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烏江貢米 綠洲之上的滄海一粟

「地理」乌江贡米 绿洲之上的沧海一粟

「地理」乌江贡米 绿洲之上的沧海一粟
「地理」乌江贡米 绿洲之上的沧海一粟

市農科院專家現場指導烏江貢米科學化栽培,按照老傳統種植的烏江貢米顆粒飽滿、稻穀金黃。 (王將 攝)

出世者曰:指間一沙,即是世界。

入世者雲:滄海一粟,足養蒼生。

位於河西走廊的古城張掖,是一塊蒼天厚愛的綠洲沃土。它因祁連山的天然佑護,地域廣袤,水草豐茂,土地肥腴,自漢代戍邊設郡以來,屯田墾植、耕作農業的腳步就從未停止,故而物產豐富、積糧有餘。在謀求溫飽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張掖曾以全省5%的耕地提供了35%的商品糧,素有甘肅“米糧川”之稱。因季風吹拂、四季鮮明,張掖既有北地脊骨的塞上風光,又有江南神韻的秀麗景色,“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是其經典寫照。所謂寶地自有美產,張掖亦不例外,其中烏江大米,就是斯地出產的傳統農業特色產品,是遺落在塞外綠洲上的滄海一粟。

一、烏江大米,寶地美產

回顧歷史,為生而作,為食而勞,始終是生存發展的不二法則。華夏先祖圍繞圖溫飽、謀生存的主線,始終走在優化汰選食物的道路上,追求食物量大質優是終極目標,而凡能進化傳承的品種,必是物競天擇的珍品。在五花八門的食品中,五穀(稻、黍、稷、麥、菽)既是決定溫飽的關鍵,又是養身康健的主食。五穀當中,稻米為首,中國則是水稻的故鄉。中國水稻的主產區在江南,曾有“湖廣熟、天下足”的民諺,所以水稻被封建王朝稱為“安民鎮國之寶”,在糧食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北人好面,南人則米。幾千年來形成的南北兩大農業佈局,一是黃河流域以麥為主的旱作農業,二是長江流域適宜種稻的稻作農業,造就了“南米北面”這一主食格局。中國考古發現顯示,水稻種植改良,約有9000年的歷史,僅我國發現稻穀遺址就有120多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其出土的雙鳥紋象牙蝶形器,昭示著稻文化在古代中國的輝煌歷史。

「地理」乌江贡米 绿洲之上的沧海一粟

烏江貢米精包裝產品展示,讓百姓再次喚醒了舌尖上的鄉愁。(宋進林 攝)

水稻性喜溼熱,多在南方種植。據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稻穀播種面積4.53億畝,佔到總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晏子春秋》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水稻則不然,其適應性強,在西北曠野,若氣候溫熱,亦可落水生長。甘肅是塞外寶地,像一塊巧奪天工的碧玉,鑲嵌在西部崇山峻嶺間,又像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勾勒出大漠草原的雄奇偉岸。這裡彙集千姿百態的山川河嶽,擁有除海洋和島礁之外的全部地貌。

這裡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燦爛的文明。甘肅能種水稻的地方,有靖遠黃河沿岸、臨夏大夏河岸、張掖黑河沿岸。其中地處河西走廊的張掖市甘州區,因兩山夾峙,河流遍佈,逼似江南風光,美稱“塞上江南”,為甘肅水稻集中產區之一,面積最多時保持在5萬畝左右。雖然面積不大,但如星羅棋佈。而往往物以稀為貴,西北稻米名聲俱佳,其中烏江鎮所產水稻,以品質優良著稱,史上為皇家貢品。

絲路重鎮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斯地由南部祁連山水源涵養區、中部黑河溼地、北部荒漠三大生態系統組成,彙集雪峰冰川、戈壁沙漠、丹霞丘陵、湖泊溼地、綠洲沃土等奇觀於一域,其中祁連山、黑河水與張掖古城是“一山一水一古城”的詩意組合,而水稻為這幅水墨畫卷平添了一抹靚麗之色。

張掖稼穡歷史悠久、聞名絲路。西夏佔據河西時,“耕稼之事,略與漢通”,黑河流域的張掖綠洲和額濟納屯田區都成為西夏的重要糧倉。《金史·西夏傳》載:“甘、涼各有灌溉,土境雖小,能以富強,地勢使然。”至唐以來,張掖農業日益發達。陳子昂在《上武后疏》中分析道:“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盜,內得以營農,取數年之收,可飽士百萬,則天兵所臨,何求不得哉!”以至於到了宋朝,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評說:“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闔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出隴右。”

