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易收發現銀行貸款仍然無款可貸

近期,金融市場風雲變幻。

央行7月累計淨投放逾1.4萬億,銀行間流動性寬裕,中長期資金價格不斷回落,逐漸迴歸2016年水平。多位分析師和市場人士指出,貨幣政策已經轉向實際寬鬆。而與貨幣政策相應,財政政策也有轉向。

國務院做出重要部署,要求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 ,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並再次提出穩健貨幣政策鬆緊適度,要保持適度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並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等多重利好信號。

“寬貨幣”與“緊信用”的矛盾依然存在,與銀行間流動性的充裕不同,實體企業依然面臨著多重資金的壓力。

央行的“定向滴灌”已經落地,市場更為關注,在政策指向引導金融機構傳到貨幣政策,更多支持民企和小微企業後,銀行信貸是否會出現轉向?

額度未增,尺度難松

市場屢屢傳言銀行信貸政策將有所放鬆,但從上週至現在,行內對貸款投向、額度安排等信貸方面政策並沒有任何改變。

三季度額度與二季度持平,並未增加。預期三季度信貸投放不會有大的改變。

對公方面,將壓縮政府項目融資,開發貸額度保持平穩甚至繼續收縮,開發貸並未放鬆。額度上會對符合政策要求和風控標準的民企和小微企業保證充足,但並不會降低風控標準,符合風控的項目並不多。

表內信用擴張乏力

雖然貨幣政策有所放鬆,但對銀行的監管限制並未放鬆。房地產和政府平臺依然不能投,實質上信貸就是沒有放開。

目前發債可以做,對民企和小微都是有額度的,但也要求正常抵押、符合風控,但在目前信用和經濟環境下,難以依靠政策推動信貸標準放鬆。

大行確實存在一定的額度緊張問題,但對於中小行來說,信用問題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點。雖然貨幣政策頻頻傳出的“寬鬆”屬市場利好,但是單純依靠銀行無法改變當前企業信用風險問題。

貨幣政策的傳導與落地可能需要更長的過程。企業不應該只寄希望於政策放鬆,還是應該根本改善經營狀況。

債易收提示

網絡謠言不可輕信,銀行貸款政策仍未放寬!如果有資金需求請不要繼續觀望,也許,債易收就是您貸款的最後機會!

債易收發現銀行貸款仍然無款可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