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升級——美團VS餓了麼

外卖大战升级——美团VS饿了么

作者 :相欣

來源 :騰訊深網

ID:qqshenwang

外卖大战升级——美团VS饿了么

攝影:高婧婧

上市在即的美團向外界展示出其在新零售領域的野心。

繼在北京開店後,無錫成為美團旗下新零售品牌“小象生鮮”落地的第二個城市。作為首家登陸無錫,集生鮮食品、餐飲、電商和即時配送於一體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生鮮超市,針對無錫市場,小象生鮮也進行了升級。

相較於北京方莊店,無錫雙店在面積上顯著擴大。

以廣益店為例,面積約為4500平米,是北京方莊店的兩倍多,商品區和餐飲區佔比約2:1,生鮮類商品的佔比超過60%。

不僅是小象生鮮,美團在近日還依次推出了新零售閃購業務和無人配送開放平臺,諸多信息顯示,美團在新零售方面的佈局正在加強。

無獨有偶,美團在外賣市場的頭號競爭對手餓了麼也開始在新零售領域頻頻發力——在進入阿里體系後,餓了麼的角色顯然已經不僅侷限於外賣,其配送團隊蜂鳥將全面融入阿里新零售,即時配送不再僅服務餐飲外賣,而是計劃向各路新零售縱隊輸出運力。

可以看到的是,美團與餓了麼的角逐已經從外賣延伸到新零售的新戰場中。

美團閃購與無人配送組合拳

以滿足消費者便捷購買、商家提升經營效率、騎手在各個時間段配送的需求,美團近日上線了新零售品牌“美團閃購”。

一位美團內部人士對《深網》透露,美團閃購併非新的業務,實際上是此前美團跑腿業務的升級。

美團跑腿是美團推出的同城幫買幫送服務,曾在2017年3月上線,用戶通過美團或美團外賣App代購下單,指定物品就可在1小時內完成全城送達。

海瀾之家是美團跑腿的初批嘗試。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美團開始將配送品類覆蓋更多的領域,全面發力新零售。《深網》瞭解到,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將全面負責閃購業務。

王莆中表示,從去年及今年上半年來看,美團通過配送網絡送出去的零售產品達到2.6倍增長,非餐品類的增長率是最快的,尤其是生鮮、水果;商家數量翻了一番。

背後的驅動力在於城鎮化和消費升級。王莆中表示,目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達到156個,城鎮化人口達到8.1億;零售行業線上化率的增長,電商主力品類增速放緩,食品生鮮處於較低水平,其中食品生鮮的線上化率在6%,有很大增長空間。

美團在過去幾年鋪開的配送能力成為有望覆蓋這些品類的基礎。

據美團官方數據顯示,該平臺覆蓋全國2800個市縣,年度交易用戶3.1億,擁有53萬日活躍騎手,平均配送市場為30分鐘,幾乎覆蓋了所有主流人群。

除了將配送更多新零售的品類,美團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無人配送這件事上下了很大功夫。實際上,美團發力無人配送已久,在無人機、無人車領域已已經過多輪實驗。

據《深網》瞭解,其無人配送事業部的前身即為此前的項目組“W”。

同王興一樣畢業於清華的夏華夏,曾先後擔任Google高級工程師,百度主任架構師。2014年6月,夏華夏加入美團任美團首席科學家及配送部總經理,負責基礎架構及大數據等相關工作。

夏華夏對《深網》表示,


“不僅限於外賣,比鮮花、蛋糕這些品類,或者是以後的閃購裡面的一些物品,我們都希望用無人配送的方式或者是地面、天空的方式,用機器來配送。”


“未來很長時間內,都會是人車混送的方式。”夏華夏說,無人配送車是對騎手的有效補充,它可以持續工作,比如承擔更多的夜間配送工作;騎手更為靈活,可以處理一些較為複雜的場景,騎手與無人配送車可以發揮各自優勢,提升效率,優化用戶體驗。

據《深網》瞭解,自2018年3月至今,美團無人配送已經完成了在朝陽大悅城的B端測試運營、深圳聯想大廈的C端試運營,並有選擇性地在上海松江大學城實現了從B端到C端的完整閉環運營。

