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的成長 「殺魚弟」父母講述八口之家的日常生活

“粗放”的成长 “杀鱼弟”父母讲述八口之家的日常生活

小孟偶爾坐起來稍微休息下 記者孫鎮鎮 攝

“殺魚弟”的境遇或許只是一個孤例。一個兄弟姊妹眾多的家庭,一對年少相戀早做父母的夫妻,一個自小被公眾聚焦審視的少年,諸多複雜元素,究竟交織出怎樣的生活場景?

也許,正是一次次偶然,讓這個家庭和“殺魚弟”人生出現種種不同。十年之中,“殺魚弟”至少已兩次,被公眾關注、討論和研究。但每一次話題的推導方向和拷問落點,最終都指向了家庭教育。

我們分別對話“殺魚弟”父母,希望通過家庭這個維度,展示一個真實的“殺魚弟”生活場景。這種展示,遠離精英站位分析,只用平等的視角體察。

【八口之家】

35歲父母+6個孩子

記者:

您有6個孩子?

孟母:他(小孟)是老大,還有一個男孩4個女孩。最小的8歲。

記者:去蘇州多久了?

孟父:我們是初中同學,都是1983年的。上到初二都輟學了。只領證了,沒有辦婚禮。

14歲時,我父親去世了。15歲那年,大年初一,我弟弟煤氣中毒去世。到蘇州闖蕩,是因為我舅舅在那邊很多年了。2003年開始到的蘇州,開始賣了一年多的菜,後來抓魚,再後來才開始賣魚。

記者:孩子目前都跟著你們在蘇州上學?

孟母:對,現在學校也好上,不像以前最早要借讀費什麼的。

常為瑣事吵架

記者:家庭的日常是什麼?

孟父:早上我去進貨,起得很早,有時候凌晨兩三點,有時候三四點。我們吃住在裡面,外面賣魚,就是吃住都在店裡。

記者:你們夫妻經常吵架?

孟母:我們兩個經常吵,有時候吵兩次,有時候一天吵上五六次,有時候晚上還吵。孩子一天吃一頓飯,有時候吃兩頓飯,一生氣什麼也不問了,他們吃就吃,不吃也不問。就這樣。日積月累,反正孩子心思越來越重。(記者:以前沒有覺察到?)對,沒有。

孟父:(因為)好多好多事情。生意不是太好,我們身體也不好,就經常吵。有時候,晚上飯做好了,我倆吵架,小孩都不吃飯了。吵架主要還是身體不好引起的。我有腰間盤突出症,還有關節炎,不能坐時間長了。她有腎病,醫生也建議多休息。中午我想休息,她也想休息,但是店又不能關,就吵架。

記者:咱家是不是也不是說經濟條件達不到?

孟母:就是說孩子多,經濟還不是那麼好,沒達到家裡一個孩子兩個孩子那樣。像我們這6個,你說吧一個孩子一天十塊錢,這就60塊,還要吃穿,還沒說門面房子,不得了的。

記者:像您家這樣6個孩子的是不是不多見?

孟母:還好吧,像我們一個菜場就有3家。想不開,再有就是沒有用避孕措施,懷孕了就說那是一條命,就不捨得流了。還是沒文化。高素質的就想得開了,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

【眼中的兒子】

他很孝順懂事

記者:

孩子是不是平時表現得也很堅強,個性比較硬,沒想到會這樣?

孟母:我們忙於做生意,沒時間帶他們出去,像人家普通孩子帶出去玩玩,都有個星期六星期天,像我們這個一年到頭一直就是忙忙忙。時間長了就想著幹活幹活了,忘了他還是個孩子,就是說沒去了解他內心在想什麼。

記者:小孟平時和你們,和弟弟妹妹的關係怎麼樣?

孟母:比較孝順。我說你都大了,自己喜歡什麼樣(衣服)就自己買,他就說媽媽你買好了,只要我能穿就好。從來不像別的小孩要這樣的那樣的,要名牌什麼的,都是媽媽你買就行,我都同意。

記者:其實你們一家人很親,就是平時大家交流方式不對?

孟母:對。我跟我老公以前就說,孩子這麼多,只要孩子健健康康,錢只要夠我們一家人花就行。我們一沒文化二沒什麼的,長大了他們個人有個人的本事。我們也不要求那麼高,只要孩子都健健康康,我們一家都平安就行了。

記者:他有沒有表達過希望或者喜歡幹什麼?

