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Dalio:貨幣、信貸與債務

以下內容編譯自:

橋水基金Dalio在領英上剛更新的文章

這篇文章和這個系列中的其他文章,是我正在寫的一本書《變化中的世界秩序》的早期預覽。我將在今年秋天出版這本書,但我覺得,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從研究中獲得的知識對理解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很有幫助,所以我想把它作為一本正在進行中的作品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想註冊接收這套書的更新,請訪問principles.com。你也可以在亞馬遜或巴諾書店預購這本書。

為了理解國家及其經濟興衰的原因,以及世界秩序現在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你需要了解貨幣、信貸和債務是如何運作的。理解它們是如何運作的,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從歷史上看,人們最想爭取的就是財富。而對財富的上升和下降產生最大影響的就是金錢和信用。所以,如果你不理解貨幣和信貸是如何運作的,你就不能理解經濟是如何運作的,如果你不能理解經濟是如何運作的,你就不能理解政治這股最大驅動力對於整個經濟政治系統運行的關鍵影響。

比如說,如果你不明白20世紀20年代是如何導致債務泡沫和巨大的貧富差距, 債務泡沫破滅又是如何導致1930年至1933年的大蕭條, 蕭條和貧富差距又是如何導致世界各地的財富衝突, 你就無法理解導致富蘭克林-D-羅斯福當選總統的力量。你也不會理解為什麼在1933年他就職後不久,他就宣佈了一個新的計劃。在這個計劃中,中央政府和美聯儲將共同提供大量的貨幣和信貸,這種變化與其他國家同時發生的事情類似,也與現在發生的事情類似。如果不瞭解貨幣和信用,你就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些事情會改變世界秩序,也無法理解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即戰爭,戰爭是怎麼贏的,怎麼輸的,為什麼新的世界秩序會像1945年那樣建立起來),你也無法理解現在發生的事情,也無法想象未來的事情。但是,看了很多這樣的案例,瞭解了這些案例背後的機理,你就能更好地理解過去、現在和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我之所以做這項研究,是因為我個人需要它能教給我的東西。之所以我把它傳給你們,希望它能幫助你們和世界瞭解現在正在發生的經濟大流行病。

在進行這項與現在和未來有關的歷史研究時,我與幾位最有知識的歷史學家和政治實踐者進行了交談。在這些討論中,我和他們都清楚地看到,我們各自有不同的拼圖,當我們把這些拼圖拼湊起來時,情況就更清楚了。他們對貨幣和信貸如何運作缺乏足夠的實際理解,而我對政治和地緣政治如何運作缺乏足夠的實際理解。有幾個人告訴我,這一直是他們在尋求理解歷史教訓的過程中最大的缺失。對歷史和政治的專家來說,要同時成為貨幣、信用、經濟、市場的專家,對貨幣、信用、經濟、市場的專家來說,要同時成為歷史和政治的專家,這是可以理解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做這個研究的時候,我需要向歷史和政治領域最優秀的專家學習,當然這也是他們願意和我一起做貨幣、信用、經濟、市場研究的原因。通過這種三角關係,我們對整個“機器”是如何運作的有了更豐富的理解,這也是我在這本書中分享的。


Let’s start with the timeless and universal fundamentals of money and credit. 我們先從貨幣和信貸的永恆的、普遍的基本原理說起。


The Timeless and Universal Fundamentals of Money and Credit

貨幣和信貸的永恆和普遍性基礎知識

所有實體 -- -- 國家、公司、非營利組織和人民 -- -- 都要面對同樣的基本財務現實。它們有進來的錢(即收入)和流出的錢(即支出),兩者相加後構成淨收入。這些流量是用數字來衡量的,可以在利潤表中顯示出來。如果一個人的收入超過了支出,那麼他就有了利潤,導致他的儲蓄增加。如果一個人的支出多於一個人的收益,那麼這個人的儲蓄就會下降,否則就得通過借錢或從別人那裡拿去補上。一個人擁有的資產和負債(即債務)可以在資產負債表上顯示出來。不管一個人是否寫出這些數字,每個國家、公司、非營利組織和個人都有。

如果一個實體擁有大量的淨資產(即資產多於負債),它的支出可以超過收入,直到錢用完為止,這時它必須削減支出,如果它有大量的負債/債務,而收入不足以支付支出和債務償還,它就會拖欠債務。因為一個人的債務就是另一個人的資產,那麼這個違約的債務就會減少其他實體的資產,這就要求其他實體削減支出,於是就會出現債務的自我強化和經濟收縮。瞭解這個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這一點很重要。

要了解個人、公司、非營利組織、政府和整個經濟體的財務狀況如何,就必須觀察他們的收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的情況,並想象可能發生的事情。想一想,這對你和你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如何發生的。相對於你的支出,你有多少收入,你有多少儲蓄,這些儲蓄在哪裡?如果你的收入下降或消失了,你的儲蓄能維持多久?你的這些儲蓄的價值有多少風險?這些都是你可以做的最重要的計算,以保證你的經濟狀況良好。現在看看其他的主體---其他人、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意識到他們也是如此,並看到我們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這個貨幣和信用體系對所有的人、公司、非營利組織和政府都是有效的,就像它對你和我一樣,但有一個很大的、重要的例外。所有國家都可以印錢給人花,也可以借錢給人用。然而,並不是所有政府印的錢都有同等價值。

那些被世界各國廣泛接受的貨幣(即貨幣)被稱為儲備貨幣。目前,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儲備貨幣是美元,它是由美國中央銀行,也就是美聯儲創造的;它約佔所有國際交易的55%。一個相對沒有美元那樣重要的貨幣是歐元,它是由歐元區歐央行創造的;佔所有國際交易的25%左右。日元、人民幣、人民幣、英鎊現在都是相對較小的儲備貨幣,儘管人民幣的重要性正在快速增長。

擁有儲備貨幣的國家更容易擺脫大量借款(即創造信貸和債務)和創造大量貨幣,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傾向於持有這些債務和貨幣,因為這些債務和貨幣可以用於世界各地的消費。基於這個原因,生產儲備貨幣的國家可以生產大量的貨幣和以其計價的信用/債務,特別是在像現在這樣缺乏儲備貨幣的情況下。相比之下,沒有儲備貨幣的國家就沒有這個選擇。在以下情況下,它們特別容易發現自己需要這些儲備貨幣(如美元):a)它們有大量的債務,而這些儲備貨幣所欠的債務是無法印製的(如美元),b)它們在這些儲備貨幣中沒有多少儲蓄,c)它們賺取所需貨幣的能力下降。當沒有儲備貨幣的國家迫切需要儲備貨幣來償還以儲備貨幣計價的債務,並從希望他們用儲備貨幣支付的賣家那裡購買東西時,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儲備貨幣來滿足這些需求,就會使他們破產。這就是一些國家現在的情況。

這也是地方政府和州政府以及我們其他人的情況。比如說一些州、地方政府、公司、非營利組織和民眾的收入遭受損失,相對於他們的損失來說,又沒有多少積蓄應對。他們將不得不削減開支,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獲得資金和信貸。

在撰寫本報告時,一些人、公司、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的收入水平已經跌到了低於其支出水平,其數額與他們的淨資產相比,數額巨大。因此,他們將被迫要麼削減開支,現在這樣做很痛苦,要麼就會面臨用盡積蓄,不得不拖欠債務的風險。有能力這樣做的政府正在印鈔票,以幫助減輕債務負擔,幫助以本國貨幣計價的支出,這將削弱本國貨幣,提高貨幣通脹水平,以抵消需求減少帶來的通縮以及現金需求帶來的資產拋售。這樣的情況歷史上曾經發生過,而且都是以同樣的方式來處理,所以很容易看出這臺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這也是我在這一章中要傳達的內容。


What is money? 錢是什麼?


