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爲了你更幸福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2005年在福州,胡思年月是一間音樂酒吧,他說: 暗夜胡思,唏噓年月。小癮酒,大隱市。

2011年在麗江,胡思年月是一間觀景客棧說:每一個都市人都有一個庭院夢想,每一個旅人都有一段胡思的年月。

2016年在大理,胡思年月是洱海邊的精品民宿,他說:世人皆有棲湖而居之夢想,行者自有一段胡思的年月。

他用了十多年,從小顏胡思到老顏。長髮間,竟有銀絲閃爍。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胡思年月創始人老顏,一頭長髮在還是藝術系學生的時候就有。當世道開始嘲笑文藝青年,他早已做完文藝青年們想做的事

在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做企劃,在繁華都市的一隅開間安靜的音樂酒吧;在城市的老別墅群裡,經營一個麗江主題的花園私廚,最後在雲南定居,打理兩所客棧民宿。

在十幾年胡思的年月裡,一次次的創業,人生的大起大落在這位“非文藝青年”身上一樣不少的發生。從悲喜交替到無喜無悲,是時間結下的艱難果實,也是世間修行裡的珍貴饋贈。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文藝青年,年輕時應該做什麼?

麗江和大理,是“文藝青年”高發區。

和很多要尋找點什麼的年輕人一樣,2005年,20多歲的老顏厭倦了福州的寫字樓和水泥森林,請了一個長假到麗江旅行。

在麗江待了10多天,他想,也許這才是我想過的生活。但他沒有留下來,在回程的飛機上,他想好了回到福州後要開一間有麗江氣息的酒吧,名字就叫:胡思年月

他從來沒有動過在20多歲就要留在麗江的念頭,當時沒有猶豫,現在回想起來也不後悔,反而很慶幸,他說:如果那個時候就留下,沒有很好的根基,我會變成一個很飄浮的文藝青年,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現在的‘文藝青年’都是沒有手藝的文藝狂熱愛好者”——在老顏看來,真正的文藝青年本來是指從事文化藝術創作工作的人,“我現在既不從事文藝工作了,也不狂熱文藝。我不是文藝青年,我仍是創業青年。

至少在老顏自己年輕的時候,儘管有非常熱愛的別處生活,他還是選擇繼續在城市裡“做夢”。他在福州的高樓下,做了一個“麗江夢”:既然不能留在麗江,那就把麗江帶走。

回到福州兩個月內,胡思年月音樂酒吧就開業了。胡思年月音樂酒吧,定位為“關懷都市人的靈魂”。很多客人成了老友,而老顏也漸漸成為陪伴者。陪伴來到酒吧的客人朋友們,傾聽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文藝酒吧成了福州的媒體人、文化圈和創業青年的老據點。在20多歲的年紀,這是可以讓他驕傲的成績,在彼時的認知裡,他也覺得,這很深刻了。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斗轉星移,一身布衣的老顏如今坐在茶臺邊想起這些時,他卻斷言:不究竟,終究淺薄。所有自以為精心熬出去的心靈雞湯,都是解渴的沒有療效。他接受過去生命裡的傷痛和挫折,可對於那些曾經驕傲的成績,他回頭看時,竟有慚愧之意。

這種宗教式的自省和謙敬,源於生命裡的挫敗。無常人生裡,經歷過種種感情和事業的變故的他,在家人不理解的情形下長期獨自在麗江打拼,直至最後,耗資千萬的公司因內部問題解散,並由此引發原來福州的自己所創始的酒吧餐廳他全部隱身退出。

人生清零。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擁有的都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

沒有資金,民宿項目停滯,彷徨之間老顏回到了家鄉仙遊,暫時幫朋友打理一間茶道會所。

不斷的“被”斷舍離,失去曾經的擁有,而今老顏卻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命運確不曾薄待任何人。在那間暫時容身的茶會所,老顏遇見了那時還是店長現在成了妻子的茶人元鈺。

元鈺說:我剛剛認識他的時候,就覺得他是一個很有原則、很有擔當的人,無論遇見什麼困難,都不會放棄——這也是我喜歡他的原因。只是當時因緣未到,那時候我還不懂事,作為員工我一時受收不了他在工作方面的嚴厲要求,半年後辭職回老家了。

也正是在這一年,一段家族父輩兄弟的企業財產關係紛爭,讓老顏心力交瘁。世態炎涼,在種種劍拔弩張的利益衝突中,他力挽內心的狂瀾,選擇退讓。再次省思人生,老顏開始學習禪修,嘗試吃素。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2016年,大理的胡思年月客棧終於在融資負債的情況下裝修完開業,老顏隻身來到大理。不久後,茶人元鈺的一次旅行來訪,從此留下,兩位“前同事”從此琴瑟和諧,成為神仙眷侶。妻子元鈺也成了一位素食者,隨著一位素寶寶的誕生,老顏在朋友圈裡除了一貫的善惡分明的“敢於顏說”,多了曬妻曬娃的喜悅。

