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來了

立秋来了

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立秋至。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

立秋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子孕子,收穫的季節到了。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秋天感到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来了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我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一時暑氣難消,故素有“秋老虎”之稱。

立秋来了

“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立秋時節不但下雨,有時還要打雷。“立秋”後每降一次雨,氣溫也隨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即在於此。

立秋來了

在立秋當天,我國民間還有吃西瓜“咬秋”習俗,在有些地方也稱“啃秋”,表達人們“啃下酷夏,迎接秋爽”的祈願。

立秋来了

入秋後,氣候會逐漸乾燥,人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會加快,因此容易出現皮膚乾澀,鼻子燥熱,嘴唇乾裂,咽喉痛等症狀,這時要注意補水。

立秋来了

立秋後,晝夜溫差逐漸變大,要注意預防感冒,可適當運動,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宜早睡早起,適當午休。

——IWITER——

校審:朱辰 黃崇宇 徐銳 萬茜柔 印雨皇

歡迎投稿&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立秋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