貨幣是一種交換媒介,也可以作為財富的儲藏室。

我所說的交換媒介,是指可以給人買東西的東西。基本上,人們生產東西是為了與有其他想要的東西的人交換。因為隨身攜帶非貨幣的物品,希望用它們來交換自己想要的東西(即易貨)是沒有效率的,所以幾乎所有的社會都發明瞭貨幣(也叫貨幣),讓它成為大家都認為有價值的可攜帶的東西,這樣就可以用來交換我們想要的東西。

我所說的財富存儲,是指在獲得財富和消費財富之間存儲購買力的載體。雖然人們可以把財富儲存在他們期望能保值或升值的資產中(如黃金、寶石、畫作、房產、股票和債券),但最合理的儲存方式之一,一直是一個人以後會用到的貨幣。但他們其實並不持有貨幣,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持有更好一點的東西,總是把持有的東西換成貨幣來買自己想買的東西。這就是信用和債務的問題。

貸款人在放貸時,他們假設拿回來的錢,會比剛拿著錢買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如果做得好的話,借款人把錢用在了生產上,賺取了利潤,這樣他們就可以把錢還給貸款人,並保留一些額外的錢。貸款未還時,對貸款人來說,它是一種資產(如債券),對借款人來說是一種負債(債務)。當錢還完了,資產和負債就消失了,這樣的交換對借款人和貸款人都有好處。他們從本質上分得了做這種生產性借貸的利潤。這對整個社會也是有好處的,整個社會都會因為這樣的生產力的提高而受益。

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1)大多數貨幣和信用(尤其是現在存在的法定貨幣)是沒有內在價值的,2)它只是會計系統中的日記賬目,可以很容易被改變,3)那個系統的目的是幫助有效地分配資源,使生產力得以發展,使借貸雙方都能得到回報,4)那個系統會定期地崩潰。因此,自古以來,所有的貨幣不是被破壞就是貶值。當貨幣被摧毀或貶值時,財富就會發生巨大的轉移,在經濟和市場中產生巨大的反響。

更具體地說,貨幣和信貸系統不是完美的運作,而是在貨幣的供給、需求和價值的循環中波動,在上升的時候產生快樂的富足,在下降的時候產生痛苦的重組。現在讓我們從基本面出發,來了解一下這些週期是如何運作的,從基本面到現在的情況。


The Fundamentals 基礎知識


雖然金錢和信用與財富有關,但它們不是財富。因為錢和信用可以買到財富(即商品和服務),所以一個人擁有的錢和信用的數量和財富的數量看起來差不多。但是,一個人不能僅僅通過創造更多的金錢和信用來創造更多的財富。要創造更多的財富,就必須要有更多的生產力。貨幣和信貸的創造與財富(實際商品和服務)的創造之間的關係經常被混淆,但它是經濟週期的最大驅動力,因此,讓我們更仔細地研究一下這種關係

通常情況下,a)貨幣和信貸的創造與b)商品、服務和投資資產的生產量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係,因此很容易混淆。兩者相輔相成,可能會被混淆為同一件事,因為當人們有更多的錢和信用時,他們可以、也願意花更多的錢和信用。給人們更多的錢和信用,他們就會覺得更有錢,就會在商品和服務上花更多的錢。在消費增加經濟生產,提高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價格的程度上,可以說是增加了財富。因為用我們核算財富的方式來衡量,擁有這些資產的人就會變得 "更富有"。然而,這種財富的增加更多的是一種假象,而不是現實。原因有二:1)推高價格和生產的信貸增加是必須要償還的。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當它必須償還時,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2)事物內在價值不會因為價格上漲而增加。這樣想一想:如果你擁有一棟房子,政府創造了大量貨幣和信貸,你的房子價格會上漲,但它還是那棟房子;你的實際財富並沒有增加,只是你計算出來的財富增加了。 同樣,如果政府創造了大量貨幣和信貸,用於購買商品、服務和投資資產(如股票、債券和房地產),而這些資產價格上漲,那麼計算出來的財富數額就會上升,但實際財富的數額並沒有上升。因為你所擁有的東西和你在被認為更有價值之前完全一樣。換句話說,用一個人所擁有的東西的市場價值來衡量自己的財富,會給人一種財富變化的錯覺,而實際上並不存在。最重要的是,錢和信貸在發放的時候是刺激性的,而在需要償還的時候則是壓抑性的。這就是貨幣、信貸和經濟增長的週期性的原因。

控制貨幣和信貸的人(即中央銀行)會改變貨幣和信貸的成本和供應量,以控制市場和整個經濟。當經濟增長過快,而他們想讓經濟放緩時,就會使貨幣和信貸可得性降低,導致兩者都變得更加昂貴。這就鼓勵人們去貸款,而不是去借錢和消費。當經濟增長太少,中央銀行家想刺激經濟時,他們會使貨幣和信貸變得廉價且充裕,這就鼓勵人們借貸和投資和/或消費。這些貨幣和信貸的成本和可得性的變化也會導致商品、服務和投資資產價格和數量的上升和下降。但銀行只能在其生產貨幣和信貸增長的能力範圍內控制經濟,而其能力是有限的

把央行看成是有一瓶刺激劑,他們可以根據需要向經濟中注入刺激劑,而瓶中的刺激劑數量是有限的。當市場和經濟下行時,他們會給他們注射貨幣和信貸刺激劑來提振市場,當市場太熱時,他們會給他們減少刺激劑。這些動作會導致貨幣和信貸、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的數量和價格的週期性上漲和下跌。這些動作通常以短期債務週期和長期債務週期的形式出現。短期的漲跌週期一般持續8年左右,或多或少都會有一次。而時間的長短,是由刺激劑提升需求到實體經濟生產能力的極限所需要的時間來決定的。大多數人見識過足夠多的短期債務週期,知道它們是什麼樣子的--以至於他們誤以為它們會永遠這樣運作下去。它們被稱為 "商業週期",儘管我稱它們為 "短期債務週期",以區別於 "長期債務週期"。這些短期債務週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加起來一般會持續50至75年左右的長期債務週期。因為它們大約一生中只出現一次,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因此,它們通常會讓人措手不及,這傷害了很多人。最後一個大的長期債務週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週期,是1944年在新罕布什爾州的佈雷頓森林設計的,1945年二戰結束,我們開始了美元/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這個週期就在1945年建立起來了。

