還是另外一種“山寨幣”,業內論調不一。不過,在BCH的價格經歷了幾番漲跌之後,開始逐步穩定發展。

小編查閱火幣網後發現,現在BCH的價格已經超過了比特幣(BTC)的 價格。

截至2月28日14時20分,BCH的價格比BTC的價格高出大約1000元人民幣左右。(點擊看大圖)

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陳雲峰表示,據有關技術層面的說明,部分分叉幣是對於原有技術的升級或改進,但這種形式的融資活動在法律上尚未被明確定義,且不具備統一的技術標準,可能存在著詐騙風險、技術安全風險以及非法融資風險。

幣圈一日,人間一年

BCH分叉成功後,越來越多新的虛擬貨幣通過IFO的方式產生了:BTG(比特幣黃金)、BCD(比特幣鑽石)、SBTC(超級比特幣)、LBTC(閃電比特幣)、BTP(比特幣白金)、BCK(比特幣王者)、BTG(比特幣上帝)……

由於越來越多新的幣種出現,幣圈人士經常感慨“幣圈一日,人間一年”。加密貨幣交易所排行網站Coin Market Cap顯示,全球現有8100多個虛擬貨幣交易所,流通的虛擬貨幣近1500種。隨著IFO等手段的逐漸普及,還將出現各種新的虛擬貨幣。

BCH等IFO項目的成功示範,以及ICO在國內被禁止的現實,讓許多“幣圈”新人也開始摩拳擦掌參與IFO。這類需求在無形中也催生了代寫IFO商業計劃書的服務。

據媒體此前報道,在淘寶網上,有不少聲稱可以製作ICO區塊鏈白皮書的商家。一位淘寶店家的客服表示,只要提供IFO項目的具體思路、團隊介紹、分配方案等資料,就可以代寫完整的IFO項目白皮書,包括專業技術術語和圖表,相應的服務費則需要數千元。“越要求真實,就越要提供更多的資料。”

業內:多數IFO投資風險巨大

那麼,IFO究竟是如何賺錢的呢?據媒體報道稱,礦工通過技術手段在比特幣區塊開發分叉幣,然後將開發的分叉幣按比例相應分配給比特幣持有人,並且在交易流通中獲得價值,部分也會通過數字資產交易所進行交易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分叉幣在正式發佈前都會“預挖”,預挖得來的分叉幣相當於是免費獲取的,由此分叉的創始者將能輕鬆賺取利潤。市場上,有人認為以“預挖”為名的IFO,實際上是一種更為赤裸的代幣發行圈錢遊戲。

共享財經創始人史青偉表示,IFO是過去兩個月幣圈產生的一個新玩法,大多數IFO產生的項目沒有投資價值,發行IFO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投資者,很少有真正踏踏實實做IFO項目的人。說白了,一些IFO項目就是缺錢,套現後就不做了。最典型的風險就是欺詐風險,另外就是市場操作的風險,部分投資者已經被套牢在了IFO項目裡面。

蘇寧金融研究院區塊鏈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洪蜀寧認為,IFO的風險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未經深思熟慮地更改協議可能存在嚴重的漏洞;二是匆匆忙忙發佈的軟件難免會有大量的BUG;三是分叉幣由於接受度不高,導致價格波動可能遠超比特幣,對投資者不利。

洪蜀寧同時表示,真正意義上的IFO是不應該有預挖行為的,因為這違背了比特幣開放、公平、自由的初衷。實際上IFO與ICO一樣是一種變相的融資手段,需要預挖牟利的團隊應該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而不是打著IFO的旗號。

來自:經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