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代主將叛亂,其手下都跟著叛亂?

晨軒風行子


主將一叛亂(或者叛變),手下就跟著叛亂(或者叛變)了。而且很多時候,手下還因為這個,莫名其妙地給主將給坑了。

比如秦末的時候,章邯帶著驪山刑徒組成的大軍,平定農民起義。當那些刑徒不再修阿房宮,而是去打仗的時候,他們一定很高興。因為根據秦朝的軍功獎勵制度,只要建了戰功,不但可以取消刑徒的身份,還可以獲得封賞,乃至封侯都有可能。但是最後章邯沒和他們任何人商量過,就帶著他們投降了項羽。投降項羽以後,章邯被封為雍王,可是,“被投降”的那些士兵,卻被項羽坑殺了20萬。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坑”啊。

(章邯劇照)

再比如明朝的藩王朱高煦叛亂,後來被平定以後,朱高煦因為是當朝皇帝明宣宗的二叔,明宣宗只是把他廢為庶人,並沒有殺他,可是跟他叛亂的那些人,卻最終有兩千多人被殺或者被流放。顯然,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坑”啊。

那麼,為什麼主將一叛亂,手下也都跟著叛亂了呢?我覺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士兵都要服從指揮。

軍隊和其他地方一樣,要想打勝仗,必須要服從指揮。軍隊裡面,只能有一種意志。主將一旦已經制定了作戰計劃,下達了作戰命令,士兵都是無條件的執行。就算這個命令是錯誤的,刀山火海士兵們都必須趟過去。“軍令如山”,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在軍隊中,對命令的執行是強制性的,如果誰敢不執行命令,立刻就會被槍決。從害怕槍決的角度來說,士兵也不能不執行。

第二,士兵都被統一思想。

所有的軍隊,在作戰前,都必須統一全軍士兵的思想。就是要讓士兵對事情的看法,是同一種認識。這可以說是愚民政策,但是這種愚民政策是軍隊最普遍的方式。不允許發出其他雜音,也不允許討論。

所有的主將,在叛亂之前,都會統一思想。比如安祿山造反的時候,他告訴士兵,他是進京討伐惑亂皇帝的楊國忠。楊國忠是一個大奸臣,楊國忠讓皇帝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這是去救皇帝於水火。再比如,朱棣在叛亂的時候,也是說皇帝身邊有奸臣,我們這樣做,是為了“清君側”。

(安祿山劇照)

由於軍隊裡有嚴格的紀律,嚴格的作息,因此,士兵們想到得到真實情況的機會是很少的。就算有個別人得到真實情況,就算這個人把這真實情況告訴了大家,但是,也沒人相信他的話。

第三,士兵都想獲得好處。

當一個將領叛亂的時候,如果士兵們知道實情,知道主將是在叛亂。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願意跟著叛亂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一旦叛亂,可能就會有新的希望。那些將領們,他們可能會想,一旦叛亂成功,他們就有可能當大將,甚至當開國功臣,封妻廕子。作為士兵,雖然不一定能升官,但是可以得到錢物的封賞。所以都有好處。

(李從珂劇照)

五代時期是軍隊叛亂最多的時候,甚至士兵們會主動擁戴將領叛亂,把黃袍披在他們身上。之所以叛亂最多,就是因為每叛亂一次,就會得到很多好處。後唐末帝李從珂就是依靠士兵叛亂,並且給他很大的封賞,最終獲得皇位的。他獲得皇位後,把官帽子發完了,都還不夠發;把國庫的錢全部拿出來了,也不夠賞。結果後來分配不均,又被別人叛亂,失去了皇位。

(參考資料:《史記》《新五代史》《舊唐書》)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是個軍事的課題,治軍是每一個軍事統帥必須牢記的第一使命!不懂治軍,不能為將!不能為帥!古今中外概不例外。

軍令如山,紀律第一!沒有紀律的一支部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古今中外,“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成了每一個軍人必須的信條。同時,身為軍官,麾下的每一個士兵和軍官都是你的兄弟,你的恩人。有了他們真誠擁戴和拼死效忠。


