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與“扶貧”並舉 平安銀行捐贈百噸蔬果支援武漢

本報記者 王小康

新冠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近日,瞭解到疫區生鮮食品緊缺,平安銀行員工再次愛心馳援,募集善款採購一百噸蔬果捐贈武漢,助力抗疫後勤保障。

“六種蔬菜搭配,豐富了餐桌;到手的蔬菜都很乾淨,也是塑封的,看得出來他們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此次接受捐贈的醫護人員對此表示。

據介紹,此次捐贈的所有食品,均是平安銀行聯合廣東省扶貧開發協會,在內蒙古、廣西、雲南等產地甄選的優質產品,創新性地實現了“抗疫”與“扶貧”並舉,既能讓前線醫護人員吃上健康食品,又助力貧困地區加快復工復產。

讓白衣天使吃上健康食品,為前線減負

3月8日下午,平安銀行首批捐贈的蔬果禮包和燕麥片,已陸續從全國各產地直達武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接受了首批捐贈。

公開資料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佑醫院被確定為武漢市第一批發熱門診、第三批定點收治醫院及非“新冠肺炎”患者透析定點醫院,開放床位500張,截至3月6日,已接診發熱病人1萬餘人次,收治患者超800人,治癒近400人。

據瞭解,在項目執行階段,平安銀行就與當地醫院、各類公益團體充分溝通。“我們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一直關注如何確保蔬果新鮮、品質達標,為此我們選擇與當地國企合作背景的蔬菜合作社統籌採購、加工,並全程冷鮮配送。同時,儘量讓利於貧困戶,讓募捐資金惠及更多人。”平安銀行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到。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到達的物資已被整整齊齊地碼進了醫院的倉庫,9日起將有序分派至醫護人員。而第二批物資也已於3月11日陸續發車。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增加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保證物資及時送至每一位醫護人員的手中。此次平安銀行選擇在產地將物資分包,再由原產地直接發送到武漢,醫院接收後,快速按小包分發給醫護人員。有負責分配物資的後勤人員對此表示:“‘拎包即走’的方式,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醫護人員拿了就走,就像拿快遞一樣,非常方便。”

對於後續的支援行動,平安銀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後續批次的捐贈中,還將與武漢本地機構合作,探索新的解決方案。比如通過醫院派發電子券給醫護人員,他們在線上平臺填寫家庭地址,就可由當地的物流平臺將物資直接配送到家。”

助力貧困地區復工復產

一邊是武漢醫護人員接收新鮮蔬果實現“拎包即走”,另一邊是產地接到採購訂單後加速復工復產,開啟了稍顯遲來的農忙季。

據瞭解,此次馳援的物資包括“廣西百色扶貧蔬果包(田東縣、田陽縣的扶貧蔬果)+陰山優麥產品組合”。拿到訂單後,村民們熱情響應,立即動工,對農產品細心揀選、嚴格分裝,交由專業公司送至千里之外的武漢。獲得收入之後,他們又加緊購買生產資料,加速投入到復工復產的繁忙勞作中,搶時間、趕進度、補損失。

“這次這個訂單真的是很大,我把我家和親戚家的辣椒收完都給平安了,這幾天叫上村裡的幫收菜擇菜,都幹到凌晨兩三點,心裡很高興。”一位當地貧困戶說到,“很高興他們能收我們的菜,現在我們也復工了,也得賺錢了。”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奪取全勝的決戰之年。面對突襲而至的新冠疫情,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上發表重要指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對此,平安銀行表示,“將繼續聚焦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的挑戰,著力解決好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加大線上商城推廣力度,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引導產業扶貧項目幫扶資金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合作社恢復生產,做好農資供應等春耕備耕工作;加大扶貧債投資力度,支持易地搬遷配套設施建設、住房和飲水安全等扶貧項目開工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