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又是一年毕业季,我们忙着拍照,忙着告别,忙着找工作……

一边怀念不舍单纯自由的大学生活,一边对未来充满好奇、渴望,甚至是担忧。

有人考研成功,继续留在大学深造;有人实习转正,拥有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当然也有人选择在家里喝着肥宅快乐水,快乐快乐就好……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如果是你站在这毕业的分岔路口,你会选择哪条路呢?

8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苏州少年张雪,出乎众人意料地放弃了国外大学的offer,选择回到家乡做起了刺绣。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没什么经验的男孩子,去做大多数人认为很女气的刺绣活儿?

带着好奇,我们来到苏州美丽的太湖边,见到了这个清秀的姑苏绣郎——张雪。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张雪

刺绣世家耳濡目染

却在毕业后做回刺绣

苏绣,中国四大名绣,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在清代达到鼎盛。

苏绣往往图案秀丽、绣工细致、色彩清雅,正如这江南水墨般的苏州一样委婉动人,其仿画绣和写真绣的逼真艺术效果可说是名满天下。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传统苏绣作品

张雪出生在一个标准的刺绣世家,从他所知的概念里,太奶奶开始到他这一辈,四代人都是做刺绣的。

早前苏绣多是做家用,比如被子、鞋子等。

到他奶奶和妈妈那一代,赶上创外汇的潮流,当地的生产队把手艺好的妇女们集中到一起,为日本人绣腰带、为韩国人绣衣服。

张雪从小就看着妈妈做刺绣,花鸟鱼虫这些题材他都看过,他还经常帮妈妈打下手,穿穿线,只是最初他并没有打算长大后把苏绣当成职业。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张雪和他的母亲薛金娣

大四下学期,他已经拿到了国外大学的offer,时间比较清闲,就回了一趟家。

正逢妈妈的刺绣工作室接到一个比较大的订单,对方对图案设计的要求较高,工作室几经修改,都始终得不到对方的认可。

张雪灵机一动,从青铜器中抽取了凤鸟的纹饰,自己加以变形处理后融入图案,结果客户很快就通过了。

这件小事激励了张雪,他觉得也许自己还是有些天赋的,而且还能帮上妈妈的忙。

有些东西妈妈这辈的人做不了,年轻人可以啊,他希望能用创新的想法去做苏绣。于是毅然放弃了留学的机会,选择回乡从事苏绣。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谁说男生做刺绣很少见?

我们印象里似乎总有一个观念:刺绣是女孩做的,男生凑什么热闹。

但是在早前,尤其是在民国的时候,刺绣的工匠大部分其实都是男性。

张雪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明朝时,曾有一个来苏州做官的节度使,他很聪明,学什么会什么,在苏州了解到苏绣便学了起来,做得比女人还好。

“很多苏绣的大师也都是男的,其实男人也可以把苏绣做的很好很精致的。”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他手中的苏绣

和你印象里的很不一样

张雪的第一幅苏绣作品,说起来颇有意思。

那是在他大学毕业那年,送给大学舍友的一件新婚礼物,素描风格,图案是一对新人彼此深情对视的样子。

那时张雪的刺绣技法还不够纯熟,加上时间紧迫,他就想是不是能用其它的方式来做一幅刺绣。

他请教了母亲和教自己画画的老师,最后决定以素描感觉的绣法来呈现这幅作品。

他紧赶慢赶了一个月,终于在舍友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做好了这个情意满满的礼物。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张雪的第一幅刺绣素描作品

有了这次尝试以后,张雪开始不断地思考,如何在不丢掉传统苏绣技法的基础上,做出更多有意思的作品。

他尝试用苏绣来表现极简写意风,绣了“水墨雅韵”、“四季系列”等风格,甚至还有一些宗教题材,当中最有名的,就要数“星空系列”。

张雪结合了苏绣中一些鲜少被使用的针法,创作了这幅名为“星空”的作品。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星空》

细腻的针法表现了宇宙星球的浩渺与美妙,传统技艺与当代美感相结合,整幅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张雪其它题材的苏绣作品: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佛》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水墨雅韵》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江南风物-春柳》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江南风物-夏荷》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江南风物-秋桂》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江南风物-冬苇》

很多人都对传统的绣娘、绣郎有一个误区,认为他们只是单纯重复“绣”的动作,不会设计、不会进步。

张雪一直在努力向大众传递一个观念:“苏绣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再是以前那种传统的做法,它也需要设计,需要定制。”

比起那些入行几十年的绣娘来说,张雪的刺绣技法还不够纯熟精湛,但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力点。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去思考,如何用传统的技法来表现当代的内容,苏绣一直都在创新和进步。”

张雪的苏绣创新: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将苏绣融入耳机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将苏绣结合手表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当苏绣遇上珠宝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和香港艺术家Tiffany合作的装置作品《眠·新生》

从前想学没门路

现在敞开大门却鲜少人学

张雪告诉我们,苏绣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传承。

在她母亲那个年代,如果要学苏绣,一般都是妈妈教女儿,如果要学习别人家的针法,别人往往是拿布遮挡着不让看。

现在,苏绣几乎都是敞开大门欢迎大家来学,却反而鲜有人来学,更难谈坚持了。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学习这门手艺的耗时长,且短期内看不到可观的经济收入。

而且苏绣确实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式,来激发年轻人找到投身此行业的动力。

在张雪母亲的刺绣馆里,张雪从头到尾很认真很细致地为我们解析那些作品针法、配色、风格,关于刺绣的历史他也都信手拈来、脱口而出。

他自己也把市面上关于刺绣的书籍几乎都买了一遍,他觉得学习苏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法的层面,应该更系统地去了解相关的历史甚至于其它国家的发展。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张雪妈妈的刺绣馆“臻绣轩”

苏州小哥放弃留学offer,子承母业绣出极简主义新苏绣

▲ 刺绣馆里摆放着许多张雪母亲和张雪的作品

当初他作为镇湖第一批回来从事刺绣的年轻人,并不被看好,甚至也有长辈当着大家的面“提醒”他:“张雪啊,做刺绣很辛苦的,能不能坚持呀?”

他当时笑而不语,而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坚持和那些创新的作品有力的回击了这些质疑,甚至带动了更多的同龄人回乡从事刺绣。

对于苏绣这样的传统手工艺面临的窘境,我们既感到遗憾,又觉得担心。

可是当看到像张雪这样有思考、有想法的年轻人努力在为传统手艺尽一份力的时候,又觉得其实可以不用那么悲观。

依然有很多人在默默做着自己的努力,相信苏绣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