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为崔永元做了让人痛快的事就神化他

摘要:真正喜欢自己偶像的粉丝,不是借偶像去浇自己胸中的块垒,把偶像推上烈士的祭坛,无原则地跟着一起错,而用自己的独立的人格欣赏和保护另一个独立的人格――对了就一起鼓与呼,错了就坦诚地批评与纠正,不因一点错就“果断取关”,超越美化和神化,当成一个可能有缺点和局限的正常人去看待,而不是一个永不犯错永远正确的神。

别因为崔永元做了让人痛快的事就神化他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作为媒体同行,我一向很佩服崔永元,他《实话实说》的主持风格影响了很多人,开创了一种不端不装的电视语态,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表现堪称代议士典范,对很多时事热点的尖锐评论让人拍手称快,在诸多问题上超越私利的“轴”和“杠”,也让人肃然起敬。你未必认同他的一些观点,但那份赤子之心对这个社会弥足珍贵。

但,千万不要神化崔永元,特别是微博上受到粉丝追捧的崔永元,他也可能出错。比如最近与范冰冰的开撕,不能因为他做了让我们痛快、撕了让我们反感之人的事,浇了我们某种恨富不仁的胸中块垒,就把他神化。据报道,崔永元为自己可能的误伤道歉了。为报《手机》影射之仇手撕与冯小刚相关的范冰冰,微博系列关于偷税的曝光引向范冰冰,舆论大哗,税务部门介入,范冰冰成众矢之的。最新的消息是,崔永元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在反省,向受到牵连的范冰冰、徐帆、刘震云女儿刘雨霖等人致歉,称不想伤害这些人,对误伤表示歉意。某明星四天拿走六千万是真的,但不是范冰冰,他会向有关部门呈交证据。崔永元还透露,影视行业偷税漏税现象比大家想得严重得多,涉案金额远超目前曝光金额的10倍以上。

造成这种牵连效果,举国皆骂范冰冰,甚至很多人因此已经形成“范冰冰偷税”的既定认知,将好几个本不相关的女性置于舆论暴力之下,岂是一声歉意可以消除的?

我知道,在这次与撕范冰冰曝光明星逃税丑闻事件中,崔永元再次成了很多人心中的英雄:单挑潜规则,炮轰丑陋文化,剑指光鲜背后的无耻,冒着生命危险“捅了一个大娄子”,跟一个强势的利益集团作战。――揭露黑幕,确实很了不起,确实是英雄,但不要因此就神化他,给他所有的行为加一道神圣的道德光环,因此忽略他的手段、程序及合法性,忽略了他作为一个网络围观下的复仇者所带着的人性弱点。

舆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神化癖”,喜欢以神化的方式制造舆论的剧场效应,在天使与魔鬼的叙事框架中把公众情绪推向两极。人们特别喜欢神化,一个人成功了,就神化他--把他说的每一句话当成成功学语录,从他每一个动作中寻找成功基因;一个人说了句特别让人顺耳的话,就神化他--爱屋及乌到其他言行;一个东西死去了,就神化他,一个人做了件自己不敢做的事、修理了某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迎合了某种普遍的情绪,也去神化他。

当然,“神化”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总与“妖魔化”成对出现,神化某一个人,必然对应着妖魔化某一个人。正如当下的崔永元与范冰冰,神化的热情越强烈,在另一面,妖魔化的愤怒激情就越可怕。神化的典型表现就是,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不管他的手段是否正当,不管他说了什么,是否有依据,是否经得起推敲,都是正义的,都应该为他叫好。妖魔化的表现就是,无论如何,你就是别人微博中的那个贱人,你就是个恶魔,你就该死。

曝光演艺圈的阴阳合同和逃税现象,当然很正当,这种勇气值得钦佩,但涉及具体的人时,就应该非常谨慎了,尤其是在网上公开曝光时,就更应该考虑爆炸性的影响力――因为,逃税指控对一个人的声誉是毁灭性的,必须指向确凿的人,必须拿出实锤。小崔虽然没有说6000万合同是范冰冰的,但在撕范冰冰的语境下抛出这样的合同,很容易让公众误以为说的就是范冰冰。――实际上舆论的理解正是如此,设置的议题也使范冰冰与6000万阴阳合同绑在了一起,官方也是在这种舆论导向压力下去调查范冰冰工作室。

有人可能觉得这属于“小节”,只要“曝光娱乐圈偷税问题”这个“大义”没问题,就不要过度苛求,要容忍某种误伤,甚至认为这是明星应该承担的代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范冰冰如果没问题,还怕什么指控和调查?这种逻辑显然是耍流氓,范冰冰很有钱,在明星收入榜上排在前面,但不能因为就怀疑别人是偷税逃税。即便是“合理的怀疑”,也首先需要“合理的证据”。这不是什么“小节”,对一个人声誉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不能为了与恶作战而把自己拉低到跟恶一样的无底线状态。错了就错了,不要用“大义”去美化和神化这种错。

粉丝对偶像很容易形成脑残式的崇拜,无论错得多么离谱,都会有粉丝为之辩护,一些微博名人之所以越来越偏执,很多时候就是被自己的脑残粉所绑架,把自己推到极端狰狞的位置,失去了理性的自我,变成了脑残粉喜欢、正常人厌而远之的脑残样子。还好,小崔很有反思精神,意识到自己情绪中对相关者的误伤,没有被大众的神化架上“即便错了又怎样”的舆论邪坛。手中有谁偷税逃税的证据,或者交给税务部门,或者在微博上亮出来,冤有头债有主,谁逃税撕谁,不管捅出多大的娄子,公众一起去捅、一起去担。也许刚开始撕的时候有私人恩怨,但撕到这时候,该暂时放下私怨,一起向偷税逃税这个“公仇”开刀。20多年前毛阿敏刘晓庆逃税受严惩,曾震动娱乐圈,警示了很多名人明星,20多年后那种震撼效应早过了,需要一场针对演艺界娱乐圈的查税行动。

真正喜欢自己偶像的粉丝,不是借偶像去浇自己胸中的块垒,把偶像推上烈士的祭坛,无原则地跟着一起错,而用自己的独立的人格欣赏和保护另一个独立的人格――对了就一起鼓与呼,错了就坦诚地批评与纠正,不因一点错就“果断取关”,超越美化和神化,当成一个可能有缺点和局限的正常人去看待,而不是一个永不犯错永远正确的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