這些長期的債務週期開始於之前存在的過剩債務被重組後的低債務,使中央銀行的瓶中有大量的刺激劑,而當債務高企,中央銀行的瓶中沒有多少刺激劑時,這些長期的債務週期就結束了。更具體地說,當央行失去了通過經濟系統產生貨幣和信貸增長的能力,而通過經濟系統產生實體經濟增長時,央行的刺激能力就會終止。中央銀行家的這種喪失的能力通常發生在債務水平高企、利率無法適當降低、貨幣和信貸的創造使金融資產價格的增長超過實際經濟活動的增長時。在這種時候,那些持有債務(也就是別人承諾給他們貨幣)的人通常會想把他們所持有的貨幣債務換成其他的存量財富。當人們普遍認為許諾的貨幣和許諾的債務資產都不是很好的財富貯藏品時,長期的債務週期就走到了盡頭。貨幣體系的結構調整就必須發生。換句話說,長期債務週期從1)低債務和債務負擔(這讓那些控制貨幣和信貸增長的人有足夠的能力去創造債務,並且有了債務就能為借款人創造購買力,持有債務資產的貸款人獲得良好的實際回報的可能性很高)到2)高債務和債務負擔,幾乎沒有能力為借款人創造購買力,貸款人獲得良好回報的可能性很低。到了長期債務週期的末期,瓶子裡基本上已經沒有刺激劑了(也就是說,央行沒有能力再延長債務週期了),所以需要進行債務重組或債務貶值來降低債務負擔,重新開始這個週期。

既然這些週期是大事情,而且從有史以來幾乎到處都在發生,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這些週期,並掌握好應對這些週期的永恆的、普遍的原則。但是,這些長期債務週期大約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發生,不像短期的債務週期,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幾次,所以大多數人都比較瞭解。說到長期債務週期,大多數人,包括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沒意識到或承認它的存在。因為,要想看清其中的一些週期,以瞭解其運作的機理,就必須觀察它們在許多國家幾百年來的運行情況,才能得到一個好的樣本量。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我們將分析為什麼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和價值存儲方式失敗的原因,來研究所有最重要的週期。在本章中,我們將研究它們是如何典型地起作用的。

我將從長期債務週期的基本情況開始,從很早以前開始說起,一直說到現在,給大家一個經典的模板。重複一遍,雖然我說這是一個經典模板,但我並不是說所有的案例都是這樣的,雖然我說幾乎所有的案例都是緊跟這個模式。


The Long-Term Debt Cycle 長期債務週期

從無債或低債和 "硬通貨 "開始

當社會第一次發明貨幣時,他們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穀物和珠子。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使用的是有內在價值的東西,比如金、銀和銅。我們把它叫做 "硬通貨" 。

金和銀(有時還有銅和其他金屬,如鎳)是首選的貨幣形式,因為1)它們具有內在價值,2)它們可以很容易地被塑造成形狀和尺寸,便於攜帶,因此可以很容易地交換。具有內在價值(即本身就有價值)是很重要的,因為用它們進行交換時不需要信託或信用。任何交易都可以當場結算,即使買方和賣方是陌生人或敵人。有句老話說:"黃金是唯一不是別人的負債的金融資產。" 這是因為它具有被廣泛接受的內在價值,不像債務資產或其他資產需要有可執行的合同或法律來確保對方履行其承諾,交付其承諾的任何東西(當它只是 "紙質 "貨幣,可以很容易印製的時候,這並不是什麼承諾)。另一方面,如果在這種缺乏信任和可執行性的情況下,如果在這種缺乏信任和可執行性的時期內,人們從買方那裡收到金幣,那就沒有信用的成分,也就是說,你可以把它們融化,但由於其內在價值,仍然可以收到幾乎相同的價值。這樣,交易就可以在沒有同樣的風險和需要遵守承諾的情況下進行。當各國處於戰爭狀態,對支付的意圖或能力不信任時,他們仍然可以用黃金來支付。因此,黃金(在較小的程度上,白銀)既可以作為安全的交換媒介,也可以作為安全的財富儲備。


Then Come Claims on “Hard Money” (aka, “Notes” or “Paper Money”)

然後是對 "硬通貨"的要求權(又稱 "紙幣 ")

由於攜帶大量的金屬貨幣是有風險的,而且不方便,所以出現了一些有信譽的機構(後來被稱為銀行,雖然最初的銀行包括了人們信任的各種機構,比如中國的寺廟),它們會把錢放在安全的地方,併發行紙質的 "貨幣認購證"。很快,人們就把這些紙質的 "貨幣債權 "當作是貨幣來對待。畢竟,它們和錢一樣好,因為它們可以兌換成有形的貨幣。這種貨幣體系被稱為掛鉤貨幣體系,因為貨幣的價值與某種東西的價值掛鉤,通常是一種 "硬通貨",比如黃金。


Then Comes Increased Debt 然後是債務的增加

起初,"硬通貨 "上的債權數量和銀行裡的硬通貨一樣多。然而,這些紙質債權的持有者和銀行發現了信用和債權的奧妙。他們可以把這些紙質債權借給銀行,換取利息,這樣他們就可以獲得利息。向他們借錢的銀行也喜歡這樣做,因為他們把錢借給了別人,而別人的利息比較高,所以銀行也就有了利潤。而那些向銀行借錢的人喜歡它,因為它給了他們以前沒有的購買力。而整個社會都喜歡它,因為它引導資產價格和生產上升。因為每個人都喜歡這樣的事情,他們就會做很多。更多的放貸和借貸反覆發生多次,就會出現繁榮,相對於實際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數量而言,債權資產(即債務資產)的數量就會上升。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來維持一個人的債務,就是人們持有的債權(即債務資產)的數量(即債務資產)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商品和服務的數量,使得從該債務資產(例如,該債券)中轉換成商品和服務變得困難。這兩個問題往往會出現在一起。

關於第一個問題,把債務看作是負收益和負資產,它吞噬了收益(因為必須用收益來支付債務),也吞噬了其他資產(因為必須出售其他資產才能獲得支付債務的資金)。它是高級資產,也就是說,當收入和資產價值下降時,需要削減支出和變賣資產來籌集所需的現金。當這還不夠的時候,就需要a)債務重組,減少債務和債務負擔,這對債務人和債權人來說都有問題,因為一個人的債務就是另一個人的資產,和/或b)中央銀行印錢,中央政府發放貨幣和信貸來填補收入和資產負債表上的窟窿(現在正在發生這樣的事情)。