在大理,仍舊是胡思年月。這個北歐和新中式無縫融合的空間裡,烙印著如今他對這幾個字的理解,“胡思忘年月”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具象在這間民宿裡,實踐到他的事業裡,生活裡。

老顏的民宿賣的不再是房間,而是生活方式。這間胡思年月是主人安身修己,傳播真善美的道場。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如今的老顏,常在民宿裡自名為“和顏悅舍”的茶室裡,與有緣人相對而坐,或飲茶,或談天,或無言,蒼山洱海間的平靜,都在對面這位煮茶人的心裡。

在這裡,老顏完全洞悉了自己的過往。從陪伴者到失敗者,從退讓者到分享者,他的歷練終於在大理完成,歷經曲折的、不可阻擋的完成。

對於生命中那幾年的不斷失去,心中自然曾百轉千回,可如今他都風輕雲淡。不多提起,也不去分辨對錯,似乎真的如一縷煙消散。對於功名和財富的追求,已是昨日幻影,人生下半場,他專注於食物。

發現食物的力量:You are what you eat.

沒錯,食物。以前,老顏想要關懷都市人的靈魂,無論是酒吧、餐廳、客棧,他作為一位觀察者、陪伴者,給予安慰和體諒。如今他仍關注那些“不夠幸福”的人,這一次,他的方式是食物。曾經創過十多年餐飲業的他,這一次重新定義了“廚房”。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在大理的胡思年月客棧裡,晚餐時間很難見到老顏——他都在廚房裡,精心烹製飯菜,成了民宿圈裡做素菜最好吃的老闆。他總是為員工做飯,有些拿手菜本地員工會請求他多做點,打包回去給家人吃;他常常請客人一起共進晚餐,半夜入住的客人餓了,他也會親自做一晚熱騰騰的素面。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食物,成了民宿主老顏療愈都市人身心健康與親密關係的藥方。弘揚素食,是老顏給自己定的下半生事業,當做給自己人生的一個交代。

4月16日,老顏在大理古城的無相頌養生廚坊將正式開業。

開業前,他邀請了很多朋友內部試菜,精緻的菜式和優雅的環境,一時在大理乃至國內的朋友圈刷屏。

很多人說:素食也可以這麼好看呀,素食原來也可以這麼好吃呀!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老顏很開心得到這樣的評價。在他看來,食物是可以打開很多人生難題的鑰匙,開一間素食餐廳,是比陪伴傾訴更為本質的幫助人的方式。現在很多的人不夠幸福,在老顏看來,解決的方法很簡單:

每個人從用心對待他人奉獻的食物開始,每個人從用心為他人做一頓美食開始,境由心轉,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團隊關係,乃至事業,一切都會開始變得不一樣。

老顏說,現代人的家裡,廚房往往落滿灰塵,外賣和應酬解決每一餐飯,即使吃飯時,也是在各自看手機發信息。吃飯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分享,也是一個團隊最愉悅的聚融。食物是身心健康的最基本保障,烹飪是人類最原始的信任與分享,廚房是家庭之間最地氣的連接,現代人卻已經很少有人珍視。

他要把這種從食物改善身心與人際關係的“幸福密碼”,傳播給更多人。他說,素食是解決地球環保、人類健康和心靈淨化的最優選擇。老顏,從此一心以民宿與餐廳為媒,打磨這把幸福密匙給更多人。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對於功名財富的追尋,在老顏自身,已經逐漸放下。如果再有人拿各種項目來請教他怎麼操盤掙錢——老顏曾是策劃師也是朋友圈內的首席智囊——他會很冷靜地問對方:你得想清楚你掙錢要做什麼,你的發心才是將來一切果報的源頭。

在洗盡鉛華以後,他覺得,人活一輩子,往往是財富解決不了根本的生活質量問題。人為了活好才需要物質,卻在追尋物質間,迷失了自我,找不回初心。

而“活好”究竟是什麼活法呢?老顏的答案很簡單:身體健康,家庭和諧,知足常樂。

他所追求的生活質量,大部分已經做到了。但他希望自己在金錢財富方面,學習成為一個更純粹的角色,他舉例說,像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李嘉誠等偉大的企業家,他們不是把財富裝進自己口袋,而是發心當財富的搬運工,命運自然不會虧待他們。

在蒼山洱海之間,老顏說,我挺知足的,不僅僅是平靜,大部分時候都很開心,喜悅並讓人喜悅。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人生無常,隨遇而安。在老顏胡思的年月裡,終以這八個字定論。

作為町隱民宿學院的校董,2018年,我們將和老顏一起,在大理,做更幸福的人。

「放下文藝,拿起鍋勺」老顏:我所努力煲的湯都是為了你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