孟母:沒有,沒說過以後想幹什麼,說過以後成家了就自己做個生意。他在我們家是比較有擔當、比較聽話的一個孩子,就是說“我是老大”,就是有擔當。(記者:這一次就是在氣頭上?)兩個人你一衝我一衝,就吵起來了。

身邊也有同齡人

記者:小孟平時身邊有同齡的孩子嗎?

孟父:有不少,農貿市場上有,外面也有。感覺跟著他的那些小夥伴們,成天上網、打遊戲,學不好,就不讓他們在一起玩了。

孟母:有同齡的孩子,有個小學同學也在市場上。他們也就一起說說話聊聊天這樣(記者:沒有小孩的娛樂什麼的?)沒有。大了,好多事情都害羞。(記者:談過戀愛什麼的嗎?)沒有,都是和成年人交流。都是大人。外地的都是安徽的、四川的,他不喜歡跟人交流。每天五六點鐘起床,下午五六點鐘就收攤了。他也不像別的孩子經常吵著鬧著要出去。

曾經有網癮,最愛釣魚

記者:小孟平時都做什麼?有什麼愛好?

孟父:有一段時間,他特別喜歡泡網吧,打遊戲,玩一些槍戰遊戲。也花了不少錢,後來,就不讓他去了。當時上網的花費我沒有細算,店裡的錢,都是放在抽屜裡的。他自己拿多少,也不知道。

我兒子特別喜歡抓魚、釣魚,他釣起魚來,能一蹲蹲一天。

記者:這幾年主要靠您兒子照看店嗎?

孟父:他能搭把手,但讓他做生意,他可做不了。他經常和客人吵吵。再說,賣魚同賣菜不一樣,累了不能關上門。越是天氣熱的時候,越需要人照看,需要勤換水。我兒子不行,小孩畢竟是小孩,他照看不好。

【關於上學】

從來沒有不讓孩子上學

記者:此前很多媒體報道,小孟不上學在殺魚,還經歷過斷斷續續地上學。是這樣嗎?

孟父:肯定不屬實,我們沒有不讓孩子上學。他上的學校就在對面100多米遠。我們店在前面,住在後面。回家就是進店。所以有人說,我們不讓他上學只讓他殺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我們老家的人,都罵我說怎麼不讓孩子上學。

記者:他那個時候一直都在上著學,是吧?

孟父:上,一直都在上。上完六年級上半年就不上了。他自己提出不上。當時他的成績,打個比方,班裡40名學生,他考試在27到32名之間。後來有好幾個(同學)不上,他也不上了。

我問他,你不上學打算幹什麼?他說,想跟著老太爺放羊。老太爺是我的爺爺,今年87歲了。他和他老太爺感情很好。他曾經說過,在老家比待在蘇州好多了,不喜歡在蘇州。在老家沒人管。一天到晚在河裡抓魚。

到目前還沒說過後悔輟學

記者:有沒有跟孩子聊過後悔那時候沒繼續上學?

孟母:到現在為止他還沒說過。他妹妹也是因為哥哥的影響不願意上學了。有個女兒開學該上初一了,說不想上了。(記者:你怎麼想?)沒有那個本事上大學,最起碼我們把這學業都完成了(上完初中)。即使上不好,你在學校裡最起碼一年到頭還能學幾個字,在家裡能學什麼?

記者:您是上學上到什麼時候?

孟母:我的文化程度不行。現在一年級的(課程)我都感覺我輔導都蠻吃力的,有些英語什麼我根本就不認識。天天晚上我到家就叫他們寫作業,有的他們不會,說媽媽我這不會,我說我也不會。就現在有手機了,還能下載一個東西叫他們自己聽聽學學。

【“網紅”之路】

“我不是殺魚弟”

記者:

您覺得大兒子什麼時候開始能正兒八經幫上忙了?

孟母:十四五歲吧。以前成網紅的時候,就是小,星期六星期天放學的時候,幫幫忙。

記者:當時媒體和網絡的關注,是不是對他有造成壓力?

孟母:他有一定壓力,他其實不太喜歡被人家關注的。這兩年,有的時候人家買魚,問你是不是殺魚弟,他就說“不是”。以前小,不知道那麼多。

以後給孩子自由

記者:這次好了有什麼打算?

孟父:等他好起來,眼看著還有半年就18週歲了,給他更多自由,他可以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孟母:等他病好了,就叫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反正也快成年了。我們也不能管得太緊了,管得太緊還是想不開。不管嘛我們大人心裡放不下。(記者蓋幸福 熊苗 孫鎮鎮)

原標題:“粗放”的成長 “殺魚弟” 父母講述八口之家的日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