關於其中的第二個問題,當債務的持有者不相信自己能從中獲得足夠的回報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債務資產(如債券)是由投資者持有的,他們認為這些資產是財富的儲藏品,可以通過出售來獲得錢,而這些錢可以用來買東西。當債務資產的持有者試圖將其轉換為真正的錢和真正的商品和服務,發現無法轉換時,這個問題就出現了。然後就會出現 "跑路"。我的意思是說,很多債務的持有者都想把這個轉換為貨幣、商品、服務和其他金融資產。銀行,不管它是私人銀行還是中央銀行,都面臨著這樣的選擇:讓這些錢從債務資產中流出,這將提高利率,導致債務和經濟問題惡化,或者 "印錢",買入足夠多的債券,防止利率上升,並希望扭轉債務的擠兌。有時候,他們的購買行為暫時起了作用,但如果a)貨幣(債務資產)的債權與b)貨幣數量和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數量之比過高,銀行就會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因為它根本沒有足夠的錢來滿足債權,所以它將不得不違約。 當中央銀行發生這種情況時,它可以選擇要麼違約,要麼印鈔票貶值。他們不可避免地會貶值。當這些債務重組和貨幣貶值幅度大的時候,就會導致貨幣體系的崩潰和可能的破壞。無論銀行或中央銀行做什麼,債務(即對貨幣的債權和對商品和服務的債權)越多,就越有必要使貨幣貶值的可能性。

記住,商品和服務的數量總是有限的,因為數量受生產能力的限制。還要記住,在我們舉的紙幣是 "硬通貨 "的債權的例子中,這種 "硬通貨 "的數量是有限的(例如,存款中的黃金),而紙幣(例如,對這種硬通貨的要求權)和債務(對這種紙幣的債權)的數量是不斷增長的。而且,隨著紙幣債權的數量相對於銀行中的硬通貨和經濟中的商品和服務的數量增加,這些債務資產的持有者可能無法將其兌換成他們期望能夠兌換的硬通貨或商品和服務的數量,風險就會增加。

重要的是,要明白錢和債的區別。錢是用來解決債權的,也就是說,一個人付了錢就完了。債務是交付金錢的承諾。在觀察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觀察a)債務和貨幣的數量相對於銀行中的硬通貨(如黃金)的數量,以及b)商品和服務的數量,這兩者的數量可能會有所不同,要記住,債務週期的發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喜歡擴大購買力(一般是通過債務),而中央銀行傾向於希望擴大貨幣的數量,因為人們在這樣做的時候會更快樂。但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重要的是要記住,當銀行家----無論是私人銀行家還是中央銀行家----創造了比銀行裡的硬通貨多得多的票據(紙幣和債務),而不可避免的是,當有一天,兌現的票據超過銀行可以給付的水平,加槓桿的週期也就結束了。讓我們來看看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


Then Come Debt Crises, Defaults, and Devaluations

債務危機、違約和貶值隨之而來

歷史表明,當銀行對貨幣的要求權增長速度超過了銀行的貨幣數量時,無論銀行是私人銀行還是政府控制的銀行(即中央銀行),最終對貨幣的需求都會超過銀行能夠提供的貨幣,銀行就會違約。這就是所謂的銀行擠兌。從字面上看,人們可以通過觀察銀行中的貨幣(無論是 "硬通貨 "還是紙質貨幣)的數量下降,並因提款而接近耗盡的臨界點,就可以判斷出銀行擠兌正在發生,銀行危機即將到來。

一個銀行如果不能提供足夠多的硬通貨來滿足上述債權兌付,那麼不管是私人銀行還是央行,都是有問題的。雖然央行比私人銀行有更多的選擇,這是因為私人銀行不能簡單地印鈔票或改變法律,使其更容易償還債務,而央行可以。當私人銀行家陷入困境時,要麼違約,要麼被政府救助,而央行如果債務是以本國貨幣計價,則可以將債權貶值(例如,償還50-70%)。如果債務是以他們無法印製的貨幣計價,那麼他們最終也必須違約。


Then Comes Fiat Money 然後就有了法定貨幣

中央銀行希望拉長貨幣和信貸週期,使其儘可能長的時間,因為這比其他辦法要好得多。所以,當 "硬通貨 "和 "硬通貨債權 "變得過於痛苦地束縛時,政府通常會放棄它們,轉而採用所謂的 "法定 "貨幣。在票據體系中沒有硬通貨,有的只是中央銀行可以無限制地 "印製 "的 "紙幣"。因此,中央銀行不會有 "硬通貨 "被抽走的風險,也不會出現中央銀行不得不違約交付 "硬通貨 "的風險。相反,風險在於,在擺脫了對有形黃金或其他 "硬 "資產供應的限制後,控制印刷廠的人(即與商業銀行家合作的中央銀行家)將創造出更多的貨幣和債務資產和負債,與生產的商品和服務數量相比,直到有一天,那些持有大量債務的人試圖將其轉化為商品和服務,這將產生與銀行擠兌一樣的效果,導致債務違約或貨幣貶值。這種轉變從a)債務票據可按固定利率兌換成有形資產(如黃金)的體系,到b)沒有這種可兌換性的票據貨幣體系,最後發生在1971年。當時,也就是8月15日晚上,尼克松總統向全國人民發表講話,告訴全世界,美元將不再與黃金掛鉤,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句話,心想,"哦,我的天啊,我們所知道的貨幣體系就要結束了,"事實的確如此。我當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做職員,那週一早上,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大廳裡做職員,我以為股票下跌會出現大亂,結果發現股票上漲會出現大亂。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貶值,我不明白它們是如何運作的。然後我查了一下歷史,發現在3月5日星期天晚上,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發表了基本相同的講話,做了基本相同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結果基本相同(貶值,股市大漲,金價大漲),我看到這種情況在很多國家發生過很多次,包括國家元首們發表的基本相同的宣言。

在1971年之前的幾年裡,美國政府花了很多錢在軍事和社會項目上,當時被稱為 "槍支和黃油 "政策,借錢形成大量債務來支持這樣的政策。這些債務對於債權人來說是可以換取黃金的。投資者購買這些債務作為資產,因為他們得到了這筆政府債務的利息,而且美國政府承諾允許這些票據的持有者用這些票據換取美國金庫中的黃金。隨著美國的支出和預算赤字的增長,美國不得不發行更多的債務,也就是說,創造了更多的黃金債權,儘管銀行裡的黃金數量沒有增加。自然而然,更多的投資者交出了他們的承諾,以獲得黃金的債權。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國的黃金已經快用完了,而未到期的黃金債權額度遠遠大於銀行裡的黃金數量,所以他們意識到如果這樣下去,美國就會違約。當然,作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政府,這個想法在當時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因此,雖然大多數人對這一宣佈以及對市場的影響感到驚訝,但那些瞭解貨幣和信貸運作機制的人卻不以為然。

當信貸週期達到極限時,中央政府及其中央銀行的經典反應是創造大量的債務,並印鈔票,把錢花在商品、服務和投資資產上,以維持經濟的發展。這就是2008年債務危機期間的做法,當時利率已經達到0%,無法再降低,因為利率已經達到了0%。正如前文所解釋的那樣,這也是為了應對1929-32年的債務危機而做的,當時利率已經被逼到了0%。這種債務和貨幣的創造,現在發生的數額比二戰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大。

