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易收分享房產抵押不良資產盈利模式和風險

導讀:經濟越好,投資越容易賺錢;經濟越差,投資越可能虧錢,這是常理。但有這樣一個特殊“行業”,卻可以在“壞時代”裡做“好生意”,它就是“不良資產投資”。

據統計,金融機構中不良資產的抵押物60%都是涉及到房地產,因為金融機構放貸款時都偏向於要求有抵押物,而抵押物最值錢的基本就是房地產和土地。嗅覺靈敏的投資者已經開始關注到其投資價值,逐漸在增加此類資產的配置。

01

折扣收益

不良資產投資風險相對較低,很大的原因是以低於價值的價格獲取資產,並且這些資產大多是容易變現的房地產。

舉個例子、某位借款人以一套價值2000萬的住宅作為抵押物,從非銀金融機構獲得1500萬的貸款,在該筆貸款成為壞賬後,非銀金融機構因急於收回損失,通常會以極低的折扣價格將債權轉讓。

如按不良債權的5折計算,資產公司以750萬元收購這一筆不良資產。假設在處置期內,該房產價格下跌30%,那麼這套房子價值1400萬,對於投資者來說,仍然有650萬元的收益。

隨著不良資產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各路資金尤其是新手都想搶食這份看似甜蜜的蛋糕。於是出現了資金太多,優質項目難找的供需失衡局面,不良資產包價格蹭蹭往上漲,業內人士稱,6折以上的資產包已經不稀奇。價格上漲勢必導致盈利空間縮小。如果在獲取不良資產包時享有較低的折扣率,那麼將會大大降低處置難度,並對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了保障。

02

資產增值與變現能力

眾所周知,抵押物的定價及運營帶來的價值提升決定了不良資產項目的收益。一般來說,實物資產作為抵押物的債權,抵押物的變現價值會隨著市場變化。而房地產保值增值的特性,及具備一定的變現能力,在市場趨勢向上的週期中,能夠為公司創造可觀的增值收益。

當然,如果是三四線城市房子,本身流動性不是那麼好,一旦房價下跌,可能會出現流動性風險;但是如果是以一線核心地段房產作為抵押物,其市場價值及變現能力將更有優勢。

03

團隊的專業處置能力

截至2017年8月底,全國已有近50家地方AMC正式成立,巨大的市場和行業高漲的熱情,使原本四大AMC壟斷的局面正演變為“4+2+N+銀行系”的多元化格局(“4”是指四大AMC,“2”是指每個省份可以有兩家地方版AMC,“銀行系”則是由銀行設立的AMC,“N”是指民營的持牌或不持牌的AMC)。

隨著參與主體越來越多,熱錢和快錢大量湧入,資產價格被不斷推高。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有些機構由於缺少專業團隊和管理經驗,買包之後面臨處置難、退出難的困境。

不良資產業務中,收益來源是管理機構通過對項目的運作和管理實現的。所以從長遠發展和成熟市場經驗的角度分析,不良資產的處置需要一批專業的公司和團隊,他們有能力去燙平處置過程中的問題。

去槓桿對整體經濟來說是陣痛,對不良資產來說卻是春天。房產抵押不良資產擁有高於普通類固收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以及較短的封閉期和靈活的投資方式,對於想要穩中求勝的高淨值投資者而言是個不錯的配置選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必定是那些具備強大處置能力,能夠貫通上下游產業鏈,真正用心發現價值、創造價值,並且實現價值的“實幹家”,才能在不良資產“藍海”中乘風破浪。

債易收分享房產抵押不良資產盈利模式和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