史上之西域,為世界文明重地,是絲路文明的融匯之所。玉門以西,蔥嶺以東,皆為西域之地。河西走廊位於絲路中段,是通向西域的咽喉孔道,進為兵家用武之地,退為稼穡屯墾之所。因此,誰佔據河西,即可捍衛西域;誰經營河西,則能睥睨中西。歷史上的統治王朝,既全力逐鹿中原,更不忘經營西域,推行屯田策略,為國家長久計。這一點,唐人陳子昂考察張掖後,在《上武后書》中說:“甘州屯田廣夷,倉庾豐衍,地廣粟多,所積四十萬斛,瓜肅以西,皆仰其諢。”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農業的國度,能種水稻的地方,多為魚米之鄉,是富庶文明的代名詞。

二、烏江貢米種植史,就是一部古代版的有機農業耕作史

甘州區烏江鎮位於黑河中游,緊依張掖國家溼地公園,其地形為紡錘狀,從東到西沿黑河分佈,其西北方向有一片沙窩,殘存著二座神秘的古城遺址,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長約10公里,史稱黑水國遺址,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集漢唐古城、史前遺址、古寺院遺址、古屯莊、古墓葬為一體,在考古界有“河西文物寶地”之稱。數千年來,這裡地勢低窪,河汊密佈,水草豐茂,其東南又有溼地湖泊,是東去西歸的必經之地。

清乾隆朝鐘賡起所修《甘州府志》載,黑水國其地在唐為鞏囤驛,元為西城驛,明則稱小沙河驛。黑水國與烏江隔河相望,選擇在黑水國建城,應該是與斯地灌溉便利、農耕豐碩有關。據《元和郡縣誌》記載,置觻得郡,烏江在羌谷水之濱,漢初為“匈奴觻得王所居”。《太平寰宇記》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置張掖郡,治所觻得,在城西北四十里,即烏江所在地。

烏江是甘州人文領域的一枚腳印,斯地因水而名,因人而文,因地而興。千年的黑河水,涵養一脈文化之根,留存多處文化遺蹟。鎮中央有座古堡,名曰魁星樓,已逾三百多年,夯土為基,青磚圍砌,木構兩層,雕樑畫棟,四簷高挑,氣勢雄偉。四周懸掛名人題寫的“魚米之鄉”“古閣重光”等匾額,鄉野之民素有“魁星點鬥、獨佔鰲頭”的奉仰之情。斯地百姓弘文重道,既有舉族敬仰的祭聖宮,又有祈雨求神的玉皇廟,與塔兒渠首、黑河渡口、磨坊遺址等文物遺存,構成烏江一段段美麗的故事傳說。

據地方誌記載,甘州所產水稻有粳、糯二種,生長期長,品質特好,是大米中的精品,但又以烏江堡所產稻米最為著名,自唐以來列為貢米進獻朝廷,也成為軍糧儲備的首選。《舊唐書·郭元振傳》載:“武后長安元年,甘州刺史李漢通置屯田,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這是烏江種植水稻最早的記載。《元史》記載,董文用以中興省郎中身份到河西督墾,開渠引水,從中興(今銀川)引進稻種,仿寧夏之法種植,視為改進水稻種植良法。光緒元年(1875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在甘州、高臺等地採購軍糧,訂購烏江大米千餘石,備以收復新疆。民國時,張掖稻米不斷恢復壯大,除供足自用外,輸往蘭州、武威、敦煌、新疆等地,年產約63000餘市石。

明清時期,張掖水稻種植沿黑河流域迅速發展,形成東至甘州城北靖安,西到高臺縣西北的黑泉、羅城,綿延二百里的水稻產區。在中國萬千稻米品種中,烏江貢米能脫穎而出,有其不可複製的優勢。其一為水,祁連雪水孕育的黑河,出鶯落峽口後,大部沿主河道流淌,小股則滲透地下。因烏江地勢低下,海拔在1412米-1500米之間,是全區六大泉水溢出帶之一,至烏江,黑河水又湧出,其中路家老灣至今仍有萬眼泉水匯聚,形成數條支流。烏江水之富足,在甘肅首屈一指。而雪泉之水,冰清玉潔,種植水稻得天獨厚。其二為土,烏江是一塊因水而生的福地,水潤之處皆為溼地,佔其全境三分之二,溼地土層中厚積腐質物,其色黃中透黝黑,黏稠而不失疏鬆,多為潮平土、潮立土,面積約有8000畝,多在平原村、東湖村地帶,為水稻所獨喜。據地質勘測,這裡硒元素高出正常值的2倍,為河西走廊富硒地帶,是優質農產品絕佳生產地。其三為光,張掖地處北緯38度,光照時間足,晝夜溫差大,烏江水稻生長週期180天,年日照3000小時以上,是南方普通大米的兩倍,使稻米直鏈澱粉降低,有機幹物質增多,稻米不佐菜餚,而香氣四溢。其四為純,河西走廊為南北兩山夾峙的孔道,外來物種與病毒不易入侵,烏江水下土壤中天然肥料充足,使得水稻品種純良,幾無病蟲害侵擾,不需要施化肥噴農藥,為天然綠色環保食品。能四者兼具者,全國產稻區絕無僅有,足見烏江貢米之金貴。而甘州金花寨小米與金南瓜之所以馳名全國,也主要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