說白了,央行 "印錢 "並將其用於支出,而不是用債務增長來支持支出,這並非沒有好處,例如,錢就像信貸一樣消費,但實際上(而不是理論上)不需要償還。換句話說,只要貨幣增長而不是信貸/債務增長,只要把錢用在生產性的用途上,就沒有錯。印錢而不是促進信貸增長的主要風險在於:a)市場參與者不會仔細分析這些錢是否用於生產性用途;b)它省去了讓這些錢還錢的必要性。這兩點都會增加印錢的機會。因為印錢太過激進,而不是生產性地使用,所以人們就會停止把錢作為財富的儲藏品,將財富轉移到其他東西上。縱觀歷史,當硬通貨(債務和貨幣憑證)的未償還債權遠遠大於硬通貨和商品和服務的數量時,總會發生大量違約或大量印鈔和貶值。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我們不應該依賴政府在經濟上保護我們。恰恰相反,我們應該期望大多數政府濫用他們作為貨幣和信貸的創造者和使用者的特權地位,就像你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你可能會出於同樣的理由去做這些濫用行為一樣。這是因為沒有一個政策制定者擁有整個週期。每一個人都是在其中的一個或另一個部分進來,並根據他們當時的情況,做著對他們有利的事情。

因為在債務週期的早期,政府被認為是值得信賴的,他們和其他人一樣需要錢,甚至比其他人更需要錢。所以他們通常是最大的借款人。在這個週期的後期,當歷屆領導人上臺執掌更多的債務政府時,新的政府領導人和新的中央銀行家們必須面對更大的挑戰,當他們的刺激劑較少時,他們必須償還債務。更為糟糕的是,政府還必須救助債務人,因為他們的失敗會傷害到整個系統。因此,他們往往會陷入比個人、公司和大多數其他實體更大的現金流困境。

換句話說,在幾乎所有情況下,政府在行動上助長了債務的積累,成為債務大戶,當債務泡沫破滅時,政府通過印鈔票和貶值來拯救自己和他人。債務危機越大,就越是如此。雖然不可取,但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當你可以製造貨幣和信用,並把它傳給每個人,讓他們高興的時候,你很難抵擋住誘惑。" 這是典型的金融之舉。縱觀歷史上的統治者,他們的統治者都是在其統治期結束後很久才會欠下的債務,讓他們的繼任者來收拾殘局。

當政府出現債務問題時,他們是如何應對的?他們所做的是任何一個實際的重債實體,承諾可以給他們印鈔票。無一例外,如果債務是以自己的貨幣為單位,他們就會印錢並貶值。當央行印鈔票,買入債務,這就把錢放進了金融系統,並使金融資產的價格競相上漲(

這也擴大了貧富差距,因為它幫助那些擁有金融資產的人相對於沒有金融資產的人獲得更多相對財富)。同時,它還把大量的債務掌握在央行手中,讓央行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理這些債務。而且他們印錢和買入金融資產(主要是債券),也就把利率壓低了,這就刺激了借錢和買入,並鼓勵那些持有這些債券的人賣出這些債券,鼓勵他們以低利率借錢,把錢投資於回報率較高的資產,這就導致央行印更多的錢,買入更多的債券,有時也買入其他金融資產。這通常能很好地推高金融資產價格,但在把錢和信貸以及購買力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效率相對較低。 這就是2008年發生的事情,直到最近才發生過。然後,當印鈔票和央行買入金融資產無法讓錢和信貸流向需要的地方時,中央政府--它可以決定把錢花在什麼地方--從央行(印鈔票的央行)那裡借錢,這樣它就可以把錢花在需要花的地方。在美國,美聯儲在2020年4月9日宣佈了這一計劃。這種通過印錢買債(稱為債務貨幣化)的方式,作為一種獲取金錢和將財富從擁有金錢的人手中轉移到需要金錢的人手中的方式,比起徵稅,導致被徵稅的人生氣,在政治上要好得多。 這就是為什麼到最後央行總是印鈔票、貶值的原因

當政府印了很多錢,買了很多債,所以錢和債的數量都增加了,就會使錢和債的價格便宜化。這實質上是向擁有這些錢和債的人徵稅,使債務人和借款人更容易得到錢。當這種情況發生得足夠多,使這些錢和債務資產的持有者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他們就會尋求出售他們的債務資產和/或借錢,以獲得他們可以用廉價的錢來償還的債務。他們還經常將財富轉移到其他的財富存儲地,如黃金、某些類型的股票和/或其他地方(如另一個沒有這些問題的國家)。在這種時候,央行通常會繼續印錢,直接或間接地購買債務(例如,讓銀行代為購買),並禁止貨幣流向對沖通脹的資產、替代貨幣和替代場所。

這樣的通脹期要麼刺激貨幣和信貸擴張,為另一次經濟擴張提供資金(這對股票有好處),要麼貨幣貶值,從而產生貨幣通脹(這對黃金等通脹對沖資產有好處)。在長期債務週期較早的時候,當未償債務數額不大,有很大的空間通過降息來刺激(如果不降息,就印錢和買入金融資產),那麼信貸增長和經濟增長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長期債務週期較晚的時候,當債務數額較大,沒有太多空間通過降息(或印錢和買入金融資產)來刺激,那麼伴隨著經濟疲軟而出現貨幣通脹的可能性就越大。

過度印製法定貨幣會導致債務資產的拋售,以及之前描述的銀行 "擠兌 ",最終降低了貨幣和信用的價值,促使人們逃離貨幣和債務(如債券)。他們需要決定他們將使用何種替代性的財富存儲方式。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他們通常會轉向黃金、其他貨幣、其他國家沒有這些問題的資產,以及能夠保留其實際價值的股票。有些人認為,需要有一種可供選擇的儲備貨幣,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沒有可供選擇的貨幣的情況下(例如,在中國和羅馬帝國),貨幣體系崩潰和向其他資產奔走的動態是一樣的,在沒有可供選擇的貨幣的情況下(例如,在中國和羅馬帝國),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貨幣的貶值導致貨幣貶值,讓人們從貨幣和貨幣中的債務跑到別的地方去。當貨幣貶值的時候,人們會奔向一連串的東西,包括德國魏瑪共和國的石頭(用於建築)。

通常情況下,在這個階段的債務週期中,也會出現貧富差距和價值差距過大造成的經濟壓力,這就導致了更高的稅收和貧富之間的爭鬥,這也使得那些擁有財富的人想要轉移到硬資產和其他貨幣和其他國家。自然而然,那些執政的國家的人也就想阻止這種債務、貨幣、國家的外逃。所以,在這種時候,政府就會加大對黃金等資產的投資難度(例如,通過取締黃金的交易和所有權)、外國貨幣(通過取消其交易能力)、外國貨幣(通過建立外匯管制來防止資金流出國境)。最終,債務基本上被消滅,通常是通過讓錢多而便宜地還錢,使貨幣和債務都貶值。

當這種情況變得極端,以至於貨幣和信貸體系崩潰,債務貶值和/或違約時,政府通常不得不回到某種形式的硬通貨,以重建人們對貨幣作為財富儲存的價值的信心,從而恢復信貸增長。很多時候,儘管並非總是如此,但政府往往會將其貨幣與某種硬通貨(如黃金或硬儲備貨幣)掛鉤,並承諾允許新貨幣的持有者將其兌換成硬通貨。有時,這些硬通貨是另一個國家的硬通貨。例如,在過去幾十年裡,許多弱貨幣國家將其貨幣與美元掛鉤,或者乾脆將其經濟美元化(即,將美元作為自己的兌換媒介和財富儲存地)。

