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學知識並不是讀書這麼簡單,看懂這3點,別再被蒙蔽了

很多人覺得做學問就是從小讀很多的書,腦子裡有很多的知識,這就是學習了。但是就算你都讀了很多的書,即使滿腹經綸,四書五經也能倒背如流。你只是把書本中的知識轉移到自己的,腦子裡並沒有把它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這相當於你只是

做了一個簡單的搬用,這樣做是沒有實際意義的。那麼我們在做學問,學知識的時候,應該抱著怎樣的心態來學習呢?

王陽明:學知識並不是讀書這麼簡單,看懂這3點,別再被矇蔽了

一、世儒只講得一個伯者的學問,所以要知得許多陰謀詭計。純是一片功利之心,與聖人作經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

這句話是說,有時間的講學者,只講求霸道的學問,因而他們要精通很多的陰謀詭計,而這種做法完全是一種功利的心態和想法,這和聖賢之人,做經的宗旨是相反的,這樣的話他們怎麼能夠想得通呢?這就是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的讀書習慣,把很多書本上的知識搬用到自己的腦子裡,就覺得自己已經學到了,其實不然。

王陽明:學知識並不是讀書這麼簡單,看懂這3點,別再被矇蔽了

就像是我國古代的聖人,孔子,孟子這樣的人,他們在做學問的時候更多的是根據書本上的知識,學其精髓,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舉一反三,運用到實際當中,總結出更多的經驗與世人分享。因此我們不要懷著一顆功利之心去讀書,也不要做一個人文字的搬運工。

王陽明:學知識並不是讀書這麼簡單,看懂這3點,別再被矇蔽了

二、示以明善惡,示訓誡,善可為訓者,特存其跡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這句話的意思是,史書是用來明辨是非善惡,總結經驗教訓的,善可以用來教化人們,因而特別保存善良的事蹟,讓別人效仿,惡能夠讓人引以為戒,所以保留一些借條,而省去事情發展的經過,這樣可以杜絕以後有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因此我們所學習的書本上的知識是用來教化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懂得是非善惡的。

王陽明:學知識並不是讀書這麼簡單,看懂這3點,別再被矇蔽了

在書中所學到的善良之事,我們更應該讓它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這叫學以致用。而書本上的一些邪惡的事情可以作為一個告誡,讓我們做自我反省,如果你的內心有邪惡的慾望和想法,就儘早把它消除掉,而且要在心裡時時記得這一點,以後自己不能做類似的事情。

王陽明:學知識並不是讀書這麼簡單,看懂這3點,別再被矇蔽了

三、聖賢筆之書,如寫真傳神,不過示人以形狀大略,使之因此而討求其真耳。

這句話是說,古代的聖賢之人把他們著成書,好像是寫真傳神一般,這只是告訴了人們一個總的輪廓形狀,讓人們根據,這個形狀,而進一步的探尋其知識的真諦。因此我們在書本上學的有些知識,我們需要進行發散思維。可能有些道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得不到應用,或者說是不適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總結出適合自己本身的,一些經驗知識,將這些轉化為自己的智慧,為己所用。

王陽明:學知識並不是讀書這麼簡單,看懂這3點,別再被矇蔽了

看懂了這三點是不是覺得我們現在在學知識的時候,更應該注重自己內心的修養,而並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文字。將這些文字轉化為自己的智慧,這才是做學問,學知識的真諦。

如果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