古代許多成功的將領為了維持自己的隊伍的絕對忠誠,自己和士兵稱兄道弟,同食同寢。賞罰分明,戰鬥中身先士卒。是軍士們誠心以死效忠的要訣!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岳家軍之所以能夠“凍死不拆民房,餓死不搶民粟”?而戰場上屢屢打敗強大的金兵原因,就是鐵的軍紀,和愛國的精神!也是孫武子的“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這一軍事最高信條體現。


年羹堯帶兵幾十萬,沒有鋼鐵般的軍紀是不能為帥的。他帶著一批將官向皇帝請功,皇帝的封賞和聖旨將官們聽而不動,“軍士們只懂軍令,還不知皇命”。可見成功的軍令~它的能量多大。主帥叛變,下屬不聽命令,“死” !所以下屬士兵自身的身家性命,前途榮辱都只能服從和參與。一旦發生軍事政變,那是危害根基的要命課題。

成熟國家的軍事主管官員每個時期都要進行換防和調任。這是每個國家英明的政策。“文官隔省,武官隔縣”。中國最早的吏制條例也是領先世界幾百年的產物。也是對世界軍事管理理論作出的極大貢獻。


老遊59


如果手下不跟著叛亂,那主將反什麼?

但凡要反的,基本是控制或自認為控制軍隊的人。前者的成功率比後者高。

接下來就以案例作為分析:

達成控制軍隊的叛亂

但凡能影響歷史的叛亂都是由掌握軍隊、善戰的統帥引發的。唐有安史之亂、明有靖難之役、清有三藩之亂。


安史之亂:安祿山是三鎮節度使,掌握大唐邊軍的十分之三,少數民族騎兵雄冠天下。而且有龐大的義子軍團與龐大的少數民族將領。從上到下都是自己的人。所以才在叛亂後,一路南下,長距直入,連下長安洛陽。但第二年就被自己兒子砍死了。風險很大。

靖難之役:朱棣在朱元璋時期就是著名塞王,統兵幾萬人的戰役參加多次,在北平都司從上到下都是他的人。他造反的時候,跟著他博個前途,勝利後之前的千戶就成了之後的公侯。

三藩之亂:吳三桂在明朝末年就掌握最精銳的部隊,降清後入關作戰20多年,天下精兵強將都在他手裡。在康熙要削藩的時候,起兵造反,打了八年,失敗了。

能達到一定規模的叛亂已經很難了,郭松齡就是其中之一,能成朱棣那樣古往今來少有。更多是如下

自認為達成控制軍隊的叛亂

人嘛。總喜歡高估自己。過高判斷形勢、過高判斷自己能力,過高判斷下屬凝聚力,過高--------。具體說來就比較搞笑了。

安化王叛亂,因為劉謹公公要搞改革,得罪了沿邊的集土地資本家軍官於一體的將軍們,大家很不滿。安化王覺得時候到了,自己也正義,肯定可以一呼百應,然後龍登九五,號令天下。事情一開始也是這麼感覺,至少寧夏周邊幾個堡很快被攻破。然後就很簡單了。仇鉞率壯士百餘人,直奔安化府,將安化王擒捕,殺孫景文等十餘人。歷時十九天而失敗。就餓這麼結束了。

寧王叛亂,寧王覺得朝綱混亂,然後認為自己也很厲害。而且他肯定認為他比安化王優秀,不然也不會反。糾結烏合之眾東下,一被堵於安慶、二丟失南昌,三被堵於鄱陽湖殲滅。前後三十多天,比起安化王還是有進步的。