回顧一下,在長期的債務週期中,持有債務作為一種提供利息的資產,在週期初期沒有大量債務未還的時候,持有債務通常會有回報,但在週期後期有大量債務未還,且更接近於違約或貶值的時候,相對於給出的利息而言,持有債務是有風險的。所以,持有債務(如債券)有點像持有一個定時炸彈,在它還在滴答的時候給你獎勵,在它爆炸的時候給你爆炸。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大爆炸(即大違約或大貶值)大概每50到75年就會發生一次。

這些債務和註銷債務的週期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制度化了。例如,舊約聖經規定每50年有一年的禧年,在這一年中,債務被免除(利未記25:8-13)。知道債務週期會在這個時間表上發生,使每個人都能以理性的方式行事,為之做準備。幫助你瞭解這個動態,使你做好準備,而不是被它嚇到,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因為大多數人對這個週期與他們所經歷的事情並不太注意,諷刺的是,越是接近自爆的人往往越是覺得安全。那是因為他們一直持有債務,並享受著這樣做的回報,而且從上一次爆倉的時間越長,隨著上一次爆倉的記憶消退,他們就越是舒服--即使持有這筆債務的風險上升,而持有這筆債務的回報下降。盯住需要償還的債務相對於需要償還的硬性資金量,以及相對於債務人償還債務的現金流和借出資金的利息回報,就可以評估持有這顆定時炸彈的風險/回報。


The Long-Term Debt Cycle in Summary

長期債務週期概述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re have always been three types of monetary systems:


Hard Money (e.g., metal coins)

“Paper Money” claims on hard money

Fiat Money (e.g., the US dollar today)


幾千年來,一直以來,貨幣制度有三種類型。

硬通貨-金屬貨幣;

"紙幣 "對硬通貨有要求權;

法定貨幣;

硬通貨是限制性最強的制度,因為除非增加作為貨幣的金屬或其他有內在價值的商品即貨幣的供應量,否則貨幣無法創造出來。在第二種制度中,貨幣和信用更容易創造,所以硬通貨的債權與實際持有的硬通貨的比例上升,最終導致銀行 "擠兌"。其結果是a)違約,即銀行關門,儲戶失去了硬資產,和/或b)債權貨幣貶值,也就是儲戶拿回來的錢少了。在第三種類型的制度中,政府可以自由創造貨幣和信用,只要人們繼續對貨幣有信心,這種制度就能發揮作用,而當人們沒有信心時,這種制度就會失效。

縱觀歷史,各國在這些不同類型的制度之間過渡,都有其合理的原因。當一個國家需要的貨幣和信用比它目前擁有的更多時,無論是為了應對債務、戰爭還是其他問題,它自然會從第一種類型過渡到第二種類型,或者說第二種類型過渡到第三種類型,這樣它就有了更多的印鈔的靈活性。那麼創造了太多的貨幣和債務就會貶值,導致人們從持有的債務和貨幣作為財富的儲藏品中解脫出來,轉而回流到硬資產(如黃金)和其他貨幣中。由於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財富衝突的時候,有時也會發生戰爭,所以通常也會有一種想脫身的願望。這類國家在恢復信用市場之前,需要重新建立起對貨幣作為財富儲藏庫的信心。

下圖傳達了這些不同的過渡。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從宋代到魏瑪德國,有很多國家從約束型貨幣(第一類和第二類)全面過渡到法幣,然後隨著舊的法幣超發,又回到約束型貨幣。


橋水基金Dalio:貨幣、信貸與債務

如前所述,這個大的債務週期是長期的--大約50至75年----最後的特點是債務和貨幣體系的重組。這些重組的突發性部分--即債務和貨幣危機時期--通常發生得很快,僅持續數月至三年,這取決於政府採取這些措施所需的時間。然而,這些舉措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可能是長期的。例如,這些情況會導致儲備貨幣停止成為儲備貨幣。在這些貨幣制度中,每個國家通常都會發生兩到四次大的債務危機,也就是說,大到足以導致銀行業危機和債務減記或貶值30%或更多,但還不足以打破貨幣體系。因為我在許多國家投資了大約50年,經歷了幾十個國家的債務危機。它們的運行方式都是一樣的,這在我的《駕馭大債務危機的原則》一書中有更深入的解釋。


Having a Reserve Currency Gives a Country Incredible Power

擁有儲備貨幣讓一個國家擁有強大的力量

儲備貨幣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使用的貨幣,是一種作為交換媒介和財富儲藏的貨幣。使用越廣泛、依賴越多,儲備貨幣和擁有儲備貨幣的國家的實力就越強。在此,我冒著重複一些我已經講過的東西讓大家覺得無聊的風險,現在我就來回顧一下美國的情況,以及美國和美元讓世界處於現在這個位置的情況。

如前文所述,世界新秩序是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開始的,1944年佈雷頓森林協定使美元在1944年成為世界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國和美元自然而然地符合這個角色,因為戰爭結束時,美國政府持有的黃金約佔世界黃金的2/3(當時是世界貨幣),佔世界經濟產量的50%,並且是軍事強國,在軍事上占主導地位。新的貨幣體系是第二類(即硬通貨的債權)貨幣體系,即以 "紙質美元 "為債權的黃金可以由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以35美元/盎司的價格兌換一盎司黃金。當時,個人擁有黃金是非法的,因為政府領導人不想讓黃金與貨幣和信用競爭,成為財富的儲藏品。所以,在當時,黃金就是銀行裡的錢,而紙幣就像支票簿裡的支票一樣,可以上繳真金白銀。在這個新的貨幣體系建立的時候,美國政府每擁有一盎司黃金就有50美元的紙幣,所以幾乎100%有黃金做後盾。其他主要的美國盟國(如英國、法國和英聯邦國家)或受美國控制的國家(德國、日本和意大利)都有美國控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在此後的幾年裡,美國政府為了給自己的活動提供資金,花費的資金超過了稅收收入,所以不得不借錢,這就造成了更多的美元債務。美國聯邦儲備局允許創造出更多的黃金債權(即美元計價的貨幣和信貸),而不是在那個35美元的價格下可以實際兌換成黃金。隨著紙幣換成了硬通貨(黃金),美國銀行中的黃金數量下降的同時,其上的債權也在繼續上升。結果,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像1933年3月5日的羅斯福總統一樣,違背了美國允許紙幣持有者上繳黃金的承諾,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了。於是,美元對黃金和其他貨幣貶值。這時,美國和所有國家都進入了第三類貨幣體系。如果你想讀一讀關於如何從舊貨幣體系到新貨幣體系的過程的精彩描述,我推薦保羅-沃爾克的《改變命運》,他是美國新貨幣體系如何運作的主要談判者。

