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生人流,3个男同学陪着,不知哪个是“爸爸”……医生这3句忠告女生一定要铭记!

编者按:每到寒暑假快要结束之时,不少医院的妇产科就迎来人流的小高峰。在这些“人流大军”中,不乏相貌青涩的女学生,而本该属于她们的寒暑假,却为了“流产假”。近年来在校女生的人流率不断攀升,除了性教育的缺位、错误的避孕知识,很多女生也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

本报特邀

许林芬,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副主任医师

陈秀娟,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

年仅15岁的人流患者,3个男同学陪着

许林芬介绍,这些年,未成年女生出现在人流大军中的现象已不鲜见。

在印象中,她接诊最年轻的早孕人流患者小欢(化名)年仅15岁,来的时候有三个男同学陪着。

原来小欢在一次聚会上,和这三个男同学都喝过了头,最后稀里糊涂地发现怀孕了,以至于这三个男生究竟哪个是孩子的爸爸,都不得而知

而更让许林芬痛心的是,这群孩子对于性的懵懂与避孕知识的一无所知,结果小欢不得不在生命的大好时光中承受人流的痛苦。

15岁女生人流,3个男同学陪着,不知哪个是“爸爸”……医生这3句忠告女生一定要铭记!

性教育重在转变观念 ,健康教育应走进校园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对于性更多的是无知,过早发生性行为,一旦发生意外怀孕,必然要人工流产,这对于女生来说会引起子宫内膜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而这层阴影也会对女生日后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而且过早发生性行为,也有可能导致各种妇科炎症。

羞于交流:由于避孕话题比较敏感,陈秀娟发现青少年在社会、家庭中往往羞于交流,性教育的缺位让他们很难得到父母、老师等正规渠道的教导和帮助。

让性教育科普走进校园:作为青春期性教育科普方面的专家,陈秀娟更希望能走进校园,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的性教育理念。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还应引导他们以学业为重;对于有一定行为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则要侧重向他们普及正确的避孕知识,将预防工作做在前头。

需学校社会共同承担健康教育:“但目前很少有学校能主动将性教育知识引入校园。”陈秀娟说,“性教育关键要转变观念,预防人流要做好健康教育,这一块更需要社会能承担起责任。”

对避孕知识很无知,女生应记住3句忠告

这些年,在校女生的人流率不断攀升。“这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没有科学采取避孕措施有密切的联系。”许林芬说。

前不久,许林芬就接诊过一名婚后怀孕反复胚胎停育导致刮宫的女性,B超检查还伴有宫腔粘连。原来她在18岁时就有了性行为,尽管她采取了避孕措施,但是避孕方式并不科学,以至于在婚前有过4次意外怀孕的人工流产史。

对于有稳定性伴侣的年轻女性:

应当在平时提前确定并实施高效的避孕措施,如口服短效避孕药、打避孕针、使用宫内节育器等。

这些避孕方式有风险:

➤“前七后八”是学生中普遍流行与口口相传的安全期计算方法,意思是月经前的前七天和月经后的八天为女性安全期,在这段时间里进行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但这样的避孕方式其实存在风险。

➤此外,体外排精、服用紧急避孕药或没有正确使用避孕套等,都增加了女生意外怀孕的风险。

为此,许林芬给青少年提出了3句忠告:

1、青少年不应过早发生性行为,如有性行为,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而且要正规避孕,防止意外妊娠,从而保护自己的生育能力。

2、年轻人避孕可能口服短效避孕药更适合。有避孕需求,应该到正规医院找妇科医生进行沟通,找到适合自己体质、年龄、避孕需求的个性化避孕方案。

3、希望女性朋友们自尊自爱,有原则,有底线,更要掌握科学的避孕方法,别让靓丽的青春蒙上灰色的阴霾。

快转发分享

提醒自己身边的人!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