說起烏江貢米,必提白、黑芒稻,這是傳承千年、不被同化的古老稻種。麥有麥芒,稻有稻芒。南宋詩人范成大有田園詩云:“泉清土沃稻芒早,縣古林深槐癭高。”烏江白、黑芒稻,其芒長約半寸,如人之發須,其米有一紅線貫穿全粒,為其迥別眾稻的鮮明特徵。純正的白、黑芒稻米體長個大,外形獨特,晶瑩剔透,宛如籽玉。米香濃郁,入口筋柔,不僅是封建王朝皇家御膳房的上等美味,也是千百年來百姓舌尖記憶中的鄉愁。河西走廊多以麵食為主,稻米是稀缺之物。當地百姓煮米時,多用柴火灶,架一口鐵鍋,將稻米以清水淘洗入鍋,放水略多,先武火燒滾,後文火燜煮。待稻米七八成熟,湯中漂起一層浮油——這是烏江貢米的精華,即可將大米與多餘米湯分離,以小火瀝乾米中之湯,然後用蔥花熗油入飯,其狀瑩瑩如珠,其色白綠相間,其味香芬四溢。一鍋白米飯,無須下飯之菜,難忘入口之甘;一盆白米湯,混沌不失清香,常飲體健身輕。

農耕文明的核心是應時取宜。傳統種植白、黑芒稻,講究“五老”之說,即老時間、老地塊、老品種、老把式、老方法。所謂好米有道,稻亦有道,古法耕種,好米天成,這是烏江貢米品質譽延千年的奧秘。烏江貢米種植選地多在地勢低的近泉眼處,一則灌溉方便,二則地力肥沃。待頭年稻米收割之後,稻農就結隊而往,從甘州南山荒灘上,採集叫“黃茅頭”(綠肥)的植物。其草顆粒多肉、纖維素大,以車載驢駝運到田裡,立冬前深翻埋土發酵漚制,來年即為優質底肥,能培肥地力,又綠色環保。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春分後灌水入田,平整田畦;四月穀雨泡種育秧;五月立夏前後即可插稻。至七月入暑水稻拔節期,農民又將苦豆子(學名苦參)割來拋撒入稻田,用腳踩入稻根旁,作為綠肥供稻吸收。至十月寒露前,揮鐮收穫稻穗。這種以草養稻、綠色種植的原始之法,無不閃爍著農民耕作智慧的光芒。所以觀察烏江貢米種植生育史,就是一部古代版的有機農業耕作史。

「地理」乌江贡米 绿洲之上的沧海一粟

五月是烏江貢米的插秧季節,稻農在一排排稻秧中注滿收穫的希望(宋進林攝)

三、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烏江水稻種植進入黃金期。1954年,烏江農業合作化運動深入開展,第九區(賈寨村)農業合作社成立,是張掖縣最早的農業初級社,其中水稻成為合作社重點發展的農作物。烏江水稻種植的繁盛期,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前後。1985年,烏江鄉政府從寧夏引進水稻插秧技術和水稻新品種,當年試驗7畝成功,次年開始推廣。1987年11月,張掖市委、市政府在烏江鄉召開表彰大會,對插秧水稻奪高產的合作社和農戶進行表彰。1989年,張掖市委、市政府在烏江鄉管寨村召開推廣插秧稻現場觀摩與經驗交流會。1990年,張掖市被列為水稻基地建設市縣之一,省農牧廳投資60萬元用於烏江治理鹽鹼潮化地,促進水稻生產發展。並從日本引進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水稻平均單產比水育密植稻增產150公斤。為保證該項技術的迅速推廣,張掖市堅持領導、技術人員和群眾三結合,試驗、示範和推廣三結合,研究、培訓和生產三結合的“三個三結合”工作方法。1991年9月,北方地區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現場會在烏江召開,來自全省各地州市、黑龍江省及日本的92名代表參加會議。1995年,烏江大米被國家國內貿易部冠名為“中華老字號”產品,並頒發證書,烏江貢米聲名鵲起。

據張掖市農科院原生態高質農業研究所所長鄭榮介紹,她曾帶烏江貢米及國內馳名的另外三類大米前往北京一家權威專業食品營養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發現烏江貢米硒含量為4.52微克/100克,另外三類大米的硒含量均為3微克/100克;烏江貢米維生素B1含量為0.13毫克/100克,其它三類大米都僅為0.02毫克/100克。其微量元素、維生素含量均比其它地區要高出許多。據原烏江鎮副書記宋進林介紹:2010年開始,由於制種玉米麵積產值逐年上揚,許多村社實施排陰治鹼項目,部分水田改為旱田,改種制種玉米,水稻面積逐年縮減,而傳統的烏江老品種水稻近乎銷聲匿跡。到2015年,全鎮水稻種植面積已不足百畝,一個繁衍千百年的優良品種瀕臨消失。烏江大米歷史悠久,品質優良,市場前景廣闊,難道就這樣讓它悄然消失?

