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蹭饭是门大学问,看民国大师给你支几招

民国时的文人,有着与今人迥然不同的气度、胸襟、学识与情趣。他们或痴或狂、或辣或狷,但都不失风骨、风趣。

如何蹭饭是门大学问,看民国大师给你支几招

第一位国产大学生王宠惠

近代中国第一张新式大学文凭的获得者,民国司法总长王宠惠生性吝啬,早餐随便吃点,而午、晚饭则到朋友家去蹭。

他蹭饭的方法有四种:

如何蹭饭是门大学问,看民国大师给你支几招

第一种,下午公事忙完后,到某位朋友家中,坐到六七点不走,主人只好留他吃饭。此时他还假装客气:“时间尚早,还是回家吃吧!”主人再三挽留,他就不客气地说:“有啤酒吗?有酒我就在这里吃。”

第二种,在朋友家待到用餐时刻,若朋友未开口留他吃饭,他就邀请朋友出去下馆子,并表示他请客,主人不好意思,便会留他在家中用餐。

第三种,若朋友当真与他一同上馆子,那么吃完付账时,他就会走在最后,让别人掏钱。

第四种,朋友吃完先走,留他付账,他便一拍口袋,大喊道:“你们回来,我忘记带钱了!”可谓蹭饭经验老道。

如何蹭饭是门大学问,看民国大师给你支几招

浪漫派作家郁达夫

作为文才风流,小说、散文、诗歌样样精妙的作家郁达夫,同样也是一位美食家。

“郁达夫生就一副好胃口“,他的夫人王映霞曾回忆郁达夫“一餐可以吃一斤重的甲鱼或一只童子鸡。”

郁达夫尤爱海鲜,他夫最爱蚌肉,称蚌肉是‘神品’,并推断这就是《闽小纪》里所说的西施舌。面对美食,吃货郁达夫自然不客气,大吃特吃,他自己也曾写道:“我这一回赶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时候,所以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特笔记此,聊志口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