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学知识并不是读书这么简单,看懂这3点,别再被蒙蔽了

很多人觉得做学问就是从小读很多的书,脑子里有很多的知识,这就是学习了。但是就算你都读了很多的书,即使满腹经纶,四书五经也能倒背如流。你只是把书本中的知识转移到自己的,脑子里并没有把它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相当于你只是

做了一个简单的搬用,这样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那么我们在做学问,学知识的时候,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学习呢?

王阳明:学知识并不是读书这么简单,看懂这3点,别再被蒙蔽了

一、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之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

这句话是说,有时间的讲学者,只讲求霸道的学问,因而他们要精通很多的阴谋诡计,而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功利的心态和想法,这和圣贤之人,做经的宗旨是相反的,这样的话他们怎么能够想得通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的读书习惯,把很多书本上的知识搬用到自己的脑子里,就觉得自己已经学到了,其实不然。

王阳明:学知识并不是读书这么简单,看懂这3点,别再被蒙蔽了

就像是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孟子这样的人,他们在做学问的时候更多的是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学其精髓,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举一反三,运用到实际当中,总结出更多的经验与世人分享。因此我们不要怀着一颗功利之心去读书,也不要做一个人文字的搬运工。

王阳明:学知识并不是读书这么简单,看懂这3点,别再被蒙蔽了

二、示以明善恶,示训诫,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这句话的意思是,史书是用来明辨是非善恶,总结经验教训的,善可以用来教化人们,因而特别保存善良的事迹,让别人效仿,恶能够让人引以为戒,所以保留一些借条,而省去事情发展的经过,这样可以杜绝以后有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因此我们所学习的书本上的知识是用来教化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懂得是非善恶的。

王阳明:学知识并不是读书这么简单,看懂这3点,别再被蒙蔽了

在书中所学到的善良之事,我们更应该让它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叫学以致用。而书本上的一些邪恶的事情可以作为一个告诫,让我们做自我反省,如果你的内心有邪恶的欲望和想法,就尽早把它消除掉,而且要在心里时时记得这一点,以后自己不能做类似的事情。

王阳明:学知识并不是读书这么简单,看懂这3点,别再被蒙蔽了

三、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

这句话是说,古代的圣贤之人把他们著成书,好像是写真传神一般,这只是告诉了人们一个总的轮廓形状,让人们根据,这个形状,而进一步的探寻其知识的真谛。因此我们在书本上学的有些知识,我们需要进行发散思维。可能有些道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得不到应用,或者说是不适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总结出适合自己本身的,一些经验知识,将这些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为己所用。

王阳明:学知识并不是读书这么简单,看懂这3点,别再被蒙蔽了

看懂了这三点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在学知识的时候,更应该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而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文字。将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这才是做学问,学知识的真谛。

如果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