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大家下午好!前兩天跟大家分享了魚缸控藻篇章的觀賞螺篇,以及觀賞蝦篇,今天是生物控藻最後一個篇章:觀賞魚篇。這樣一來生物控藻就全部主角都齊齊登場了,因為一個完整的、健康的魚缸,肯定少不了生物的多樣性的,而魚缸的主角:魚,安排在最後登場。

在和大家分享之前,大家心裡肯定多少也有一些答案,例如清道夫,例如小精靈,例如鬍子,等等。瘋瘋人給大家整合了一下行業的經驗,幫大家總結出靠譜的除藻魚名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首先我們還是來給大家闢辟謠:清道夫魚是達不到最佳的除藻效果的,反而長大了的清道夫,還是魚缸的一個大隱患,同樣的,青苔鼠也是。為什麼說是隱患呢?因為小的清道夫和青苔鼠還好,會比較勤快啃食缸壁上的褐色藻類,但是長大了就不一樣了,俗話說:女大十八變。其實,魚大了也是挺大的變化的啊!它們長大了之後就不怎麼吃藻類和青苔了,轉吃葷,吃飼料,啃魚屍體,如果同缸裡面有魚生病了,生病的魚體表會分泌粘液,它們會過去啃病魚,加速病魚病情惡化。所以,在正文之前,我們先給各位朋友提提醒:清道夫魚和青苔鼠魚,不是最佳的除藻工具魚,它們的定位還是觀賞魚,還是需要單獨飼養的。

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人工改良後觀賞性更強的清道夫魚

接著我們進入正題,按照瘋瘋人的老習慣,分點敘述:

一、鬍子魚

這個魚太好了,它和清道夫魚很像,但只是外形很像,習性這些都不是特別像。首先鬍子魚不會長得像清道夫那麼大(大的清道夫有十幾公分,甚至更大),鬍子魚一般不超過10公分的,所以大小決定了它們的食性,更加偏愛吃素,也就是吃藻類吃青苔會比較勤快,同樣地,體型的的大小也決定了它們的牙齒結構,更加適合吃素,而不會長大了就去啃食其他魚類體表的粘液。瘋瘋人小時候有養過一個70公分的熱彎缸,裡面缸壁長滿了藻類,放了2條小鬍子進去,也就4-5公分大小,沒幾天缸壁就很乾淨了,然後可以看到鬍子魚肚子裡面都是青色褐色的,就是它們吃進去的藻類和青苔,所以,從那時候就開始非常認可鬍子魚的除藻能力了。

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黃金鬍子魚

二、小精靈魚

這種魚其貌不揚,但是確是魚缸清潔一把手,而且個性溫和,不會騷擾其他魚類,和鬍子魚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原產地南美洲巴西一帶,學名叫篩耳鯰,但是一般都叫小精靈,個頭也是不大,3-5公分而已,因此身手敏捷,能進入一些狹小的空間清潔,除了吃藻類之外,也會吃蝸牛卵,保證魚缸不會滋生其他的蟲子,但是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小精靈魚太專一了,主要只吃藻類,如果當魚缸裡沒有什麼藻類,它們就會餓死,不吃飼料的,所以需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小精靈魚

三、小猴飛狐

這也是一種很討人喜歡的工具魚,其實是一種原生魚類,底棲習性+食藻習性讓它們除了可以當除藻的工具魚之外,還可以幫忙清理魚缸底部的環境,雖然會吃飼料,但是也會一刻不停地尋找藻類啃食,和小精靈相比,更加耐養,因為餓了還可以吃飼料,不過和小精靈不同的是嘴巴的結構,讓它們吃不了缸壁上的藻類,只能吃水草上面的藻類,當然這也是一大優點,因為有時候水草上面的藻類還是很讓人抓狂的,小猴飛狐剛好滿足了這一點。順便一提,還有黑線飛狐,也是可以作為小猴飛狐的替代魚,不過還是小猴飛狐除藻效果更好一些。

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小猴飛狐

請珍惜生命,遠離清道夫魚,魚缸真正的“清道夫魚”是它們

黑線飛狐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魚缸除藻比較有效的工具魚一覽,如果魚缸比較大的朋友,建議三種魚都放一些,因為每一種魚對付不同的藻類,能達到最好的除藻效果,如果條件限制,那麼就按照上面的順序來優先選擇吧!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建議或者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是瘋瘋人,從小喜歡養魚的孩子,堅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最接地氣的養魚經驗,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訂閱關注+轉發收藏,有不同觀點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感謝大家的支持!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