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凌云:難忘在咸陽彩虹的十年

咸陽彩虹軼事

作者 董凌雲

彩虹集團公司的前身是陝西彩虹彩色顯像管總廠,位於陝西咸陽市,成立於1977年,是我國“六五”期間為“引進彩色顯像管成套技術和設備”而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是當時國內第一、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彩色顯像管生產企業。

董凌雲:難忘在咸陽彩虹的十年

想想當年,我知道了工作的分配去向,第一時間告訴二哥說我分到彩虹了,當時二哥只說了一句:你還想進彩虹?很不相信我能分到彩虹。事實上我分配到了彩虹,內心的滿足,內心喜悅足以震住那些比我上的學校好的同學,看看我虛榮不虛榮? 進廠的第一天,是安全教育,主管安全的負責人說,這裡曾是300畝良田,現在是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工廠,這句話我記了三十多年了。

安全教育後,我們就等著發廠服,廠服是的卡面料。聽說我們的廠服有在北京的街頭出現,想想廠服有多時尚。我們廠的總裝分廠門前有噴泉,每到 節假日,噴泉開放,吸引很多圍觀的人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廠裡還有彩虹賓館,彩虹賓館猶如一道絢麗多姿的彩虹,為廠裡的發展及陝西的旅遊寫下了無數輝煌的篇章。很多日本技術人員住在彩虹賓館。所以廠里人稱外招。賓館門前的假山造型新穎,周邊環境優美,象個小公園,廠里人常常來這裡散步,我們曾在這裡多次照相。

董凌雲:難忘在咸陽彩虹的十年

我是1981年11月進廠,那是冬天,廠裡的宿舍有暖氣,當時暖氣並沒普及,住在有暖氣的宿舍感到很幸福。1984年走進婚姻走進家庭,當時先生在廠裡的房產科借了一間房作為新房,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大事,我二哥對此刮目相看,感到太有能力了,能借到一間房子不簡單,(當時是論資排輩分房),兒子是1985年5月出生,當時在彩虹醫院住院分娩,沒花分文,一享受著廠裡的福利。休完產假後該上班了,兒子就放在廠裡的哺乳室,每個月費用是4元,長到一歲後又入托到廠裡的託兒所,每月費用也就9元,這在當時並不覺得怎麼優越,南下後的對比,所以才感到廠裡是那麼的貼心,為職工一條龍服務。現在社會上根本就沒有哺乳室 ,託兒所都是社會辦的,費用高昂。

兒子從哺乳室到託兒所到上小學,都很順利,我們沒有受過求人的折磨煩勞,也沒有承受高昂的入托上學費用,只有到現在才感到當時的優越,借這篇文章向廠裡表達內心的感謝,謝謝彩虹總廠,彩虹醫院,哺乳室,託兒所,彩虹學校。生活的奧妙是對比,經歷了生活的磨歷對比,把心裡的感激表達出來,我心釋然。

董凌雲:難忘在咸陽彩虹的十年

1991年離開彩虹南下了,眾人相勸,也難打動南下的決心,當時心想將來住的房子絕對會比這個房子大,事實是我們如願了。 南下後常常回憶在彩虹生活工作的經歷,感到特別溫暖。我們承受了不曾承受的風雨,從體制內走到了體制外,其中酸甜苦辣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我曾說我們選擇了和平時代的朝鮮戰爭,以前感到很普同很順理成章的事,南下後都是困難,所幸我們都戰勝了,理解了珍惜二個字是要付出代價才能真正的珍惜。1995年的原始股票,廠裡每人1500股原始股票,1996年彩虹股票在上海上市,每個員工都有收穫。當我們知道後心裡酸酸的,1996年以後單位如日中天,發展氣勢如虹,對比之下,心裡還是酸酸的。記得那幾年的春節,彩虹生活區的炮聲是最響,廠裡在春晚發賀電向全國人民拜年,聽說那一下下就幾百萬。彩虹的夜景,廠區流光溢彩 ,燦若星河, 生活區萬家燈火 燈火璀璨 ,是咸陽市的不夜城,人們把彩虹視為華僑城,這些足以見證彩虹當年的輝煌。

如今南下27年了,幾度風雨幾多收穫,時光滄桑了容顏,但不變的是對生命的感悟和感恩。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所以我們和彩虹有緣,前者是在彩虹工作,後者是體驗了生命中的彩虹。

董凌雲:難忘在咸陽彩虹的十年

在荏苒的歲月中,盈一份灑脫,提筆落墨,將人生這部書精彩寫就。借這篇文章感謝彩虹編輯部曾多次發表我的文章,使我積累了一點資歷,給了我信心,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了特長,說出了感謝的話,我心亦釋然。 如今的彩虹集團已被中國電子集團收購,廠區生活區一片悽然,原來的總裝廠改成美食城(拆遷在即,編者注),很多職工沒到退休年齡卻不得已買斷了工齡,往日的輝煌不再了,聽到太多的怨聲。

彩虹給了我們溫室般的溫暖,給了我們避風港裡的安全,給了我們主人翁的自豪,給了我們對比生活的參照,彩虹給的太多太多,自從南下後,我在別人眼裡成了打工妹成了臨時工,但我想說的是,雖然已退休,但還在繼續工作,也就是打工妹依然打工,臨時工依然臨時,不虛度時光,不虛度生命。追求我們這個年齡段中生命的蔚藍,追求生命中的彩虹。在彩虹工作生活十年,那一抹記憶在心,想說的太多,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謝彩虹!


董凌雲:難忘在咸陽彩虹的十年

若蘭

作者:若蘭,本名董凌雲,陝西人,在深圳工作,退而未休。愛好文學,喜歡旅遊喜歡大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