歷史上很多都是如此,旋起旋落。諸如清初三藩之亂時候的察哈爾王布爾尼就是這種。

達成控制就一定會叛變嗎

造反是高成本問題。多數情況下沒人願意去做,能做富家翁就很滿足了。

郭曖曾和昇平公主發生了口角,罵道:“你仗著父親是皇帝嗎?我父親不稀罕當皇帝!”
公主大怒,回宮告訴父親。代宗道:“他說的沒有錯,郭令公要是想當皇帝的話,天下就不是我們家的了。”
並命公主回家。郭子儀得知後,將郭曖關起來,自己去向皇帝請罪。
代宗道:“俗話說‘不痴不聾,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間的事,不用理他。”

郭子儀說白了就是有能力做皇帝,但不做。中唐那麼多藩鎮,都那麼有實力,也不都造反。只要朝廷保證我的榮華富貴、我的地位、我下面人的財富,反什麼呢?吳三桂其實要的也就這些。


小結:

在歷史上,達成控制的造反有;自認為達成控制的多(沒有追隨);更多是有一定的條件但不反;最最多就是制度完善,從制度上排除造反的可能。


一枚明粉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辭講述的殘酷無情的現實,一將功成萬骨枯,在古代將軍是一支軍隊的絕對靈魂,下屬的作戰部隊也是無條件的服從,苛刻的軍法條例讓每個士兵心存敬畏。

公認的亂世春秋戰國時代,軍隊強大的可以列舉虎狼之師秦軍,重裝甲特種部隊魏武卒,胡服騎射騎兵部隊趙武靈王,這三隻有靈魂的軍隊都有自己的精神領袖:秦軍部隊的優秀將領戰神白起百戰百勝,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天下敬畏;魏國的犀首公孫衍聯合六國軍隊,數次攻到秦國函谷關和咸陽城下,流血飄櫓,浮屍百萬;趙武靈王的李牧和廉頗讓六國不敢獨立面對趙國,趙國插手扶持燕國,單挑秦楚。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圍繞強國戰略進行戰略和戰術的更新,將周朝以來的兵車作戰改進為騎兵與重裝甲並行,配合遠程攻擊的弩,對於將軍的考驗更深入,不僅要勇敢更要應用兵法戰術,同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古代教育來源於面授機要,內心領悟,鬼谷子教育出的韓非子,魏鞅,龐娟,孫臏等都是集智謀與權謀與一體,這個教育涵養不是一般見識人可以達到的。因此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拿秦趙之間長平之戰來說,前期老將廉頗負責,躲避秦軍鋒芒與其對壘長期對峙,消耗秦軍的耐力和國力,想要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按照廉頗的戰略目標和戰術模式,秦軍的確被拖的疲憊不堪,已經維持不下去了。秦軍這個時候使用了反間計,讓趙惠王相信廉頗持久不攻是有自己的私心,於是高談闊論的趙括被推上了神壇之上,趙括接手後馬上籌備進攻方案,按照兵法戰術展開趙軍方陣,打算打一場陣地戰。秦軍則悄悄將前線大將軍換成了戰神白起,白起看到了趙括擺開架勢與自己單挑,他則採取誘敵深入,步步為營設計了口袋陣,同時放出情報秦軍梁草不足信息,增強趙括投入全部兵力打一場大決戰信心。 結果很明顯,身經百戰的戰神白起把紙上談兵的趙括耍的暈頭轉向,最後被秦軍包圍在狹窄空間內。但是經受嚴格訓練的趙軍,在趙將軍的統領下竟然沒有投降,一直到了吃戰友屍體的絕望境地才投降,將軍們對部隊控制力一點不遜色軍國主義培養出來日軍。


綜上所述,主將控制了部隊的靈魂,他把部隊當作手足兄弟,部隊絕對服從,生死與共,一聲令下即使有王命也不耗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唐俊龍55398571


古代為什麼主將叛亂,其手下也跟著叛亂?

其實這個問題說起來可以引申很大的一個討論,並且也不是所有的叛亂都是手下人都跟著叛亂,這裡面也有一個清除異己的前期準備工作,把不和自己同心的人先除掉或者監禁,防止事出不密,畢竟叛亂不是小事,搞不好小命就丟了!

