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供給側改革曬出亮麗「成績單」

筆者獲悉,上半年,鐵路行業持續推進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中力量推進貨運增量行動、客運提質計劃、復興號品牌戰略三大舉措,國家鐵路客貨運輸主要指標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復興號通達至23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8月8號央廣網)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國家經濟改革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舉措。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其大眾化交通運輸工具的屬性,決定了鐵路運輸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緊緊圍繞提升客貨運輸產品有效供給、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鐵路相對於其他交通方式,優勢明顯,具有發達的路網、充足的運能、雄厚的實力以及安全便捷、低成本、全天候、網絡化、綠色環保的運輸方式,使得鐵路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從上半年的成績來看,已顯現出供給側改革的成效,相信鐵路將持續發力供給側改革。

從客運方面看鐵路供給側改革。上半年,國家鐵路發送旅客15.91億人次,同比增長7.7%。今年以來,鐵路部門順利實施了2018年第一、第二階段列車運行圖調整,持續優化了旅客列車開行結構,增強客運現代化水平,充分發揮高鐵成網優勢,提升有效供給。比如春運,鐵路充分發揮其運輸主力軍的作用,實現了客運量歷史新高的成績。隨著近年來高鐵發展飛速,路網規模龐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高鐵“公交化”,為旅客出行縮短了時間。特別是復興號,時速達350km/h,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加入更是如虎添翼。如今,復興號開行範圍已通達至23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可以看的出,鐵路從各方面提高客運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實現旅客發送量的持續增長。

從貨運方面看鐵路供給側改革。上半年,國家鐵路貨運量完成15.49億噸,同比增長7.5%。一是大宗貨物運量不斷鞏固擴大。國家鐵路煤炭運量完成8.22億噸,同比增長11.4%;二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集裝箱運量同比增長44.5%,商品汽車、冷鏈物流同比分別增長28.2%、32.2%;三是中歐班列開行質量不斷提高。中歐班列開行2497列,同比增長69%;四是降低社會物流成本。5月1日起,鐵路運輸服務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鐵路總公司積極尋求變化,大力推行貨運組織改革,貨運模式也從“坐商”變為“行商”。

亮麗的成績單,顯示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穩健,收穫滿滿。可以說,供給側改革為鐵路改革這艘巨輪指明瞭方向。上半年,鐵路客貨運的成績也證明了方向的準確性,相信在鐵路總公司的努力下,在客運上提高服務質量,讓旅客的出行越來越來便利,在貨運上尋求更多的變化,推進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的轉型,為社會民眾提供更有效的供給需求。(金羊網文/景建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