傳統農業是農耕文化的根。烏江貢米的遭遇,引起了張掖市、甘州區的高度重視。2015年,原甘州區政府區長張玉林現場調研後做出安排,提出“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的指導思想,對烏江貢米進行全方位復興發展。由張掖市農科院牽頭的搶救性保護工作隨即展開,把烏江貢米納入保護農業生態、傳承農耕文化的重要範疇,在結構調整中統籌考慮、適當引導,保證傳統農業佔有一席之地。提出“南有花寨小米,北有烏江大米”口號, 採取引種和淘換的方式,把品質好、有市場的留下來,烏江貢米提純復壯,按照原種、原物、原地、原生態、原方法、原規律的保護原則,對農村多年來有影響的老品種進行統一留存、恢復壯大,確保烏江貢米這個“滄海遺珠”不流失。

平原村農民趙學兵是烏江貢米的現代傳承人。老趙年已50多歲,種植水稻30多年,是村裡的水稻土專家。2016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趙學兵牽頭成立張掖西大湖現代農業開發公司,以每畝700元的地租流轉耕地500畝,建起烏江貢米標準化栽培示範基地核心區,大力發展水稻生產,恢復烏江貢米品牌,重樹“魚米之鄉”盛譽。公司以趙學兵家庭成員為主,承擔開發烏江貢米系列產品,目前共推出3個系列的烏江貢米。於當年11月18日,由烏江鎮黨委、政府主辦,張掖西大湖現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承辦了“烏江貢米”產品推介會,標誌著瀕臨失傳的“烏江貢米”將再上百姓餐桌,僅2016年銷售1000噸,銷售額達300萬元,每斤均價在15元以上。

烏江貢米是傳統農業的代表,是甘州水稻的靈魂,“烏江稻浪”曾為甘州八景之一。宋代詩人董嗣杲《稻花》詩云:“四海張頤望歲豐,此花不與萬花同。香分天地生成裡,氣應陰陽子午中。”明代甘州行太僕寺卿郭紳《觀刈稻》詩云:“甘州城北水雲鄉,每至秋深一望黃。穗老連疇多秀色,實繁隔隴有餘香。始勤東作同千耦,終慶西成滿萬箱。怪得田家頻鼓腹,年豐又遇世平康。”詩歌生動描述了古甘州稻米豐收、田家安居樂業的景象。民國詩人羅家倫有《詠五雲樓》詩:“綠蔭叢外麥毿毿,竟見蘆花水一灣。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這是對古甘州水鄉的真實寫照,而古甘州烏江堡則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同樣發端於黑河水的金鱒魚,是近年來與烏江貢米齊名的美味。是地低溫、富氧、淨潔的冰雪泉水,養育出金鱒肥腴的肉質,觀之賞心悅目,食之味道鮮美,常有一魚半燒烤、半煲湯之兩吃做法,是不可多得的西北美食。一袋米、一條魚,滋養了世代烏江子民,勾勒出古鎮農業底色,入圍甘肅十大魅力鄉鎮,塞上江南、魚米之鄉名不虛傳。現代詩家王洪德詩讚:“秋雨朦朧入夜涼,千頃稻穀始歸倉。東湖釣出金鱒貴,不輸江南魚米香。”

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農耕文明是世人心中最深的鄉愁。烏江鎮認為,發展傳承烏江貢米,品的是味道,吃的是情懷,看的是詩意,種的是心意。2017年,中科院院士、植物遺傳生物專家張啟發考證,用原生態法種植的烏江稻米,是世界遺存時間最長的水稻品種之一。近年來,保護老品種,搶救性繁育白、黑芒稻兩個“滄海遺珠”成為當地政府的重要職責,目前烏江貢米正在申報國家地理商標,有望年內命名、成為金字招牌。在張掖這塊綠色沃野上,烏江貢米不但再續中華老字號品牌,亦成為當地現代農業的“績優股”。相信,傳承千年的烏江貢米,惠澤千秋百姓,在弘揚農耕文化、建設美麗家園的路上,定會越走越長、再續輝煌!

「地理」乌江贡米 绿洲之上的沧海一粟

黑河水宛若一條條碧藍的玉絲帶,帶著雪域的柔情和奔放,用慈母般的甘醇乳汁,綠了草原,肥了牛羊,孕育了張掖綠洲的富饒和繁榮 (陳岡 攝)

總監製:李成俠

總編審:莊俊康

編 審:吳正楠

編 輯:於 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