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爲崔永元做了讓人痛快的事就神化他

摘要:真正喜歡自己偶像的粉絲,不是借偶像去澆自己胸中的塊壘,把偶像推上烈士的祭壇,無原則地跟著一起錯,而用自己的獨立的人格欣賞和保護另一個獨立的人格――對了就一起鼓與呼,錯了就坦誠地批評與糾正,不因一點錯就“果斷取關”,超越美化和神化,當成一個可能有缺點和侷限的正常人去看待,而不是一個永不犯錯永遠正確的神。

別因為崔永元做了讓人痛快的事就神化他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作為媒體同行,我一向很佩服崔永元,他《實話實說》的主持風格影響了很多人,開創了一種不端不裝的電視語態,作為政協委員的履職表現堪稱代議士典範,對很多時事熱點的尖銳評論讓人拍手稱快,在諸多問題上超越私利的“軸”和“槓”,也讓人肅然起敬。你未必認同他的一些觀點,但那份赤子之心對這個社會彌足珍貴。

但,千萬不要神化崔永元,特別是微博上受到粉絲追捧的崔永元,他也可能出錯。比如最近與范冰冰的開撕,不能因為他做了讓我們痛快、撕了讓我們反感之人的事,澆了我們某種恨富不仁的胸中塊壘,就把他神化。據報道,崔永元為自己可能的誤傷道歉了。為報《手機》影射之仇手撕與馮小剛相關的范冰冰,微博系列關於偷稅的曝光引向范冰冰,輿論大譁,稅務部門介入,范冰冰成眾矢之的。最新的消息是,崔永元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自己在反省,向受到牽連的范冰冰、徐帆、劉震雲女兒劉雨霖等人致歉,稱不想傷害這些人,對誤傷表示歉意。某明星四天拿走六千萬是真的,但不是范冰冰,他會向有關部門呈交證據。崔永元還透露,影視行業偷稅漏稅現象比大家想得嚴重得多,涉案金額遠超目前曝光金額的10倍以上。

造成這種牽連效果,舉國皆罵范冰冰,甚至很多人因此已經形成“范冰冰偷稅”的既定認知,將好幾個本不相關的女性置於輿論暴力之下,豈是一聲歉意可以消除的?

我知道,在這次與撕范冰冰曝光明星逃稅醜聞事件中,崔永元再次成了很多人心中的英雄:單挑潛規則,炮轟醜陋文化,劍指光鮮背後的無恥,冒著生命危險“捅了一個大婁子”,跟一個強勢的利益集團作戰。――揭露黑幕,確實很了不起,確實是英雄,但不要因此就神化他,給他所有的行為加一道神聖的道德光環,因此忽略他的手段、程序及合法性,忽略了他作為一個網絡圍觀下的復仇者所帶著的人性弱點。

輿論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神化癖”,喜歡以神化的方式製造輿論的劇場效應,在天使與魔鬼的敘事框架中把公眾情緒推向兩極。人們特別喜歡神化,一個人成功了,就神化他--把他說的每一句話當成成功學語錄,從他每一個動作中尋找成功基因;一個人說了句特別讓人順耳的話,就神化他--愛屋及烏到其他言行;一個東西死去了,就神化他,一個人做了件自己不敢做的事、修理了某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迎合了某種普遍的情緒,也去神化他。

當然,“神化”從來不是孤立的,它總與“妖魔化”成對出現,神化某一個人,必然對應著妖魔化某一個人。正如當下的崔永元與范冰冰,神化的熱情越強烈,在另一面,妖魔化的憤怒激情就越可怕。神化的典型表現就是,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不管他的手段是否正當,不管他說了什麼,是否有依據,是否經得起推敲,都是正義的,都應該為他叫好。妖魔化的表現就是,無論如何,你就是別人微博中的那個賤人,你就是個惡魔,你就該死。

曝光演藝圈的陰陽合同和逃稅現象,當然很正當,這種勇氣值得欽佩,但涉及具體的人時,就應該非常謹慎了,尤其是在網上公開曝光時,就更應該考慮爆炸性的影響力――因為,逃稅指控對一個人的聲譽是毀滅性的,必須指向確鑿的人,必須拿出實錘。小崔雖然沒有說6000萬合同是范冰冰的,但在撕范冰冰的語境下拋出這樣的合同,很容易讓公眾誤以為說的就是范冰冰。――實際上輿論的理解正是如此,設置的議題也使范冰冰與6000萬陰陽合同綁在了一起,官方也是在這種輿論導向壓力下去調查范冰冰工作室。

有人可能覺得這屬於“小節”,只要“曝光娛樂圈偷稅問題”這個“大義”沒問題,就不要過度苛求,要容忍某種誤傷,甚至認為這是明星應該承擔的代價――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范冰冰如果沒問題,還怕什麼指控和調查?這種邏輯顯然是耍流氓,范冰冰很有錢,在明星收入榜上排在前面,但不能因為就懷疑別人是偷稅逃稅。即便是“合理的懷疑”,也首先需要“合理的證據”。這不是什麼“小節”,對一個人聲譽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不能為了與惡作戰而把自己拉低到跟惡一樣的無底線狀態。錯了就錯了,不要用“大義”去美化和神化這種錯。

粉絲對偶像很容易形成腦殘式的崇拜,無論錯得多麼離譜,都會有粉絲為之辯護,一些微博名人之所以越來越偏執,很多時候就是被自己的腦殘粉所綁架,把自己推到極端猙獰的位置,失去了理性的自我,變成了腦殘粉喜歡、正常人厭而遠之的腦殘樣子。還好,小崔很有反思精神,意識到自己情緒中對相關者的誤傷,沒有被大眾的神化架上“即便錯了又怎樣”的輿論邪壇。手中有誰偷稅逃稅的證據,或者交給稅務部門,或者在微博上亮出來,冤有頭債有主,誰逃稅撕誰,不管捅出多大的婁子,公眾一起去捅、一起去擔。也許剛開始撕的時候有私人恩怨,但撕到這時候,該暫時放下私怨,一起向偷稅逃稅這個“公仇”開刀。20多年前毛阿敏劉曉慶逃稅受嚴懲,曾震動娛樂圈,警示了很多名人明星,20多年後那種震撼效應早過了,需要一場針對演藝界娛樂圈的查稅行動。

真正喜歡自己偶像的粉絲,不是借偶像去澆自己胸中的塊壘,把偶像推上烈士的祭壇,無原則地跟著一起錯,而用自己的獨立的人格欣賞和保護另一個獨立的人格――對了就一起鼓與呼,錯了就坦誠地批評與糾正,不因一點錯就“果斷取關”,超越美化和神化,當成一個可能有缺點和侷限的正常人去看待,而不是一個永不犯錯永遠正確的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