另外咱們再來說手下都跟著叛亂的這個情況。手下這群人也是分兩類:一是親信以及手下的高級軍官,二是普通的士兵。

說到叛亂,總得有個原因,不可能說我今天心情不錯,叛個亂吧!帶兵打仗不是兒戲,你要敢這麼玩,手下打仗的士兵將領哪個不是腦袋栓褲腰帶的主,總有一天也學習你高興就叛亂的優良習慣,把你給叛嘍。

所以說叛亂總得有個理由或者藉口能讓手下的這幫親近兄弟和高級將領能信服你,對於這一類人,無非是友情親情加高官厚祿的約定,另外這些人也有被逼無奈的成分在,他們和主將關係好,如果不跟著叛亂,投奔對方無非是跟著對方打主將或者被對方不信任而死於非命。至於普通的底層士兵,和誰打仗都是打,跟誰拼命都是拼,戰亂時期,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拿一份薪水,掙一口飯吃。這也是為什麼古代平叛總說懲辦首惡,從者不究,因為叛亂確實跟這些普通的小人物沒多大關係。

所以說叛亂是上中層將領的遊戲,下層士兵都是跟著打醬油的。舉一個大家都熟知的例子:陳勝吳廣起義,開始也是兩人密謀:‘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後來又用魚腹藏丹書,狐鳴陳勝王的計策讓大家追隨。這也正應了另一句古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歷史真有趣兒


兵者,詭道也。自古為將者必須忠心耿耿,這也是選拔重用將領的首要條件。

為將者,必先明軍紀,嚴明的軍紀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更是一支軍隊克敵制勝的法寶。這個道理,從古至今都是一天不變的真理。


古代的將領大多都身經百戰,很多也是從最普通的兵卒開始,戰功赫赫,逐步得到賞識和重用,成為統領千軍萬馬的將領。

統領千軍萬馬的將軍,必先要得到手下眾多副將、偏將等的支持。

如何支持,一是靠軍紀,不聽從將令者斬,以律治人,但有弊端,口服心不服又總是出現,但懼怕在先,不得不聽從。


二是靠籠絡,凡將者,必定要籠絡一部分人心,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為將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了心腹的一干將領的誓死擁護,即使有個別的異類,也不得不壓抑服從。

第三、身經百戰,戰功無數,身邊一群出生入死的將領從始至終陪伴,可以說患難與共,榮辱與共,生死之交眾多。


以上主要是古代為將者的幾種識人用人之道,但同樣的道理,他所重用之人或者和其緊密聯繫之將領也會有一群忠心耿耿之人,這些人又會有一樣的相互照顧的莫逆之交,如此一來,將令一下,一層一層,環環相扣,異己排除,誓死相從。

這也就是古代將領叛亂,其手下軍馬一起叛亂的根本原因。


冰雹藍天


先說一個小故事,當年大將軍年羹堯大雪天坐轎子,周圍有四個親兵扶著轎子,年大將軍可能是怕這幾個親兵手冷,於是說了句“去手”,於是幾個親兵毫不猶豫拿出刀砍斷了自己的手,年大將軍想阻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古代當兵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喪命,所以對將領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將軍對整個部隊的生死存亡負責任。行軍或者打仗時,情況瞬息萬變,所以要求將軍迅速做出判斷,否則就有可能造成全軍覆滅的危險。同時更要求士兵絕對聽行命令,對將領的命令毫不猶豫的執行,也就是我們平時雖說的軍令如山倒,這不僅是一種制度性的規定,也是軍隊裡保持生存的一種必要。




古代凡事叛亂的將領,基本上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在軍事方面,士兵在長期的行軍和打仗之中,早就都將軍形成了一種依賴,完全聽從命令甚至內化成了一種本能,那些庸庸碌碌的將軍,是不可能獲得士兵的信任的,也不可能追隨將軍造反,即便是一時聽從命令也不可能長久。

