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並舉 兩全其美

自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以來,北京市的環境秩序得到大幅的提升,一些私搭亂建被拆除了,一些開牆打洞被封堵了,一些佔道經營被清理了……

但是,事情總有兩面性。被清理的佔道經營的遊商沒有了生存空間,面臨著經濟困難;沒有了利用開牆打洞經營的商戶,社區居民們的生活消費不方便了,出現了買菜難、修補難等一系列現實性的困難……

如何既解決佔道經營的髒亂差環境問題,又解決生活困難群體的就業生計?如何既提升環境秩序,又解決社區居民的生活不便?這個“兩難”的問題,成為街道管理部門的一個大難題!

如今,“兩難”變成了兩全其美!這全都靠著街道相關部門推出的“疏堵並舉”的實實在在新舉措!

所謂“疏堵並舉”,就是在清理佔道經營的同時,及時瞭解經營者的家庭背景,為存在生活困難的群眾解決經濟來源的問題;同時,在清退違規商業網點的同時,積極考察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便民商業網點,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服務。位於東城區的龍潭街道,在這方面貢獻了自己的先進做法!

走進龍潭街道,在社區內的公共場所,可以看到一輛寫著“東城區對口幫扶車”字樣的菜車正在向社區居民賣菜。這就是龍潭街道為解決被取締的佔道經營的遊商實現再就業,而專門設置的幫扶菜車。該菜車每天早七點到十一點半,在小區門口的指定地點售賣蔬菜和農產品。這些對口幫扶車使用的是東單菜市場的營業執照,定點定時經營蔬菜和農產品,這樣既為佔道經營的遊商提供了固定的經營場所,又為社區居民買菜提供了便利。

據瞭解,龍潭街道共有十一個社區,計劃每個社區建兩個便民蔬菜點。目前已經建成了18個,未來還要繼續建四個。這二十二個便民蔬菜點共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利用騰退空間建成了菜站;二是設立幸福彩虹直通車,定點定時賣菜,目前已經設立四輛;三是設立對口幫扶車,專門解決佔道經營的遊商再就業問題,由東單菜市場負責發放牌照,目前龍潭街道已經有一輛對口幫扶車,未來還將再設立兩輛,解決更多有再就業需求的遊商。

事實證明,單純的實施“堵”的方法,是不現實的。經營商戶需要經濟來源,社區居民需要生活便利。僅靠“堵”的方法,還容易引發意想不到的矛盾。而採取“疏”的方法,通過打造規範的經營攤點、引入集貿市場,既實現了環境秩序的提升,又實現了便民服務的宗旨!

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以來,我們既贏得了“面子”——優美的街道社區,又獲得了“裡子”——便捷的日常生活。這就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體現!只要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理念,“兩全其美”的好事將會越來越多!

疏堵並舉 兩全其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