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人物誌」一名年輕站長的公路情懷

淨化城市環境的“清潔工”

   4月9日中午,在省道貴煙線一處邊溝裡散發出陣陣惡臭,過路群眾紛紛掩鼻,原來是邊溝受到什麼東西阻塞了,被太陽持續照射後汙水發出的臭味。剛吃完午飯的貴陽公路管理局白雲公路管理段二甫養護站站長夏選峰知道後,立即與同事前往清理。

「公路養護人物誌」一名年輕站長的公路情懷

夏選峰(前)清理邊溝

   到達邊溝後,夏選峰迅速在公路上擺放好安全標識,戴上手套和同事拿起鋤頭、鐵鏟,跳進邊溝內清理垃圾。由於清理塑料袋、木箱等垃圾時,使用工具不方便,於是,夏選峰將工具丟到一旁,直接用手清理。橘色工作服和工作帽上,被濺上烏黑髮臭的淤泥,一顆顆汗珠順著夏選峰的帽沿淌了下來,他用袖口擦了擦汗水,繼續彎腰清理淤泥。

「公路養護人物誌」一名年輕站長的公路情懷

夏選峰(左)徒手清理邊溝中發出惡臭的雜物

   隨後,他們又不斷剷起一堆瀝乾水的淤泥,往工程車上裝......因為他們管養護的公路大部分在城郊結合處,居民密集、車輛流量大,人們亂扔亂倒垃圾的現象時刻上演,機械操作不方便,他們時常下到深溝中,用手掏,垃圾發出的臭味時常讓行人掩鼻、嫌棄而過。

「公路養護人物誌」一名年輕站長的公路情懷

抬出堵塞邊溝的木箱

   說起夏選峰,在貴陽公路管理局也算“小有名氣”。夏選峰今年34歲,是一名副其實的“路三代”,他的爺爺、父親都曾在養護站工作過。他退伍後,接父輩的手中的洋鏟,當了一名養路工,2012年,憑藉頭腦靈活、吃苦耐勞,28歲的他當上了養護站站長,雖然是當時全管理局最年輕的養護站站長,但老職工們都紛紛對這個年輕小夥豎起大拇指:“這活又苦、又髒、又累、工資還不高,沒有幾個年輕人能像他這樣堅持。”

   夏選峰從事一線養護工作快10年,常年室外工作使他的皮膚略顯黝黑,卻透著健康的紅潤和光澤。他與人交談的時帶著微笑,給人謙遜、踏實的感覺。

「公路養護人物誌」一名年輕站長的公路情懷

夏選峰盯著烈日清理渣土

以心換心的工作經

   夏選峰在武警部隊當過5年兵,是一名班長。軍旅生涯給他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烙印,即使退伍已經10多年,但從站姿、眼神上,仍舊透著一股子颯爽和硬氣。

   從部隊退伍之後,夏選峰尋著父輩的足跡,一路進了公路一線養護的大家庭裡。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站上屬自己年紀最小,好些工友們都是看著自己長大的叔叔伯伯。夏選峰每次出工的時候,髒活、重活搶著幹,工友們紛紛點頭稱讚。

   10多年前,在修補路面坑槽的水穩層時,老養路工們將細沙碎石一股子全部鏟進四方框的坑槽,這樣省時省事兒。但汽車碾過時,石子容易飛濺起來,打到人和車都是常有的事;還有就是碎石和四邊框的粘合度不夠,鋪好的水穩層被碾開。

   看到這樣的情況,夏選峰就思考怎樣鋪好框裡的水穩層,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呢?他將細砂撒佈在框邊,碎石較多的水穩層就放在中間位置,這招還真行!碎石不飛濺了,水穩層與邊框的粘合度也更好,工友們紛紛為他豎起了大拇指,覺得這個愛思考、愛動手,為工友安全著想的小夥子真不錯!

路三代的責任擔當

   夏選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路三代”。爺爺夏清風、爸爸夏友權都是公路養護工。

   從小時候起,夏選峰就蹲在自家門口,看著父親用撮箕撮、用十字鎬一鎬一鎬地挖、用肩膀一肩一肩地挑……爺爺、父親也經常說起他們的老“養路經”,更是感嘆現在養護技術的發展,交通的便利。

   父親曾是燕子巖道班的老班長,也一直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教會夏選峰怎樣帶好站友、怎樣做好工作。

   由於每天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夏選峰有時候早上起得晚些,但是每天7點,老父親總是會督促他起床,還唸叨著“這麼晚了,還不起床去上班”,夏選峰明白,這是父親——一個老公路人對他的寄託和愛。

   夏選峰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天到養護站報道的時候,就拿著十字鎬在公路上挖了一下午。晚上回到家,手上都是血泡,拿著筷子的雙手都在顫抖,連菜都夾不起來……咬著牙,夏選峰默默地堅持下來了,他知道,他曾經是一名軍人,必須堅持軍人的作風,他更是一名養路工的後代。

   一起退伍的戰友,有的進了銀行,有的當了公務員,也有的在自己做生意,大家都混得風生水起。夏選峰對成為一線養護工作者也同樣倍感自豪,都是一樣用自己的雙手、靠自己的勞動賺取成果,用夏選峰自己的話說:活得踏實。

急難險重顯身手

   2017年6月12日,因突降暴雨,鹽沙線K17公里處一度積水過深造成交通阻斷。當天下午4點,正在二朱線上工作的夏選峰接到搶險命令後,立即和工友一起,開著運料車迅速趕往鹽沙線。

   當看到昔日熟悉的路段成了“湖泊”。他和工友一起,將重達200多斤的水泵從車上卸下。腳下的泥土有些溼滑,肩上擔著水泵,一步一步都走得很是艱難。只見夏選峰手扶著水泵,往排水溝方向走著。放下抽水泵,找來粗鐵絲,將排水管與水泵連接在一塊。

   夏選峰一邊擰著鐵絲,一邊說道“水泵功率很大,一通電,水衝力加大,不捆牢固點排水管容易脫落”,只見他咧著嘴,咬著牙,額頭上凸起的青筋和因使勁而睜大的眼睛,費了好大的勁,徒手用夾鉗將粗鐵絲和排水管連接在一起……

   當天,夏選峰迴到家裡已經將近9點,在搶險現場忙碌了一天的他渾身都溼透了,分不清到底是雨水還是汗水。第二天一早,夏選峰又投入到新的搶險工作中。

   連著大半個月,每天高強度的巡查、排除險情、搶險等等工作,夏選峰咬牙堅持著!因為他肩負著搶險保暢的責任和使命!

   在夏選峰和工友們共同努力下,二甫養護站先後獲得“全國公路交通系統模範班組”、省交通運輸廳授予“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建設攻堅勞動競賽優勝班組”等集體榮譽稱號。

   夏選峰本人也在2017年被省交通運輸廳授予的“全省運輸行業先進個人”、省公路局“先進生產者”、連年獲得管理局授予的先進生產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二甫養護站養護的多為城鄉結合部的公路,生活汙水、垃圾時常造成公路邊溝堵塞;沿線企業的增多,重型車輛造成路面損壞、汙染等;市政道路不斷將幹線公路“攔腰折斷”,往往幾公里的路,要跑出幾十公里來……這些都給夏選峰和工友帶來了很多難題。面對困難,夏選峰深情地說道:“現在我守護的每一公里公路都曾有過父輩揮灑的汗水,工作的時間越長,我對公路養護的感情越深,雖然每天從事著看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但是在這普通和平凡的工作中我總能獲得滿足感。我想這就是父輩所謂的責任感、公路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