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学子圆梦,兴庆区学贷办理高效快捷,点赞!

助力学子圆梦,兴庆区学贷办理高效快捷,点赞!

助力学子圆梦,兴庆区学贷办理高效快捷,点赞!

兴庆区从今年秋季开始实行的“贷款无纸化”电子化合同助学服务,大大缩短助学贷款的办理时间,让多头跑路成为历史。

“贷款无纸化”

开辟助学快车道

8月7日早上,记者来到位于兴庆区教育局213房间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里已经有不少准大学生们,排队等待办理助学贷款业务。“我们今年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把好审核关,理顺办贷程序,简化办理手续,实行一条龙服务。”采访中,兴庆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红梅告诉记者,眼下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都结束了,录取通知书也开始陆续送到学子们手中,中心也进入助学贷款办理的高峰期。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为了更好的服务辖区的贫寒学子,按照今年自治区实行“贷款无纸化”的电子化合同的要求,中心提前着手完成了无线Wifi调试、贷款系统专用电脑与高拍仪、手写板,并新购置了彩色打印机、4台学生贷款专用计算机,并对打印机的系统进行升级与匹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过去查验、留档、复印等手续简化,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办理助学贷款。

“过去办理一个的时间,现在能办4个人。”张红梅告诉记者,7月16日到现在, 目前有300多名寒门学子顺利办理助学贷款业务。另外,在现场还有教师和志愿们指导学生填写申请表、资料审核、以及签订合同,为助学贷款的申请打开了“快车道”。

“三个全覆盖”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据了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近些年自治区有关部门也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之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此外,兴庆区也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中央到地方资助政策、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三个全覆盖”。

“多亏了这个助学贷款,俺们家里的压力小多了。”移民马学花告诉记者,一家人今年四月作为劳务移民从海原县搬迁到兴庆区掌政镇,刚刚开始新生活。但是,因为自己身患腰椎间盘突出,养家的负担全落在在工地打工的丈夫身上。今年6月,大女儿马文静考上了宁夏师范大学。原本,家中出了个大学生,是特别高兴地事,但是一家人很快就又被5200元的住宿和学费难住了。“真心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娃娃上学不用愁了。以后等她大学毕业,我们一家人再慢慢还。” 马学花说道。

“贷款+补助”

教育精准扶贫惠每个角落

据了解,为众多像马文静一样寒门学习助力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申请条件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一项助学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贷人,承贷还款责任,在校期间无利息,毕业后第一年计利息,还款期最长可达20年。

“生源地助学贷款本科最高可以申请8000元,研究生最高可以申请12000元。”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红梅介绍,除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外,2017年兴庆区政府还开展了教育精准扶贫,通过兴庆区本级财政支持,补助兴庆区户籍建档立卡户大学生,一次性补助2000至5000元不等的生活费。

此外,全区高等职业学校(含民办院校)生源为宁夏籍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以及农、林、师范专业学生,可享受每人每年4200元学费减免政策,真正地搬走了压在困难家庭上的一块石头。“生源地助学贷款帮我上了学。”罗金芳的双亲今年已经60多岁且病痛缠身,家中依靠父母的低保和养老金维持生计,姐姐今年刚刚毕业,妹妹还在读初中,“我考了华北电力的研究生,今年助学贷款能申请9000元,多亏了贷款我才能继续学习。”罗金芳告诉记者,在上好学的同时,会利用闲暇时间打工攒钱还贷。

目前,兴庆区各乡镇正在对助学贷款进行大力宣传,力求每位家庭困难学生都能得到帮助,不因为贫困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助力学子圆梦,兴庆区学贷办理高效快捷,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