這種向貨幣體系的轉變使美聯儲和其他中央銀行得以創造大量以美元計價的貨幣和信貸,這導致了1970年代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從美元和以美元計價的債務向商品、服務和黃金等保值資產外逃。這種對美元債務的恐慌情緒也導致了利率的上升,並將1944年固定在35美元的金價在1971年與美元脫鉤,1980年還到達670美元的高位。

在20世紀70年代,貨幣和信貸是這樣管理的,借入美元並將其轉化為商品和服務是有利可圖的,所以許多國家的許多實體主要通過美國銀行借入美元來做這件事。結果,全球範圍內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迅速增長,美國銀行把美元借給這些借款人,賺了很多錢。這種借貸導致了債務週期中經典的債務泡沫部分。恐慌性地脫離美元和美元債務資產,轉而進入通脹保值資產,以及快速借入美元和進入債務的速度加快。這就造成了1979-82年的貨幣和信用危機,在這一時期,美元和以美元計價的債務面臨著不再成為公認的財富儲備的風險。當然,普通老百姓並不瞭解這種貨幣和信貸動態是如何運作的,但他們以高通脹和高利率的形式感受到了它,所以這是一個巨大的政治問題。卡特總統和大多數政治領導人一樣,對貨幣機制不是很瞭解,他知道必須要做一些事情來阻止它,於是任命了一個強有力的貨幣政策制定者保羅-沃爾克。幾乎所有關注這種事情的人,包括我在內,都對他的一言一行掛在嘴邊。他足夠強大,能夠做一些痛苦但正確的事情來打破通貨膨脹的後方。他成為我的英雄,並最終成為我的好朋友,因為他偉大的人品和能力,我也喜歡他的睿智幽默。

德國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認為,為了應對這種貨幣通脹危機,打破通貨膨脹,沃爾克收緊了貨幣供應量,將利率推到了 "自耶穌基督以來 "的最高水平。債務人不得不在收入和資產貶值的同時,支付更多的償債款。這使債務人受到擠壓,需要他們出售資產。由於對美元的巨大需求,美元走強。由於這些原因,通貨膨脹率下降,這讓美聯儲降低了利率,讓美國人的貨幣和信貸寬鬆。當然這些資產下跌的債務人和持有這些資產的人當然就破產了。所以在80年代,這些債務人,尤其是外國債務人,尤其是新興國家的債務人,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蕭條和債務重組期。 美聯儲通過提供美國銀行所需的資金來保護美國銀行,而美國的會計制度則通過不要求銀行將這些壞賬作為損失來核算,也不要求銀行將這些債務資產以現實的價格來估價,從而保護了美國銀行不至於破產。這個債務管理和重組過程一直持續到1991年,通過以當時美國財政部長尼古拉斯-布雷迪(Nicholas Brady)的名字命名的 "布雷迪債券協議 "完成了這一債務管理和重組過程。這整個1971-91年的週期,幾乎影響了世界上所有的人,是美國脫離金本位的結果。它導致了70年代的通脹和通脹對沖資產的飆升,導致了1979-81年的緊縮,以及非美國債務人大量的通縮債務重組,通脹率下降,80年代的債券和其他通縮資產表現出色。整個時期有力地證明了美國擁有世界儲備貨幣的力量,以及該貨幣的管理方式對世界各國的影響。

從1979-81年那個以美元計價的通貨膨脹率和以美元計價的利率的高峰期到現在,通貨膨脹率和利率都降到了接近0%。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美元計價貨幣制度以來,利率和通脹率的整個大循環上下浮動。


橋水基金Dalio:貨幣、信貸與債務


在整個這段時間裡,包括這些波動,世界上以美元計價的貨幣、信貸和債務以及其他非債務性負債(如養老金和醫療等)相對於收入而言持續上升,特別是在美國,因為美聯儲有獨特的能力支持這種債務增長。

20世紀80年代債務重組完成後,90年代全球新的貨幣、信貸和債務的增加又開始了,這再次產生了繁榮,導致了以債務為資金的投機性投資購買,成為2000年破滅的網絡泡沫。這導致了2000-01年的經濟下滑,刺激了美聯儲放寬貨幣和信貸,將債務水平推到了新的高點,又一次產生了繁榮,2007年又變成了另一個更大的債務泡沫,2008年破滅,這導致了美聯儲和其他儲備貨幣國家的央行再次放寬,導致了剛剛破滅的這一個新的泡沫(新冠)。然而,這一次應對經濟下滑所需要的貨幣和信用創造卻被人為地設計了不同的方式。

短期利率在2008年達到了0%的水平,而這個降息的幅度還不足以形成貨幣和信貸擴張的需要。通過降息刺激貨幣和信貸增長是央行的首選貨幣政策。我稱其為 "貨幣政策1"。由於中央銀行不再採用這種方法,他們轉而採用第二種貨幣政策(我稱之為 "貨幣政策2"),即印鈔票和購買金融資產,主要是國債和一些優質債務。他們最後一次需要這樣做,是因為利率已經達到0%,從1933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戰爭年代。這種做法被稱為 "量化寬鬆 "而不是 "債務貨幣化",因為聽起來沒有那麼大的威脅性。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儲備貨幣央行都是這樣做的。這導致了下一個貨幣/信貸/經濟模式,一直持續到我們現在所處的經濟衰退。


The paradigm that began in 2008 worked as follows.

2008年開始實施的模式如下:

中央銀行通過印鈔票和購買債券,就像1933年開始的那樣,中央銀行保持了貨幣和債務擴張週期。他們通過購買這些債券,推高了債券價格,併為這些債券的賣家提供現金,導致他們購買其他資產。這推高了這些資產的價格,而隨著這些資產價格的上漲,又推低了未來的預期收益率。由於利率低於其他投資的預期收益率,而債券收益率和其他未來預期收益率相對於投資者為其各種支出義務提供資金所需的收益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因此,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借錢購買他們預期收益高於借貸成本的資產。這既推高了這些資產的價格,又造成了新的債務泡沫的脆弱性,如果他們購買的資產所產生的收益低於其借款成本,就會產生新的債務泡沫。 由於長期和短期利率都在0%左右,而且央行購買債券的資金無法刺激經濟增長和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我覺得第二種貨幣政策顯然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因此需要第三種貨幣政策--"貨幣政策3",即MP3。第三種貨幣政策的運作方式是,儲備貨幣的中央政府增加借貸,並將支出和貸款定位於他們想要的地方,而儲備貨幣的中央銀行則創造貨幣和信貸,併購買債務(可能還有其他資產,如股票等),為這些購買提供資金。雖然我不會在這裡解釋各種方法,但我在我的書《應對大債務危機的原則》(Principles for Navigating Big Debt Crises)中已經解釋了這些方法,你可以在這裡免費在線獲取。

因此,在我們發生大流行病引起的經濟衰退之前,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這條道路是必要的。如果你想看相關的研究文章,更深入地研究這些問題,就像我當時所做的那樣,你可以在Economicprinciples.org上找到它們。

