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總放棄動車配件集采 與中車再尋維修市場利益平衡

鐵總放棄動車配件集採 與中車再尋維修市場利益平衡

中國e車網訊: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在動車組修程修制改革上做出重大改進,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在動車組維修中的裝備購置、配件管理、物流和庫存等領域將不再專設部門負責,轉而將其移交給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代為管理。此舉將大幅降低中鐵總在動車組維修上的成本,同時中國中車也尋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8月6日,中國中車旗下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客股份”)、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和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組合聯合體與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局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中車北京區域配件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北京區域中心”)正式開啟。

中國中車尋利潤增長點

本次簽訂協議,中國中車方面是以長客股份為牽頭方。長客股份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國動車組運用逐漸接近飽和,雖然每年仍有一定數量的新造規模,但面對更大的存量市場,做好動車組售後服務已經成為中國中車不可忽視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該人士表示,中鐵總目前正在推進動車組修程修制改革,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逐漸擴大動車組自主維修能力。隨著中鐵總各路局維修能力不斷提高,未來各型動車組在各級維修中返中國中車主機廠可能會越來越少,維修利潤或許難以保證。“北京區域中心成立後,中國中車在動車組領域除新造和維修外,配件銷售也成為了贏利點。”他說。

該人士對記者透露,以往各路局自主配件採購,雖然量大,但單價低,配件銷售從來都不是中國中車的贏利點。未來按照協議,路局不再集中採購配件,取而代之的是到中國中車隨用隨取,這種模式會讓配件銷售價格大幅上漲。他對記者舉例稱,新模式下,中國中車採購成本1萬元左右的零部件,在銷售給路局時,可以做到3倍的價格,也就是達到3萬元左右。

中國中車人士對記者透露,在列車全壽命週期內,通常維修、配件產生的費用可以達到新車銷售價格的3~4倍。他舉例稱,2017年,中國中車一家主機廠僅針對一家路局集團的配件銷售額就達10億元。“動車組配件供應保障體系對中國中車長遠盈利尤其重要,可以使中國中車實現更加穩定的市場佈局和更加靈活的物資配送管理。”他說。

長客股份總經理安忠義表示,北京區域中心是中國中車在中鐵總建立的第一個配件中心,後續將在瀋陽、上海、蘭州、鄭州和武漢等鐵路局建立區域配件管理中心和配件倉儲服務站,不斷完善主機企業成熟的供應商管控,打造高效、快捷的動車組配件供應保障體系,逐步探索動車組配件倉儲、配送、維修一站式服務新模式。

中車中車副總裁餘衛平也指出,北京局集團與長客股份聯合體在裝備購置、高級修、配件管理及物流等領域開展合作,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優化裝備規劃與佈局,是降低動車組全壽命週期成本的重要舉措。

中鐵總零庫存降成本

中國中車在此次合作中受益良多,那麼中鐵總又將得到什麼好處呢?

中鐵總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國高鐵使用的主力車型仍為和諧號列車,因車型繁多,各路局集團在配件集中採購和庫存中大量備貨,導致路局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不僅佔用大量資金,海量庫存還耗費人力,這一直是各路局的一塊心病。”他說。

新成立的北京區域中心事實上就是將以往北京局集團管理的車輛配件交由中國中車管理,北京局集團不再批量採購,不再對配件進行物流協調。北京局集團人士對記者作出上述表示。“一句話,未來我們在動車組維修中如需零部件就去中國中車取,用幾個取幾個,儘量做到零庫存。”他補充說。

北京局集團公司總經理李熒強調,配件中心成立後,將發揮主機廠與路局雙方優勢,縮短物資供應時間,提高配件供應質量。從而使路局實現“降成本、降庫存、降資金佔用”,對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重大意義,可有效促進雙方經營管理實現雙贏。

上述中鐵總人士亦對記者確認,北京局集團與長客股份在運營北京區域中心成熟後,這種新型一站式配件倉儲、配送、維修新模式將在全路18個集團公司展開。

本次合作其實早在去年就已顯露端倪,2017年8月21日,中鐵總與中國中車簽署戰略協議,其中一項就是在鐵路配件供應管理合作方面,雙方約定以修程修制和運用消耗數據為基礎,統籌中鐵總與中國中車的供應商、倉儲配送資源。建立新型配件採購供應方式,實現集中採購、分開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形成配件用戶隨用隨領、定期清算的供應體系,降低庫存。

中鐵總與中國中車利益博弈

鐵路機車車輛維修是一個百億級的大市場。2015年中國中車國內業務總訂單2077億元,其中維修訂單280.35億元,佔比13.5%。這一市場在當年走到一個重要節點。上述中鐵總人士對記者透露,自2015年4月起,中鐵總要求所屬路局不斷提高檢修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他說:“中鐵總的目標是,將絕大部分交付中國中車的維修業務逐漸拉回來。”

尤其在動車組領域,2015年中鐵總瀋陽、成都動車組高級修基地建成投產,北京、上海、武漢動車段擴能改造,同時還建成2個、擴建6個動車所。2015年中鐵總自主完成動車組高級修398組,佔全部高級修數量四成,較2014年增加50%。

動車組檢修分為一、二級修,也就是“日常修”,往上三、四、五級修對應稱作“高級修”。以往日常修為中鐵總路局完成,高級修基本由中國中車壟斷。

在維修規程方面,中鐵總也開始做文章。上述北京局集團人士對記者透露,2015年中鐵總開始動車組高級修里程週期延長試驗,CRH2A和CRH380A系列動車組高級修週期間隔由原先的60萬公里一次延長至120萬公里一次,當年參與試驗的僅有京滬高鐵等幾條線路,2016~2017年中鐵總將維修週期延長試驗線擴大至26條高鐵線路。以CRH380型動車組為例,高級修一次,花費約在2500萬元左右。如試點成功,效益將是顯著的。

據報道,鐵科院研究員李和平2017年3月曾表示,中鐵總投巨資在全國建設了多個大型動車組檢修基地,這些檢修基地維修設備齊全,近幾年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檢修隊伍和檢修能力逐步提高,現在中鐵總已基本具備動車組三級修能力,未來將逐漸掌握動車組維修能力。李和平補充稱,面對經營壓力,鐵路局方面也一直在思考,怎樣降低高鐵運營成本,動車組檢修是很大的一項開支,自主維修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中鐵總大幅推進機車修程修制改革,在改革中享受到的紅利恰恰是中國中車損失的原有利潤。上述中國中車人士對記者表示,按中國中車動車組維護費用原計劃,一列8輛編組的動車組每年維護費用高於1000萬元,佔動車組採購成本一成左右,當前全路擁有動車組超過3000組,每年的維護費在300億元左右,動車組維修一項帶給中國中車的利潤之大可想而知,但中鐵總適時推出的機車車輛修程修制改革打亂了中國中車的計劃。

上述中鐵總人士還對記者表示,在中鐵總修程修制改革的強力推進下,動客車平均檢修率繼續下降,目前普通客車已經可以控制在5%左右。單次維修範圍的縮小、維修里程的不斷增加,再加上以往在中國中車進行的動車組高級修,目前在中鐵總各個路局的動車段也可以進行,中鐵總在不斷蠶食中國中車的維修利潤空間。他透露,2017年動車組高級修第一次招標,中國中車不得不把價格再次壓低,目前高級修價格已比去年下降了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