夏華夏對《深網》表示,松江大學城內由無人車配送的美團外賣訂單已經超過1000單/天,這也印證了美團無人配送規模化運營的可行性。

相比於餓了麼,美團目前披露的無人配送的計劃顯得更加完備。美團近日正式宣佈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計劃,希望將軟件(如仿真系統、視覺感知)、網絡(如通訊、運營商)、器件(如計算芯片、激光雷達)、整車(包括設計生產)、實業(地產、園區、物業)綜合到一起,實現從餐廳到目的地的全程無人配送。

不過,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認為,目前美團無人配送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實驗室”階段。

目前仍有許多難點有待攻克,他們希望在2019年實現規模化運營。

餓了麼與阿里生態全面打通

美團在外賣及新零售領域的頭號競爭對手餓了麼,其在加入阿里體系後的首個計劃即將落地,即餓了麼為阿里的新零售提供物流基礎。

6月22日,在阿里收購餓了麼兩個月之後,餓了麼新CEO王磊表示餓了麼將不再侷限在餐飲外賣上,包括水果、生鮮、藥品、鮮花等非餐飲品類亦納入到餓了麼的配送範圍裡,正式成為阿里生態的一部分。而隨後美團閃購的出現標誌著二者圍繞新零售的激戰正式打響。

為此,餓了麼將於今年夏季投入30億元。

“餓了麼與阿里生態之間的協同力量,是任何競爭對手都無法企及的。未來競爭的核心不是比誰錢多,而是以餐飲為起點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大升級。”王磊作出判斷。

易觀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整體交易規模為705.8億元人民幣,但環比增長僅為4.2%。

該數據報告還指出,預計互聯網外賣市場在未來三年內仍將維持增長的態勢,但同比增速將持續走低,同時外賣業務也已經成為生活服務類別下的第二大消費場景,排在第一位的是生活服務綜合平臺。

這些數據都意味著,外賣市場之爭正在向更廣泛的市場延伸。

在這樣的背景下,餓了麼透露,其在上海7月以來平臺的新零售交易額環比6月增長40.1%,訂單量環比增長30.3%。

其中,百果園在平臺夏季果蔬大促第一天日訂單量即突破10萬單,環比增長3倍,全家便利店交易額環比增幅更接近兩倍。

2017年,阿里巴巴聯手螞蟻金服曾以10億美元入股餓了麼時,就對外明確表示“口碑專注到店,餓了麼專注到家”的業務分工。

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全資收購餓了麼之後,來自阿里新零售體系的賦能,將為餓了麼的配送提供更強的能力和更廣的平臺,比如支持盒馬鮮生、天貓超市以及其他品牌商先下單的三公里、半小時配送服務。

與此同時,餓了麼內部孵化的無人貨架項目“餓了麼Now”則在今年3月在其首個入駐的城市上海實現運營盈利。

在憑藉無人配送行駛改善配送成本和效率這一點上,餓了麼也邁出了其“未來物流”戰略的重要一步。

7月26日,餓了麼宣佈獲准開闢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無人機試運營期間,用戶從下單開始,平均僅需20分鐘即可收到外賣。

餓了麼方面稱,其送餐機器人也在取得突破性進展,適應不同樓宇場景的二代機器人將於近期面世,除送餐外,還將承擔流動無人貨架等角色,預計今年覆蓋範圍擴大至多個城市超過500座樓宇。

據瞭解,未來還有更多新零售服務將通過蜂鳥的本地即時配送網絡落地,觸達3公里半徑內的用戶,包括智能調度系統、外賣無人機、機器人等產品,都將適配新零售複雜場景進行更新迭代。

激戰新零售

外賣市場,或者說生活本地服務正在進化出一個全新的格局,如果說此前是美團與餓了麼的一對一決戰,那麼在阿里收購餓了麼之後,美團需要面對的則是餓了麼、百度外賣、口碑與阿里的協同作戰。

為了更快速爭搶到更大的市場份額,餓了麼將在今年7月至9月期間投入30億元人民幣以應對市場越發激烈的競爭,他們希望能夠將市場份額提至50%以上。

同時彭博社還稱餓了麼正在尋求新一輪金額為20億美元的融資,對此王磊給出的回應是,預計阿里未來會繼續為餓了麼的發展投入數億資金,所以資金並不是現在的核心問題。

他還強調,餓了麼目前並沒有尋求除阿里巴巴集團以外的新資金注入。

一邊是準備赴港上市的美團,一邊是有阿里傍身、不缺資金的餓了麼,最終誰才會成為收割新零售市場的玩家,這在短期內將會是個疑問。

然而可以預見的是,加碼佈局新零售的美團與餓了麼勢必將戰火重新燃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