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基金上半年成「虧損王」,虧損65億元秒殺其他四家基金公司

華安基金上半年成“虧損王”,虧損65億元秒殺其他四家基金公司

作者/《壹財信》修文

去年初,安正時尚成功上市,一舉成為服裝行業翹楚,但從股價走勢看,高開低走勢頭也非常明顯,但讓人疑惑的是,不少基金卻都對其趨之若鶩。從其公佈的二季報看,匯豐晉信、上投摩根、廣發、華安、銀華等諸多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都現身其中,但伴隨著的安正時尚股價屢創新低,這些基金也大多虧損,一場資本市場中的“皇帝的新裝”似乎正在上演!

與此同時,上述幾家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均為虧損,其中華安基金以虧損65億元秒殺其他幾家公司,但詳細來看,造成這一“領先優勢”的核心還是該公司旗下幾隻規模巨大的基金業績不佳的原因。

安正時尚股價持續下跌

多隻基金重倉持有皆虧損

今年2月份,服裝股安正時尚登錄資本市場,但在不到一個月之後股價就出現了疲軟趨勢,並且從3月22日之後就一路狂瀉。但讓人意外的是,這樣一個處於傳統行業之中的公司卻得到了大批基金公司的青睞。

安正時尚的二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顯示,匯豐晉信、上投摩根、廣發、華安、銀華等諸多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紛紛身居其中。具體來看,包括匯豐晉信雙核策略、上投摩根核心成長、廣發多策略靈活、上投摩根阿爾法股票、華安中小盤成長、銀華盛世精選、銀華中小盤精選。如果以基金公司來看,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持股量最多,達到了724萬股,其次是匯豐晉信基金公司,一隻基金就持有了608萬股,接下來是廣發基金,持有294萬股、銀華基金持有268萬股、華安持有160萬股。

華安基金上半年成“虧損王”,虧損65億元秒殺其他四家基金公司

如果從這些基金的持股時間看,廣發多策略靈活買入的最早,是在2017年3季度,然後是上投摩根核心成長,是在2017年4季度時買入。匯豐晉信雙核、銀華盛世精選、銀華中小盤精選三隻基金則是在2018年1季度時進場,上投摩根阿爾法與華安中小盤成長買入時間最晚,是在2018年2季度時進場。

儘管安正時尚在5月份時經歷過送股,但從復權之後的價格看,該股的季度走勢從2017年2季度之後就一直以陰線為主,只有2018年2季度收漲了15.79%,不過從7月份之後又繼續創出新低。而上述幾隻基金無論買入時間為何,截至目前都已經出現虧損。8月8日早盤,安正時尚更是大跌了8%以上,每股價格跌至13.30元附近。

從上述幾隻基金公佈的二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看,廣發多策略靈活持有安正時尚的成本價為18.11元,目前已經虧損了26.56%。上投摩根核心成長在2017年4季度時的持股成本為24.5元,但其在2018年一、二季度又繼續增持,不過目前因其前十大重倉股中並沒有安正時尚,所以無法確定最新的成本價。

另外的匯豐晉信雙核、銀華盛世精選、銀華中小盤精選、上投摩根阿爾法、華安中小盤成長几只股票因從未披露的持有安正時尚的市值,所以無法考量其持股成本。

華安基金成上半年虧損巨頭

秒殺其他四家基金公司

安正時尚的悲催走勢只是上面幾家基金公司的一個縮影,根據《壹財信》瞭解,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在二季度共虧損了25.58億元,而一季度僅盈利了0.34億元,綜合下來,該公司上半年虧損額達到了25.24億元。

匯豐晉信則在二季度虧損了13.09億元,雖然一季度盈利了0.69億元,但其上半年還是虧損了12.4億元。

相比之下,廣發基金在一二季度全都出現虧損,旗下基金共計在上半年虧損了19.81億元。同樣在今年前兩個季度皆虧損的還有華安基金,二季度虧損了58.44億元,一季度虧損了7.40億元,共計虧損65.84億元。而銀華基金二季度虧損7.92億元,一季度虧損5.80億元,共計為13.72億元,在幾家基金公司中虧損總額並不起眼。

經過一番比較之後,華安基金成為上述基金公司中的“虧損王”,並且虧損金額遠超其他四家基金公司。

詳細來看就會發現,二季度華安基金公司的虧損主力來自於兩隻ETF,僅這兩隻基金就造成了24億多元的虧損,佔當季的四成。而普通管理型基金虧損起來也不含糊,華安策略優選和華安紅利精選與華安媒體互聯網緊隨其後,三隻權益產品在二季度共造成了13.2億元虧損,顯然對拖累公司業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其實華安策略優選今年來的業績跌幅並不大,僅在8%左右,但該基金規模實在太大,二季度未有77.26億元,這樣的巨無霸虧損起來雖然幅度不大,但絕對值已經遠比其他基金多出很多了。

華安紅利精選也與其相似,成立於今年1月份的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皆以大盤藍籌股為主,但體量在39.65億元的級別也讓其在上半年虧損了8億多元。而且華安紅利精選和華安策略優選的基金經理均為楊明,這也是重倉股十分相似的主要原因。

華安基金上半年成“虧損王”,虧損65億元秒殺其他四家基金公司

楊明曾在上海銀行從事信貸員、交易員及風險管理工作。2004年10月加入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發展部研究員,現任投資研究部總監。不過這位管理經驗超過10年的資深人士的歷任基金任職回報並不突出,而他的風格也主要以“咬定藍籌不放鬆”為主,雖然曾經的重倉股也出現過科技龍頭,但持股時間都很短暫,而且選擇標的比較集中。

注:本文為《壹財信》-1caixin.com原創,轉載須註明完整來源,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