軍隊是行軍打仗的團體,士兵更是個隨時會丟掉性命的職業,所以士兵被訓練成了毫不猶豫執行命令的人群,從不懷疑命令是否合理是否正確。

但是又因為當兵是個會掉腦袋的職業,士兵也不會完全聽從一個非常無能上級的命令,因為聽從意味著死亡,任何時候人求生的本能都是比任何規定和制度都更起作用。

那些敢於反叛的將領大多能力也都說得過去,所以士兵們對將領的命令也是毫不猶豫的執行。再加上平時就是被訓練成了這種服從命令的習慣,所以當將軍振臂一呼,士兵們都會毫不猶豫的跟著將軍一起幹。


昭烈名臣


首先,要區分一個概念,那就是手下人,何為手下人?一種是自己身邊的人,諸如部曲,衛隊等等,這些都是自己的私人武裝,榮辱與共。這些人基本上會跟隨主將叛亂,即使不叛亂,也會被株連,還不如鋌而走險。

另一種就是自己手底下的軍隊,這就要區分對待的,主要看當時的王朝採用的是什麼兵制。在漢代,調兵虎符決定一切,沒有虎符,一兵一卒也難以調動,但是在黃巾之亂以後,軍隊基本成了自己刺史,太守等人的私人武裝。

在唐代,初期是府兵制,兵員都是百性,平時耕種,戰時為兵,這樣的兵,是不會跟著主將叛亂的,但是,後來實行募兵制,兵成為了將的私人武裝,那就一體了,所以安史之亂出現,所以藩鎮割據,一直到了宋代。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實行將領輪換制度,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如何叛亂,且設置樞密院,進一步剝奪將領權利,將領基本無法叛亂。

清代是比較有特點的,偏安東北的時候,八旗都是旗主自己的財產,記得莽古爾泰曾因為不滿皇太極將自己的人馬給別的旗,心聲怨恨。入住中原之後,兵就成了國家的啦,曾國藩辦團練都非常小心,因為兵都是國家掌握,不能授予私人。


卡瑪軍武


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但兵法上有此說;另外歷代君主雖對領兵將帥有忌憚之心,但又不得不賦予其靈活專斷之權,因為戰場敵我情況瞬息萬變,只有賦予靈活機動權,才有利於抓住戰機,因此,所賦予的靈活機動權便會成為主將有預謀叛亂的資本。

二、忠士不侍二主。儒學裡有此提倡,岳飛背上就刻有“精忠報國”,將帥也會向士兵灌輸忠義思想。忠義有大小高低之分,因此,忠義也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

三、軍隊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紀律嚴明,是打勝仗的保障,即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不聽從將帥的命令,意味著項上人頭不保。

四、等級觀念。等級觀念即秩序、即指揮觀念,若下級不聽上級,必致軍心渙散,軍令軍紀不能得以貫徹執行,指揮打仗的結果是可想而知,何等可怕!

五、信息不對稱。軍功多由將帥申報,下級越權的機會很小,若下級和上級過不去,那是自討苦吃。

綜合以上因素,故主將叛亂,其手上多從之。


微妙玄通冰激凌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對於一個將領來說,治軍是他的職責之一,一個不會治軍的將領,不能成為一個好將領。而將領治軍當中,重中之重就是軍紀。



而軍紀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服從,士兵的天性也是服從。士兵們要服從將領的一切命令,不論好壞,這就要求將領能夠讓士兵們心服口服。而一般能坐上將領這個位置的人,自身的本事一定不差。

在古代那個冷兵器時代,哪個將領不是一身武藝,在戰場上殺人不眨眼?而士兵們往往對將領又敬又怕,在這樣的心態下自然對將領的命令絕對服從。

而且古代的將領一般很少和士兵們端架子,為了能夠穩固軍心,他們都會與士兵們同吃同睡稱兄道弟。這樣一來將領與士兵之間的感情更加穩固了,再加上在戰場上同生共死的經歷,士兵們必然會對將領抱有絕對忠誠。


更何況將領的心腹一般都是自己一手栽培提拔上來,必定願意為將領肝腦塗地。這種情況下,如果將領想要叛變,手下們必定一呼百應,為將領衝鋒陷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