無論如何,在整個時期,債務和非債務義務(如養老金和醫療保健)相對於收入繼續上升,而中央銀行設法壓低了償債成本(見我的報告 "大局觀",對即將到來的 "擠兌 "將導致的 "擠兌 "有更完整的解釋)。這就把利率推向了零,並使債務長期化,從而使本金支付率降低。這些條件--即,中央銀行擁有大量的債務,利率在0%左右,因此不需要支付利息,並且將債務結構化,使債務長期償還,從而使本金可以分散,甚至可能不償還--意味著中央銀行創造貨幣和信貸的能力幾乎沒有限制。這一系列的條件為接下來的事情奠定了基礎。

冠狀病毒引發了世界各地的經濟和市場衰退,造成了收入和資產負債表的窟窿,特別是對那些收入受到衰退影響的債務實體來說,更是如此。傳統上,中央政府和央行必須創造貨幣和信貸,才能把錢和信貸送到他們想救的實體手中,如果沒有這些錢和信貸,這些實體在財政上是無法生存的。所以,2020年4月9日,美國中央政府(總統和國會)和美國央行(美聯儲)宣佈了一項大規模的貨幣和信用創造計劃,其中包括所有經典的MP3技術,包括直升機貨幣(政府直接支付給公民)。這基本上就是羅斯福在1933年3月5日宣佈的內容。

雖然病毒引發了這一特定的金融和經濟衰退,但最終還是有其他因素引發了這一特定的金融和經濟衰退,而且不管是什麼因素引發的,其動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因為只有MP3才能扭轉經濟衰退。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中國人民銀行也都做出了類似的舉動,不過最重要的是美聯儲做了什麼,因為它是美元的創造者,而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和信用。

目前,美元在全球的國際交易、儲蓄、借貸中約佔55%。歐元區的歐元約佔25%。日元佔比不到10%。中國的人民幣佔2%左右。其他大多數貨幣雖然在國家內部使用,但在國際上並不是作為交換媒介或財富的儲存地,大多數其他貨幣都是在國內使用。那些其他的貨幣,即使是那些國家的聰明人,以及那些國家以外的幾乎所有的人,也不會把它們作為財富的儲藏品。相比之下,我提到的儲備貨幣,就是全世界大多數人喜歡儲蓄、借貸、交易的貨幣,大致比例是我剛才提到的百分比。

擁有世界儲備貨幣的國家擁有驚人的力量--儲備貨幣可能是最重要的力量,甚至超過了軍事實力。這是因為當一個國家擁有儲備貨幣時,它可以像美國現在這樣印錢、借錢來消費,而那些沒有儲備貨幣的國家則必須獲得他們所需要的錢和信貸(以世界儲備貨幣計價)來進行交易和儲蓄。比如說現在,截止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那些有很多債務需要償還的人,他們需要更多的美元來購買商品和服務,而現在他們的美元收入已經下降了,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美元來購買商品和服務,他們強烈地要求用美元來交易。

如第一章中描繪了衡量一國國力上升和下降的八項指標的圖表所示,儲備貨幣實力(以該貨幣的交易和儲蓄份額來衡量)明顯落後于衡量國家實力的其他指標。美國和美元的情況也是如此。例如,在1944年,當美元被任命為世界主要的儲備貨幣時,美國擁有世界上約2/3的黃金被各國政府持有(當時被認為是貨幣),約佔世界GDP的一半。今天美國的GDP只佔世界GDP的20%左右,但仍佔全球儲備的60%左右,國際交易量的一半左右。所以,美元和以美元為基礎的貨幣和支付體系仍然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相對於美國的經濟規模而言,它的規模是巨大的。

和所有印製儲備貨幣的銀行一樣,美聯儲現在處於強勢但尷尬的地位,它的貨幣政策的運行方式對美國人有利,但對世界上其他依賴美元的國家來說,可能並不是好事。比如美國中央政府最近剛剛決定借錢給它和美元信貸給美國人,美聯儲決定購買美國政府的那筆國債和更多的其他美國人的債務,幫助他們度過這次金融危機。可以理解的是,其中幾乎沒有多少會流向外國人。歐洲央行也會對歐元區的人做類似的事情。在世界舞臺上還比較小的日本央行也會為日本人做同樣的事情,中國人民銀行也會為中國人做同樣的事情。其他幾個相對較小的國家(如瑞士)也許可以為本國人民做類似的事情,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會像美國人那樣,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錢和信貸來填補收入和資產負債表的窟窿。這種國家無法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硬通貨的動態就像1982-91年期間發生的事情一樣,只是這次不能大幅削減利率,而在1982-91年的那個時期,利率可以大幅削減。

與此同時,非美國人(即新興市場、歐洲國家和中國等非美國人所欠的美元債務約為20萬億美元(比2008年時高50%左右),其中短期債務不到一半。這些美元債主要拿出美元來償還這些債務,他們要拿出更多的美元來購買世界市場上的商品和服務。所以,美國通過擁有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擁有世界上生產這種貨幣的銀行,並有能力把這些需要的美元放在美國人手中,就可以比其他國家的政府更有效地幫助美國人,幫助自己的國民。同時,美國也有可能因為製造了太多的貨幣和債務而失去這種特權地位。在本章的附錄中,我們將更深入地研究曾經擁有儲備貨幣的國家是如何失去儲備貨幣的,以及貨幣貶值是如何運作的。


In Summary 簡而言之

回過頭來從大的角度看這一切,我想說的是1)經濟部分(即貨幣、信貸、債務、經濟活動和財富)和2)政治部分(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上升和下降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通常情況下,大週期開始於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也就是說,一個新的國內和國際運作方式,包括新的貨幣體系和新的政治制度。最後一次大週期開始於1945年。因為在這樣的時候,衝突之後,有了主導的大國,大家都不願意打仗,人們也厭倦了打仗,於是就有了和平重建和日益繁榮的局面,而這種繁榮是由可持續的信貸擴張來支撐的。之所以說是可持續的,是因為收入的增長超過或跟上了償還不斷增長的債務所需的償債支出,也是因為央行有能力刺激信貸,經濟增長很大。一路走來,有短期的債務和經濟週期,我們稱之為衰退和擴張。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者將過去的收益推斷到未來,並借錢來押注這些收益繼續發生,這就在貧富差距擴大的同時產生了債務泡沫,因為有些人比其他人從這種賺錢的上漲中獲益更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央行耗盡了有效刺激信貸和經濟增長的能力。隨著貨幣越來越緊縮,債務泡沫破裂,信貸收縮,經濟也隨之收縮。同時,當貧富差距大、債務問題大、經濟萎縮時,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往往會發生爭奪財富和權力的鬥爭。在這種債務和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通常會創造貨幣和信貸和(或)貨幣貶值。這些事態發展導致債務、貨幣體系、國內秩序和世界秩序的重組。然後,事情又開始了。雖然沒有一個完全是這樣的,但幾乎所有的情況都是這樣。比如說,雖然債務泡沫破滅一般會導致經濟收縮,而貧富差距大的經濟收縮一般會導致內鬥和外鬥,但有時秩序又有點不同。但是,更多的時候,貨幣、信用、債務週期導致經濟的變化,而經濟的變化又會導致國內和國際政治的變化。


橋水基金Dalio:貨幣、信貸與債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